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接膜、绑定元件及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9天前  20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桥接膜、绑定元件及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1、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led)技术发展了近三十年,从最初的固态照明电源到显示领域的背光源再到led显示屏,为其更广泛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随着芯片制作及封装技术的发展,次毫米发光二极管(mini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mini led)显示和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micro led)显示逐渐成为显示技术的一个热点,micro led显示主要应用在ar/vr等领域、mini led显示主要应用在tv及户外显示等领域。

2、一些技术中,显示基板需要与覆晶薄膜(chip on flex,cof)或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等绑定元件进行绑定连接。基于窄边框的设计要求,目前提出了一种利用辅助连接线和桥接膜使显示基板与绑定元件实现绑定连接的方法,即利用辅助连接线使显示基板与桥接膜的一端连接,桥接膜的另一端与绑定元件连接,辅助连接线可以直接利用三维(3d)打印技术形成,显示基板的边缘只增加了辅助连接线的宽度尺寸,因此极大减小了显示产品的边框宽度。经本申请发明人研究发现,利用辅助连接线和桥接膜使显示基板与绑定元件连接后,得到的显示模组存在显示异常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桥接膜、绑定元件及显示模组,以解决利用辅助连接线和桥接膜使显示基板与绑定元件连接后,得到的显示模组存在显示异常的问题。

3、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桥接膜,包括多个第一桥接电极、多个第二桥接电极以及多条桥接电极连接线;所述第一桥接电极位于所述桥接膜的一侧边缘,被配置为与显示基板电连接;所述第二桥接电极位于所述桥接膜的另一侧边缘,被配置为与绑定元件电连接;所述桥接电极连接线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桥接电极和对应的所述第二桥接电极电连接;在垂直于所述桥接膜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单个所述第一桥接电极包括贯穿所述桥接膜的第一沟槽,所述第一沟槽位于所述第一桥接电极远离所述桥接膜的一侧。

4、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桥接电极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多个所述第二桥接电极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第一桥接电极和所述第二桥接电极分别位于所述桥接膜沿第二方向的相对侧边缘;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5、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沿所述第一方向上,单个所述第一桥接电极的第一宽度设置为大于或等于90微米;所述第一宽度为所述第一桥接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外侧壁之间的距离。

6、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沿所述第一方向上,单个所述第一沟槽的第二宽度设置为大于或等于63微米;所述第二宽度为所述第一沟槽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对侧壁之间的距离。

7、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相邻的所述第一桥接电极之间设置有贯穿所述桥接膜的第二沟槽;在沿所述第一方向上,单个所述第一沟槽的第三宽度设置为大于或等于27微米;所述第三宽度为相邻的所述第一桥接电极相对的外侧壁之间的距离。

8、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沿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二桥接电极的第三长度设置为大于或等于900微米;所述第三长度为所述第二桥接电极远离所述桥接膜中心的一侧表面与靠近所述桥接膜中心一侧表面之间的距离。

9、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沿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桥接电极的第四宽度设置为大于或等于45微米;所述第四宽度为所述第二桥接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对侧表面之间的距离。

10、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相邻的所述第二桥接电极之间设置有贯穿所述桥接膜的第三沟槽;在沿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三沟槽的第五宽度设置为大于或等于27微米;所述第五宽度为相邻的所述第二桥接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相邻表面之间的距离。

11、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绑定元件,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电极、多个绑定引脚以及多条引脚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电极位于所述绑定元件的一侧边缘,被配置为与显示基板电连接;所述引脚连接线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连接电极和对应的所述绑定引脚电连接;所述绑定引脚被配置为向所述第一连接电极传输电信号,以支持所述显示基板进行显示;在垂直于所述绑定元件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单个所述第一连接电极包括贯穿所述绑定元件的第四沟槽,所述第四沟槽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电极远离所述绑定元件中心的一侧。

12、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电极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电极位于所述绑定元件在第二方向的一侧边缘;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13、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沿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四沟槽的第四宽度设置为大于或等于270微米;所述第四宽度为所述第四沟槽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对侧壁之间的距离。

14、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第四沟槽之间的第五宽度设置为大于或等于360微米;所述第五宽度为相邻的所述第四沟槽的相邻侧壁之间沿所述第一方向的距离。

15、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绑定元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边缘与邻近的所述第一连接电极的外侧壁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大于或等于450微米。

16、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基板、绑定元件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桥接膜,所述桥接膜贴附在所述显示基板的背光侧;所述显示基板的出光侧包括多个绑定焊盘,所述绑定焊盘通过辅助走线与所述第一桥接电极电连接。

17、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基板和如权利要求9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绑定元件,所述绑定元件贴附在所述显示基板的背光侧;所述显示基板的出光侧包括多个绑定焊盘,所述绑定焊盘通过辅助走线与所述第一连接电极电连接。

18、本公开实施例提出的桥接膜,通过将多个第一桥接电极设置在桥接膜的一侧边缘,并在单个第一桥接电极远离桥接膜中心的一侧边缘设置贯穿桥接膜的第一沟槽,在将桥接膜与显示基板的背光侧贴合后,第一沟槽可以消除桥接膜与显示基板之间的高度段差,后续形成的辅助走线可以直接从第一沟槽内部与第一桥接电极连接,辅助走线不需要跨越高度段差,不容易发生断裂。解决了利用辅助连接线和桥接膜使显示基板与绑定元件连接后,得到的显示模组存在显示异常的问题。

19、在阅读并理解了附图和详细描述后,可以明白其他方面。



技术特征:

1.一种桥接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第一桥接电极、多个第二桥接电极以及多条桥接电极连接线;所述第一桥接电极位于所述桥接膜的一侧边缘,被配置为与显示基板电连接;所述第二桥接电极位于所述桥接膜的另一侧边缘,被配置为与绑定元件电连接;所述桥接电极连接线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桥接电极和对应的所述第二桥接电极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接膜,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桥接电极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多个所述第二桥接电极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第一桥接电极和所述第二桥接电极分别位于所述桥接膜沿第二方向的相对侧边缘;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接膜,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第一方向上,单个所述第一桥接电极的第一宽度设置为大于或等于90微米;所述第一宽度为所述第一桥接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外侧壁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接膜,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第一方向上,单个所述第一沟槽的第二宽度设置为大于或等于63微米;所述第二宽度为所述第一沟槽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对侧壁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接膜,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所述第一桥接电极之间设置有贯穿所述桥接膜的第二沟槽;在沿所述第一方向上,单个所述第一沟槽的第三宽度设置为大于或等于27微米;所述第三宽度为相邻的所述第一桥接电极相对的外侧壁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接膜,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二桥接电极的第三长度设置为大于或等于900微米;所述第三长度为所述第二桥接电极远离所述桥接膜中心的一侧表面与靠近所述桥接膜中心一侧表面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接膜,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桥接电极的第四宽度设置为大于或等于45微米;所述第四宽度为所述第二桥接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对侧表面之间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接膜,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第二桥接电极之间设置有贯穿所述桥接膜的第三沟槽;在沿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三沟槽的第五宽度设置为大于或等于27微米;所述第五宽度为相邻的所述第二桥接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相邻表面之间的距离。

9.一种绑定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电极、多个绑定引脚以及多条引脚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电极位于所述绑定元件的一侧边缘,被配置为与显示基板电连接;所述引脚连接线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连接电极和对应的所述绑定引脚电连接;所述绑定引脚被配置为向所述第一连接电极传输电信号,以支持所述显示基板进行显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绑定元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电极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电极位于所述绑定元件在第二方向的一侧边缘;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绑定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四沟槽的第四宽度设置为大于或等于270微米;所述第四宽度为所述第四沟槽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对侧壁之间的距离。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绑定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第四沟槽之间的第五宽度设置为大于或等于360微米;所述第五宽度为相邻的所述第四沟槽的相邻侧壁之间沿所述第一方向的距离。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绑定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定元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边缘与邻近的所述第一连接电极的外侧壁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大于或等于450微米。

14.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基板、绑定元件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桥接膜,所述桥接膜贴附在所述显示基板的背光侧;所述显示基板的出光侧包括多个绑定焊盘,所述绑定焊盘通过辅助走线与所述第一桥接电极电连接。

15.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基板和如权利要求9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绑定元件,所述绑定元件贴附在所述显示基板的背光侧;所述显示基板的出光侧包括多个绑定焊盘,所述绑定焊盘通过辅助走线与所述第一连接电极电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桥接膜、绑定元件及显示模组。桥接膜包括多个第一桥接电极、多个第二桥接电极以及多条桥接电极连接线;第一桥接电极位于桥接膜的一侧边缘,被配置为与显示基板电连接;第二桥接电极位于桥接膜的另一侧边缘,被配置为与绑定元件电连接;桥接电极连接线被配置为将第一桥接电极和对应的第二桥接电极电连接;在垂直于桥接膜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单个第一桥接电极包括贯穿桥接膜的第一沟槽,第一沟槽位于第一桥接电极远离桥接膜的一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龙,刘影,周影,胡鹏举,唐欢,赵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京东方晶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