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柱脱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8天前  29


本技术涉及脱水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极柱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现有的技术中极柱脱水一般都是直接将极柱放入专门的甩干机中进行甩干脱水,甩干的过程中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干机内的极柱会互相发生碰撞,使极柱损伤和损坏降低了极柱的良品率,同时极柱也会和甩杆机的内壁发生碰撞,容易造成甩干机设备故障,影响甩干机设备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减少极柱脱水时的损伤,增加极柱的良品率和增加设备使用寿命,本申请提供一种极柱脱水装置。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极柱脱水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极柱脱水装置,包括圆形外壳,所述圆形外壳的内底壁处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底壁处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驱动轴的顶端表面固定连接有脱水机构;

4、所述脱水机构包括圆形脱水内壳,所述圆形脱水内壳的底端下表面与所述旋转电机驱动轴顶端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圆形脱水内壳内设置有直角限位架,所述直角限位架的底端下表面与所述圆形脱水内壳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直角限位架的底端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圆形支柱,所述圆形支柱的顶端上表面开设有连接孔。

5、可选的,所述安装槽的顶端外表面开设有圆形滑槽,所述圆形脱水内壳的底端下表面与所述圆形滑槽内底壁转动连接。

6、可选的,所述直角限位架之间设置有装载支架机构,所述装载支架机构包括下装载板、上封板和铰接块,所述铰接块底端表面固定连接在所述下装载板上表面边沿处,所述上封板与所述下装载板之间通过所述铰接块进行铰接,所述下装载板的内表面和所述上封板的上表面分别开设有装载孔和脱水孔,所述装载孔内放置有极柱,所述极柱的下端外表面与所述装载孔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所述下装载板与所述上封板的四个拐角的外侧表面与所述直角限位架的四个拐角内侧表面活动连接。

7、可选的,所述极柱上端上表面与所述上封板内表面活动连接,所述上封板的内表面处固定连接有弧形限位块,所述弧形限位块沿脱水孔四周呈环形分布。

8、可选的,所述上封板与所述下装载板的两侧拐角内表面处分别固定连接有卡接块和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接块与所述卡槽进行卡接固定。

9、可选的,所述上封板的上表面和所述下装载板的下表面的四个拐角边沿处分别设置有圆形卡管和卡柱。

10、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通过在直角限位架之间设置装载支架机构,将极柱整齐的放置到下装载板内表面开设的装载孔内,然后盖上上封板通过上封板内表面固定连接的弧形限位块对极柱上端外表面进行限位,使极柱在脱水的过程中保持不动,从而避免极柱相互之间和与设备之间碰撞,从而提高极柱的良品率和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极柱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外壳(1),所述圆形外壳(1)的内底壁处开设有安装槽(2),所述安装槽(2)的内底壁处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3),所述旋转电机(3)驱动轴的顶端表面固定连接有脱水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柱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2)的顶端外表面开设有圆形滑槽(5),所述圆形脱水内壳(4)的底端下表面与所述圆形滑槽(5)内底壁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柱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限位架(41)之间设置有装载支架机构,所述装载支架机构包括下装载板(6)、上封板(64)和铰接块(63),所述铰接块(63)底端表面固定连接在所述下装载板(6)上表面边沿处,所述上封板(64)与所述下装载板(6)之间通过所述铰接块(63)进行铰接,所述下装载板(6)的内表面和所述上封板(64)的上表面分别开设有装载孔(61)和脱水孔(65),所述装载孔(61)内放置有极柱(62),所述极柱(62)的下端外表面与所述装载孔(61)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所述下装载板(6)与所述上封板(64)的四个拐角的外侧表面与所述直角限位架(41)的四个拐角内侧表面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极柱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62)上端上表面与所述上封板(64)内表面活动连接,所述上封板(64)的内表面处固定连接有弧形限位块(66),所述弧形限位块(66)沿脱水孔(65)四周呈环形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极柱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封板(64)与所述下装载板(6)的两侧拐角内表面处分别固定连接有卡接块(7)和支撑块(8),所述支撑块(8)的上表面开设有卡槽(11),所述卡接块(7)与所述卡槽(11)进行卡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极柱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封板(64)的上表面和所述下装载板(6)的下表面的四个拐角边沿处分别设置有圆形卡管(9)和卡柱(1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极柱脱水装置,包括圆形外壳,所述圆形外壳的内底壁处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底壁处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驱动轴的顶端表面固定连接有脱水机构;所述脱水机构包括圆形脱水内壳,所述圆形脱水内壳的底端下表面与所述旋转电机驱动轴顶端表面固定连接。本申请具有通过在直角限位架之间设置装载支架机构,将极柱整齐的放置到下装载板内表面开设的装载孔内,然后盖上上封板通过上封板内表面固定连接的弧形限位块对极柱上端外表面进行限位,使极柱在脱水的过程中保持不动,从而避免极柱相互之间和与设备之间碰撞,从而提高极柱的良品率和设备的使用寿命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吴尚,陈祥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嘉兴中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412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