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两轮车,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两轮车侧支梯装置以及两轮车。
背景技术:
1、现有电动两轮车包含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都安装有侧支梯支架,它们在使用过程都存在一个共有的问题,就是在骑行过程中如果忘记合上侧支梯,就会存在撞击地面引发摔倒的安全隐患。为解决此问题,电动两轮车有的使用上了侧支撑断电装置,该方案也能有效解决此问题,但因为成本问题没有办法普及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轮车侧支梯装置。
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轮车。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4、一种两轮车侧支梯装置,包括侧支梯本体、可伸缩支撑部和设置在侧支梯本体底部的支脚板,所述可伸缩支撑部穿装在支脚板上。
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可伸缩支撑部包括安装座、弹簧和弹性销,所述安装座安装在所述支脚板的上表面,所述弹簧安装在所述安装座内,其下端与所述弹性销连接,所述弹性销下端可穿出支脚板。
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侧支梯本体包括支撑管、拉簧和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一端固定安装在两轮车的车身上,其另一端转动连接所受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下端与所述支脚板连接,所述拉簧一端安装在第一安装板上,另一端安装在支撑管上。
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安装板包括水平板和倾斜板,所述水平板和倾斜板一体成型,所述倾斜板向两轮车的车身外倾斜并与所述水平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水平板固定安装在所述两轮车的车身上,所述倾斜板与所述支撑管转动连接。
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倾斜板上安装上支柱,所述支撑管上安装下支柱,所述上支柱和下支柱间隔设置,所述拉簧一端安装在上支柱上,另一端安装在下支柱上。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侧支梯本体包括第二安装板、弧形滑动导向件、滑块、外套和支撑杆,所述第二安装板安装在两轮车的车身上,所述弧形滑动导向件安装在第二安装板上,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转动安装在所述弧形滑动导向件的内部,所述支脚板安装在所述支撑杆的下端,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外套套接在所述支撑杆外,位于所述滑块的下方,在所述外套的内部设置弹簧,所述弹簧套在所述支撑杆上,其下端与所述外套连接,其上端连接所述滑块。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支脚板上开设一通孔,所述弹性销穿出所述通孔,可与地面接触。
11、一种两轮车,两轮车的车身上安装有上述一种两轮车侧支梯装置。
1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脚板上安装一可伸缩支撑部,在使用两轮车的过程中,若车轮发生倾斜,可伸缩支撑部上的弹性销与地面接触,弹性销受力,缩入支脚板内,使得侧支梯装置与地面接触时的硬接触变为柔性接触;同时,弹性销受到与两轮车前进方向相反的力,通过拉簧,带动整个装置向后弹起。
14、2、在停车时,弹性销缩入安装座内部,所述支脚板与地面接触,使得车体平稳的停在地面上。
1.一种两轮车侧支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支梯本体、可伸缩支撑部和设置在侧支梯本体底部的支脚板,所述可伸缩支撑部穿装在支脚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车侧支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包括水平板和倾斜板,所述水平板和倾斜板一体成型,所述倾斜板向两轮车的车身外倾斜并与所述水平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水平板固定安装在所述两轮车的车身上,所述倾斜板与所述支撑管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轮车侧支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倾斜板上安装上支柱,所述支撑管上安装下支柱,所述上支柱和下支柱间隔设置,所述拉簧一端安装在上支柱上,另一端安装在下支柱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车侧支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支梯本体包括第二安装板、弧形滑动导向件、滑块、外套和支撑杆,所述第二安装板安装在两轮车的车身上,所述弧形滑动导向件安装在第二安装板上,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转动安装在所述弧形滑动导向件的内部,所述支脚板安装在所述支撑杆的下端,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外套套接在所述支撑杆外,位于所述滑块的下方,在所述外套的内部设置弹簧,所述弹簧套在所述支撑杆上,其下端与所述外套连接,其上端连接所述滑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车侧支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脚板上开设一通孔,所述弹性销穿出所述通孔,可与地面接触。
6.一种两轮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两轮车侧支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