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数据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专利查询3月前  34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特别涉及一种地震数据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随着石油开采技术快速发展,地震数据的采集也成为了极为重要的一部分。通常,在需要对地层进行检测时,在地层对应的地面区域设置震源,然后通过检波器来检测地层反射地面所产生的地震波,获取地层的地震数据。但是,地面地震检测系统检测得到的地震数据的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地震数据检测、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联合多系统检测得到地震数据,提高了检测效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2、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地震数据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基于至少一个第一激发点和至少一个第二激发点,确定联合激发点,所述第一激发点是指地面地震观测系统的地震波生成点,所述第二激发点是指井中地震观测系统的地震波生成点,所述井中地震观测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作业井;

4、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作业井的位置以及深度、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激发点的激发范围、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激发点的激发范围以及所述联合激发点,对所述至少一个作业井、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激发点的激发范围以及所述联合激发点进行优化,得到至少一个目标井、目标激发范围以及目标激发点;

5、基于所述地面地震观测系统以及所述井中地震观测系统检测到的地理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地理区域;

6、按照不同地理区域,在所述目标激发范围内所述目标激发点生成地震波;

7、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井、所述地面地震观测系统以及所述井中地震观测系统,检测由地层区域返回的所述地震波,得到所述地层区域的地震数据,所述地震数据用于指示所述地层区域的地层信息。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至少一个第一激发点和至少一个第二激发点,确定联合激发点,包括:

9、去除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激发点中,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激发点中的重合的激发点;

10、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激发点中剩余的激发点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激发点确定为所述联合激发点。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作业井的位置以及深度、所述井中地震观测系统的至少一个第二激发点的激发范围以及所述联合激发点,对所述至少一个作业井、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激发点的激发范围以及所述联合激发点进行优化,得到至少一个目标井、目标激发范围以及目标激发点,包括:

12、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作业井的位置以及深度、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激发点的激发范围,从所述至少一个作业井中选择均匀分布、且深度大于预设深度的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井;

13、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激发点以及对应的所述地层区域的地层信息,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激发点的激发范围进行调整,得到所述目标激发范围;

14、根据所述目标激发范围内所包括的联合激发点所在的位置,对所述目标激发范围内的激发点进行扩充,得到用于形成目标形状的所述目标激发点。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作业井的位置以及深度,从所述至少一个作业井中选择均匀分布、且深度大于预设深度的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井,包括:

16、在所述目标井的数量为一个的情况下,将所述至少一个作业井中位置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激发点的激发范围的中心、深度大于所述预设深度的作业井确定为所述目标井;

17、或者,

18、在所述目标井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将所述至少一个作业井中,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激发点的激发范围内均匀分布且深度大于所述预设深度的预设数量的作业井确定为所述目标井。

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在所述目标井的数量为一个的情况下,将所述至少一个作业井中位置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激发点的激发范围的中心、深度大于所述预设深度的作业井确定为所述目标井,包括:

20、在所述目标井的数量为一个的情况下,若所述至少一个作业井中位置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激发点的激发范围的中心、深度大于所述预设深度的作业井为多个,将已选出的多个作业井中深度最大的作业井确定为所述目标井。

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地层信息包括探测半径、地层倾角以及所述第二激发点对应的深度;采用以下公式执行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激发点以及对应的所述地层区域的地层信息,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激发点的激发范围进行调整,得到所述目标激发范围:

22、

23、a为目标地层的探测半径,θ为地层倾角,b为井孔所在位置目标地层的深度,x为横坐标、y为纵坐标,tan为余弦。

2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激发范围内所包括的联合激发点所在的位置,对所述目标激发范围内的激发点进行扩充,得到用于形成目标形状的所述目标激发点,包括:

25、根据所述目标激发范围内所包括的联合激发点所在的位置,确定所述联合激发点所形成的覆盖范围;

26、在所述覆盖范围内添加所述目标激发点,以使添加后的目标激发点与所述目标激发范围内所包括的联合激发点之间的间距相等;

27、在所述覆盖范围的周围添加所述目标激发点,以使添加后的目标激发点与所述覆盖范围内的目标激发点形成所述目标形状。

2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地面地震观测系统以及所述井中地震观测系统检测到的地理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地理区域,包括:

29、对所述地理信息识别,得到至少一条分隔线,所述分隔线用于分隔所述至少一个地理区域,将所述至少一条分隔线所分隔的区域确定为所述至少一个地理区域;

30、或者,

31、对所述地理信息识别,得到至少一个区域范围,所述区域范围指示所述地理区域,将每个所述区域范围对应的区域确定为所述地理区域。

3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按照不同地理区域,在所述目标激发范围内所述目标激发点生成地震波,包括:

33、对于所述至少一个地理区域中的每个地理区域,根据所述地理区域中包括的目标激发点生成路线图;

34、按照所述路线图,依次到达每个目标激发点后生成所述地震波。

3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地震波包括第一地震波和第二地震波;所述井中地震观测系统包括地震检波器;所述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井、所述地面地震观测系统以及所述井中地震观测系统,检测由地层区域返回的所述地震波,得到所述地层区域的地震数据,包括:

36、基于所述地面地震观测系统检测由所述地层区域返回的所述第一地震波;

37、基于所述井中地震观测系统的地震检波器,依次检测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井中由所述地层区域返回的所述第二地震波。

38、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地震数据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39、确定模块,用于基于至少一个第一激发点和至少一个第二激发点,确定联合激发点,所述第一激发点是指地面地震观测系统的地震波生成点,所述第二激发点是指井中地震观测系统的地震波生成点,所述井中地震观测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作业井;

40、优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作业井的位置以及深度、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激发点的激发范围、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激发点的激发范围以及所述联合激发点,对所述至少一个作业井、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激发点的激发范围以及所述联合激发点进行优化,得到至少一个目标井、目标激发范围以及目标激发点;

41、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地面地震观测系统以及所述井中地震观测系统检测到的地理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地理区域;

42、生成模块,用于按照不同地理区域,在所述目标激发范围内所述目标激发点生成地震波;

43、检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井、所述地面地震观测系统以及所述井中地震观测系统,检测由地层区域返回的所述地震波,得到所述地层区域的地震数据,所述地震数据用于指示所述地层区域的地层信息。

44、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用于:

45、去除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激发点中,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激发点中的重合的激发点;

46、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激发点中剩余的激发点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激发点确定为所述联合激发点。

47、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优化模块,用于:

48、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作业井的位置以及深度、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激发点的激发范围,从所述至少一个作业井中选择均匀分布、且深度大于预设深度的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井;

49、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激发点以及对应的所述地层区域的地层信息,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激发点的激发范围进行调整,得到所述目标激发范围;

50、根据所述目标激发范围内所包括的联合激发点所在的位置,对所述目标激发范围内的激发点进行扩充,得到用于形成目标形状的所述目标激发点。

51、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优化模块,用于:

52、在所述目标井的数量为一个的情况下,将所述至少一个作业井中位置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激发点的激发范围的中心、深度大于所述预设深度的作业井确定为所述目标井;

53、或者,

54、在所述目标井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将所述至少一个作业井中,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激发点的激发范围内均匀分布且深度大于所述预设深度的预设数量的作业井确定为所述目标井。

55、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优化模块,用于:

56、在所述目标井的数量为一个的情况下,若所述至少一个作业井中位置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激发点的激发范围的中心、深度大于所述预设深度的作业井为多个,将已选出的多个作业井中深度最大的作业井确定为所述目标井。

57、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地层信息包括探测半径、地层倾角以及所述第二激发点对应的深度;优化模块,用于:

58、

59、a为目标地层的探测半径,θ为地层倾角,b为井孔所在位置目标地层的深度,x为横坐标、y为纵坐标,tan为余弦。

60、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优化模块,用于:

61、根据所述目标激发范围内所包括的联合激发点所在的位置,确定所述联合激发点所形成的覆盖范围;

62、在所述覆盖范围内添加所述目标激发点,以使添加后的目标激发点与所述目标激发范围内所包括的联合激发点之间的间距相等;

63、在所述覆盖范围的周围添加所述目标激发点,以使添加后的目标激发点与所述覆盖范围内的目标激发点形成所述目标形状。

64、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用于:

65、对所述地理信息识别,得到至少一条分隔线,所述分隔线用于分隔所述至少一个地理区域,将所述至少一条分隔线所分隔的区域确定为所述至少一个地理区域;

66、或者,

67、对所述地理信息识别,得到至少一个区域范围,所述区域范围指示所述地理区域,将每个所述区域范围对应的区域确定为所述地理区域。

68、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生成模块,用于:

69、对于所述至少一个地理区域中的每个地理区域,根据所述地理区域中包括的目标激发点生成路线图;

70、按照所述路线图,依次到达每个目标激发点后生成所述地震波。

71、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地震波包括第一地震波和第二地震波;所述井中地震观测系统包括地震检波器;所述检测模块,用于:

72、基于所述地面地震观测系统检测由所述地层区域返回的所述第一地震波;

73、基于所述井中地震观测系统的地震检波器,依次检测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井中由所述地层区域返回的所述第二地震波。

74、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条程序代码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地震数据检测方法。

75、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条程序代码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地震数据检测方法。

76、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条程序代码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方面所述的地震数据检测方法。

7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联合地面和井中地震检测系统来获取地震数据的方案,通过对两个地震检测系统的激发点进行合并,再对至少一个作业井、合并后的激发点以及激发范围进行优化,基于优化得到的目标井、目标激发点以及目标激发范围检测得到地震数据,联合多系统检测得到地震数据,提高了检测效率。

78、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技术特征:

1.一种地震数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至少一个第一激发点和至少一个第二激发点,确定联合激发点,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作业井的位置以及深度、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激发点的激发范围、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激发点的激发范围以及所述联合激发点,对所述至少一个作业井、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激发点的激发范围以及所述联合激发点进行优化,得到至少一个目标井、目标激发范围以及目标激发点,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作业井的位置以及深度,从所述至少一个作业井中选择均匀分布、且深度大于预设深度的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井,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目标井的数量为一个的情况下,将所述至少一个作业井中位置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激发点的激发范围的中心、深度大于所述预设深度的作业井确定为所述目标井,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层信息包括探测半径、地层倾角以及所述第二激发点对应的深度;采用以下公式执行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激发点以及对应的所述地层区域的地层信息,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激发点的激发范围进行调整,得到所述目标激发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激发范围内所包括的联合激发点所在的位置,对所述目标激发范围内的激发点进行扩充,得到用于形成目标形状的所述目标激发点,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地面地震观测系统以及所述井中地震观测系统检测到的地理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地理区域,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不同地理区域,在所述目标激发范围内所述目标激发点生成地震波,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震波包括第一地震波和第二地震波;所述井中地震观测系统包括地震检波器;所述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井、所述地面地震观测系统以及所述井中地震观测系统,检测由地层区域返回的所述地震波,得到所述地层区域的地震数据,包括:

11.一种地震数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12.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条程序代码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所述的地震数据检测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条程序代码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所述的地震数据检测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地震数据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基于至少一个第一激发点和至少一个第二激发点,确定联合激发点;对至少一个作业井、至少一个第二激发点的激发范围以及联合激发点进行优化,得到至少一个目标井、目标激发范围以及目标激发点;确定至少一个地理区域;按照不同地理区域,在目标激发范围内目标激发点生成地震波;基于至少一个目标井、地面地震观测系统以及井中地震观测系统,检测由地层区域返回的地震波,得到地层区域的地震数据,提高了检测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蔡志东,林煜,苏卫民,王晓辉,付检刚,边瑞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