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屏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专利查询2天前  7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及通信,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投屏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无线投屏技术是指将终端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的画面投放至投屏设备(如智能电视等)中进行显示的技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无线投屏技术在视频播放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通过无线投屏技术将手机端播放的视频投放至智能电视端进行播放。

2、在进行视频投屏播放时,如果手机端向智能电视端投屏时采用dlna(digitalliving network alliance,数字生活网络联盟)公有投屏协议,那么会存在接入安全性问题,并且播放加密内容受限、播放控制能力也较差。但是,如果手机端向智能电视端投屏时采用内容平台方的私有投屏协议,那么在进行投屏时都需要先打开内容平台方在电视端的应用程序,存在使用受限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投屏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既可以使用私有投屏协议实现更优的投屏效果,又可以避免在使用私有投屏协议时需要事先手动打开投屏目标端的繁琐操作,有利于提升使用者的投屏体验。

2、本技术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技术的实践而习得。

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投屏控制方法,包括:生成投屏控制指令,所述投屏控制指令中包含有投屏源端的标识信息和投屏参数信息;将所述投屏控制指令发送给基于第一投屏协议的第三方投屏服务,以使所述第三方投屏服务拉起与所述投屏源端对应的投屏目标端,并将所述投屏参数信息发送给所述投屏目标端;接收所述投屏目标端根据所述投屏参数信息发送的基于第二投屏协议的连接请求;响应于所述连接请求,与所述投屏目标端基于所述第二投屏协议进行连接并进行投屏处理。

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投屏控制方法,包括:基于第一投屏协议接收投屏源端发送的投屏控制指令,所述投屏控制指令中包含有投屏源端的标识信息和投屏参数信息;若根据所述投屏源端的标识信息确定能够针对所述投屏源端进行投屏协议转换处理,则拉起与所述投屏源端对应的投屏目标端;在所述投屏目标端启动之后,将所述投屏参数信息发送给所述投屏目标端,以使所述投屏目标端基于所述投屏参数信息与所述投屏源端基于第二投屏协议建立连接并进行投屏处理。

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投屏控制方法,包括:根据支持第一投屏协议的第三方投屏服务发起的拉起请求启动投屏目标端,所述拉起请求是所述第三方投屏服务根据投屏源端发送的投屏控制指令确定所述第三方投屏服务能够针对所述投屏源端进行投屏协议转换处理之后发送的;接收所述第三方投屏服务发送的投屏参数信息,所述投屏参数信息包含在所述投屏控制指令中;根据所述投屏参数信息向所述投屏源端发起基于第二投屏协议的连接请求;在与所述投屏源端建立基于所述第二投屏协议的连接之后,通过所述第二投屏协议进行投屏处理。

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投屏控制装置,包括:生成单元,配置为生成投屏控制指令,所述投屏控制指令中包含有投屏源端的标识信息和投屏参数信息;第一发送单元,配置为将所述投屏控制指令发送给基于第一投屏协议的第三方投屏服务,以使所述第三方投屏服务拉起与所述投屏源端对应的投屏目标端,并将所述投屏参数信息发送给所述投屏目标端;第一接收单元,配置为接收所述投屏目标端根据所述投屏参数信息发送的基于第二投屏协议的连接请求;第一处理单元,配置为响应于所述连接请求,与所述投屏目标端基于所述第二投屏协议进行连接并进行投屏处理。

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投屏控制装置还包括:获取单元,配置为在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将所述投屏控制指令发送给基于第一投屏协议的第三方投屏服务之前,搜索可用的投屏设备,并获取所述投屏设备提供的第三方投屏服务所对应的设备描述信息,所述设备描述信息中包含有用于指示基于第一投屏协议的第三方投屏服务是否支持投屏协议转换的目标字段;解析单元,配置为解析所述设备描述信息,得到所述目标字段的值;所述第一发送单元配置为:若根据所述目标字段的值确定所述第三方投屏服务支持投屏协议转换,则将所述投屏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第三方投屏服务。

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投屏参数信息中包含所述投屏源端的网络地址信息;所述投屏控制装置还包括:连接建立单元,配置为与投屏服务后台建立连接;所述第一接收单元配置为:接收所述投屏服务后台转发的连接请求,所述连接请求由所述投屏目标端发送给所述投屏服务后台、且携带有所述投屏源端的网络地址信息。

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连接建立单元配置为:在所述投屏源端需要投屏时,启动所述投屏源端对应的投屏服务;通过所述投屏服务与所述投屏服务后台建立连接。

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投屏参数信息中包含所述投屏源端对应的局域网服务地址信息;所述第一接收单元配置为:接收所述投屏目标端基于所述局域网服务地址信息发起的基于第二投屏协议的连接请求。

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投屏控制装置还包括:执行单元,配置为在所述投屏源端需要投屏时,启动所述投屏源端对应的投屏服务;通过所述投屏服务建立局域网服务器,并将所述局域网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作为所述投屏源端对应的局域网服务地址信息。

1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投屏控制装置,包括:第二接收单元,配置为基于第一投屏协议接收投屏源端发送的投屏控制指令,所述投屏控制指令中包含有投屏源端的标识信息和投屏参数信息;第二处理单元,配置为若根据所述投屏源端的标识信息确定能够针对所述投屏源端进行投屏协议转换处理,则拉起与所述投屏源端对应的投屏目标端;第二发送单元,配置为在所述投屏目标端启动之后,将所述投屏参数信息发送给所述投屏目标端,以使所述投屏目标端基于所述投屏参数信息与所述投屏源端基于第二投屏协议建立连接并进行投屏处理。

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投屏控制装置还包括:生成单元,配置为在所述第二接收单元基于第一投屏协议接收投屏源端发送的投屏控制指令之前,生成服务声明信息,所述服务声明信息中包含有第三方投屏服务所对应的设备描述信息,所述设备描述信息中包含有用于指示所述第三方投屏服务是否支持投屏协议转换的目标字段;所述第二发送单元还配置为:将所述服务声明信息发送给所述投屏源端,以使所述投屏源端在根据所述目标字段的值确定所述第三方投屏服务支持投屏协议转换时,将所述投屏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第三方投屏服务。

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目标字段中包含有至少一个投屏源端标识;所述投屏源端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三方投屏服务支持对应的投屏源端进行投屏协议转换处理。

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第二处理单元拉起与所述投屏源端对应的投屏目标端的过程,包括:若检测到已安装所述投屏目标端,且已安装的投屏目标端的版本符合设定版本要求,则调用所述投屏目标端对应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启动所述投屏目标端;若检测到未安装所述投屏目标端,或者所述投屏目标端的版本不符合所述设定版本要求,则呈现针对所述投屏目标端的下载提示信息,在基于所述下载提示信息对所述投屏目标端安装完成之后,调用所述投屏目标端对应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启动所述投屏目标端。

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第二处理单元还配置为:在拉起与所述投屏源端对应的投屏目标端之前,若检测到未安装所述投屏目标端,或者所述投屏目标端的版本不符合设定版本要求,则根据所述投屏参数信息,基于所述第一投屏协议与所述投屏源端进行投屏处理。

1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投屏控制装置,包括:启动单元,配置为根据支持第一投屏协议的第三方投屏服务发起的拉起请求启动投屏目标端,所述拉起请求是所述第三方投屏服务根据投屏源端发送的投屏控制指令确定所述第三方投屏服务能够针对所述投屏源端进行投屏协议转换处理之后发送的;第三接收单元,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三方投屏服务发送的投屏参数信息,所述投屏参数信息包含在所述投屏控制指令中;第三发送单元,配置为根据所述投屏参数信息向所述投屏源端发起基于第二投屏协议的连接请求;第三处理单元,配置为在与所述投屏源端建立基于所述第二投屏协议的连接之后,通过所述第二投屏协议进行投屏处理。

1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投屏参数信息中包含所述投屏源端的网络地址信息,所述投屏源端与投屏服务后台之间建立连接;所述第三发送单元配置为:向所述投屏服务后台发送携带有所述网络地址信息、且基于所述第二投屏协议的连接请求,以使所述投屏服务后台根据所述投屏源端的网络地址信息将所述连接请求转发至所述投屏源端。

1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投屏参数信息中包含所述投屏源端对应的局域网服务地址信息;所述第三发送单元配置为:基于所述局域网服务地址信息,向所述投屏源端发起基于第二投屏协议的连接请求。

2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投屏控制方法。

2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投屏控制方法。

2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电子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并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上述各种可选实施例中提供的投屏控制方法。

2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投屏源端可以将生成的投屏控制指令发送给基于第一投屏协议的第三方投屏服务,然后第三方投屏服务可以拉起与投屏源端对应的投屏目标端,并将投屏参数信息发送给投屏目标端,进而投屏源端可以接收投屏目标端根据投屏参数信息发送的基于第二投屏协议的连接请求,并基于该连接请求与投屏目标端基于第二投屏协议进行连接并进行投屏处理。可见,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使用投屏目标端常驻的、且采用第一投屏协议(如公有投屏协议)的第三方投屏服务,实现投屏协议的转换处理(如转换为私有投屏协议),进而既可以使用第二投屏协议(如私有投屏协议)实现更优的投屏效果,又可以避免在使用第二投屏协议时需要事先手动打开投屏目标端的繁琐操作,有利于提升使用者的投屏体验。

24、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技术特征:

1.一种投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投屏控制指令发送给基于第一投屏协议的第三方投屏服务之前,所述投屏控制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屏参数信息中包含所述投屏源端的网络地址信息;所述投屏控制方法还包括:与投屏服务后台建立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投屏服务后台建立连接,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屏参数信息中包含所述投屏源端对应的局域网服务地址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屏控制方法还包括:

7.一种投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第一投屏协议接收投屏源端发送的投屏控制指令之前,所述投屏控制方法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投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字段中包含有至少一个投屏源端标识;所述投屏源端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三方投屏服务支持对应的投屏源端进行投屏协议转换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起与所述投屏源端对应的投屏目标端,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拉起与所述投屏源端对应的投屏目标端之前,所述投屏控制方法还包括:

12.一种投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投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屏参数信息中包含所述投屏源端的网络地址信息,所述投屏源端与投屏服务后台之间建立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投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屏参数信息中包含所述投屏源端对应的局域网服务地址信息;

15.一种投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6.一种投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7.一种投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8.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屏控制方法。

1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电子设备的处理器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屏控制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投屏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生成投屏控制指令,该投屏控制指令中包含有投屏源端的标识信息和投屏参数信息;将投屏控制指令发送给基于第一投屏协议的第三方投屏服务,以使第三方投屏服务拉起与投屏源端对应的投屏目标端,并将投屏参数信息发送给投屏目标端;接收投屏目标端根据投屏参数信息发送的基于第二投屏协议的连接请求;响应于该连接请求,与投屏目标端基于第二投屏协议进行连接并进行投屏处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既可以使用第二投屏协议(如私有投屏协议)实现更优的投屏效果,又可以避免在使用第二投屏协议时需要事先手动打开投屏目标端的繁琐操作,有利于提升使用者的投屏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陈慧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