本技术涉及缝纫机零部件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电驱同步齿圈送布机构。
背景技术:
1、缝纫机在缝制过程中输送面料是通过压脚将缝料压在针板上,送布车牙露出针板的牙孔,由下至上呈圆形循环推送缝料向前,然而,压脚压力的大小是根据缝料的原料、厚度和特性等进行调节,无论怎样调节都会导致缝料层移动,例如在两块缝料缝合过程中,面层缝料的移动速度会较底层缝料较慢,这是因为送布车牙只能抓住底层缝料的底面,使底层缝料向前移动,而面层缝料的表面与压脚底面的摩擦阻碍面层缝料的移动,从而使面层缝料与底层缝料之间产生相对滑移现象。
2、对此,现有技术中,有增加摩擦和减小摩擦两种方式来规避滑移:
3、一、增加摩擦
4、此种方式主要采用增加压脚与面层缝料之间的摩擦力,采用运动式压脚带动面层缝料移动,从而使面层缝料和低层缝料同步移动,避免面层缝料和低层缝料产生相对滑移现象。如cn101200842b所公开的缝纫机压脚送料装置,其采用外表面带齿牙的齿形带替换传统的传送带,通过压脚的齿形带外圈齿形与送布车牙相啮合夹住两层面料,实现同步推送上、下两层缝料。但该方案存在以下问题:面层缝料与低层缝料不同,尤其是高档面料,其质地柔软、丝线细腻,而齿形带外圈齿牙容易对面层缝料造成损伤,不适用于目前对面料越来越高的市场。
5、二、减小摩擦
6、此种方式主要是将传统金属压脚改为塑料压脚,减小压脚与面层缝料之间的摩擦,使面层缝料与底层缝料同步被下方的送布牙带动移动;但金属改塑料仅是减小了部分摩擦,还是无法避免滑移现象。
7、在此基础上,近年来行业内又将塑料压脚改为可自由转动塑料压圈,当其与面层缝料之间的摩擦力较大时便会带动塑料压圈转动,进一步减小滑移。这种方式的缺陷是:塑料压圈转动时仍然有摩擦,使面层缝料与底层缝料所受摩擦力方向相反,面料的弹性依旧会导致面层缝料与底层缝料之间产生相对滑移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驱同步齿圈送布机构,使压脚与面层缝料之间的摩擦减小到忽略不计,避免面层缝料与底层缝料之间产生相对滑移现象。为实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3、(二)技术方案
4、一种电驱同步齿圈送布机构,包括压脚支架和送布支架,所述压脚支架和送布支架相对面呈相互平行的平面,且所述压脚支架和送布支架外表面分别套设有压脚齿圈和送布齿圈;所述压脚支架左侧设有前后贯通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上下两侧及左侧贯通设有缝制槽;所述压脚支架和送布支架外表面均设有限位导轨,所述压脚齿圈和送布齿圈内壁设有若干内齿,所述内齿滑动嵌于所述限位导轨内;
5、所述压脚支架和送布支架右侧均设有动力腔,两个动力腔外壁分别设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位于动力腔内的齿轮相连,所述齿轮与所述压脚齿圈及送布齿圈的内齿相啮合;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与控制器相连,使所述压脚齿圈和送布齿圈的表面移速相同;
6、所述压脚齿圈外表面光滑,所述送布齿圈外表面设有若干送布牙,所述针板上设有供送布牙穿过的牙槽。
7、进一步,所述压脚支架上的限位导轨与所述压脚齿圈的数量为两个并均分别位于缝制槽两侧。
8、进一步,所述压脚支架上的两个限位导轨下半部分相互平行、上半部分间距大于下半部分。
9、进一步,所述限位导轨一侧开有供内齿穿过的安装槽。
10、进一步,所述齿轮由中心的滚筒和所述滚筒外表面的动力齿组成,所述动力齿呈细长形。
11、进一步,所述压脚齿圈外表面光滑,所述送布齿圈外表面设有若干送布牙,所述送布牙顶部呈圆弧状。
12、进一步,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为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
13、进一步,所述限位导轨在所述动力腔处断开,使动力腔内的内齿不在限位导轨内移动。
14、进一步,所述压脚支架和送布支架右侧均为圆形,所述齿轮的轴心位于该圆形的圆心。
15、进一步,所述压脚齿圈和送布齿圈均为塑料材质。
16、(三)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利用两个电机分别带动压脚齿圈和送布齿圈转动,使压脚齿圈和送布齿圈的移动速度相同,从而将压脚齿圈与面层缝料之间的摩擦降到最低,有效避免面层缝料与底层缝料之间产生相对滑移现象。
1.一种电驱同步齿圈送布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压脚支架(1)和送布支架(2),所述压脚支架(1)和送布支架(2)相对面呈相互平行的平面,且所述压脚支架(1)和送布支架(2)外表面分别套设有压脚齿圈(4)和送布齿圈(5);所述压脚支架(1)左侧设有前后贯通的容置腔(101),所述容置腔(101)上下两侧及左侧均贯通设有缝制槽(102);所述压脚支架(1)和送布支架(2)外表面均设有限位导轨(103),所述压脚齿圈(4)和送布齿圈(5)内壁设有若干内齿(401),所述内齿(401)滑动嵌于所述限位导轨(10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驱同步齿圈送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脚支架(1)上的限位导轨(103)与所述压脚齿圈(4)的数量为两个并均分别位于缝制槽(102)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电驱同步齿圈送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脚支架(1)上的两个限位导轨(103)下半部分相互平行、上半部分间距大于下半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驱同步齿圈送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导轨(103)一侧开有供内齿(401)穿过的安装槽(10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驱同步齿圈送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由中心的滚筒(8)和所述滚筒(8)外表面的动力齿(9)组成,所述动力齿(9)呈细长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驱同步齿圈送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脚齿圈(4)外表面光滑,所述送布齿圈(5)外表面设有若干送布牙(501),所述送布牙(501)顶部呈圆弧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驱同步齿圈送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6)和第二电机(7)均为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驱同步齿圈送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导轨(103)在所述动力腔(105)处断开,使动力腔(105)内的内齿(401)不在限位导轨(103)内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驱同步齿圈送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脚支架(1)和送布支架(2)右侧均为圆形,所述齿轮的轴心位于该圆形的圆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驱同步齿圈送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脚齿圈(4)和送布齿圈(5)均为塑料材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