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碳排放监测仪,具体涉及一种碳排放气体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碳排放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需要对碳排放进行科学、准确、及时的监测和管理,碳排放在线监测系统是一种利用先进的传感器、仪器和网络技术对碳排放源和碳汇进行实时连续监测和分析的系统,可以为碳排放核算、评估、控制和交易提供数据支撑。
2、碳排放监测仪(后文简称监测仪)是碳排放检测系统的主要设备,碳排放监测仪主要由矩形壳体、传感器等仪器组成,传感器等仪器设置于矩形壳体的内部,而矩形壳体则通过螺钉的方式设置于室外的墙壁或者金属架上,这种固定方式虽然稳定性较好,但是需要提前预设安装的位置和空间,使得螺钉能够正常进行连接,在实际的情况中经常遇见未预设安装位置,此时使用螺钉安装的方式则不适用,更多情况下工作人员会使用管夹的方式将监测仪固定在管道上;
3、使用管夹固定的方式适用范围较为狭窄,仅仅能够适用于管状的柱状物,当面对矩形、方形甚至是异形的柱状物时,管夹无法适用,此时该安装方式无法满足监测仪在室外安装时的需求,故此提出一种碳排放气体检测装置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表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碳排放气体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碳排放监测仪安装的方式适用范围较小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碳排放气体检测装置,包括:主体;以及中空侧块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一端,内螺纹安装块设置于所述主体远离所述中空侧块的一端,拉绳贯穿所述中空侧块和所述内螺纹安装块,弯曲块包括弯曲块体和穿绳孔,且套设在所述拉绳的外部,吸附块包括吸附块体、穿透孔、橡胶板以及凹槽,所述吸附块体套设在所述拉绳的外部,中空螺纹筒与所述内螺纹安装块相互螺纹连接,连接筒包括上半筒、下半筒、环形卡块、齿状面、定位盲孔以及定位柱,所述上半筒和所述下半筒相互连接,且设置于所述中空螺纹筒的内部,并分别设置于所述拉绳的两侧。
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4、进一步的,所述内螺纹安装块的内部设置有螺纹透孔,所述螺纹透孔与所述中空螺纹筒相适配。
5、进一步的,所述中空螺纹筒包括中空螺纹管,所述中空螺纹管的一端设置有六角块,所述六角块的宽度大于所述螺纹透孔的直径。
6、进一步的,所述弯曲块体的内部设置有所述穿绳孔,所述穿绳孔的直径大于所述拉绳的直径。
7、进一步的,所述吸附块体的内部设置有所述穿透孔,所述穿透孔的直径大于所述拉绳的直径。
8、进一步的,所述吸附块体靠近所述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橡胶板,所述橡胶板靠近所述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凹槽。
9、进一步的,所述上半筒靠近所述下半筒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定位柱,所述上半筒和所述下半筒相对一侧的内壁上均设置有所述环形卡块和所述齿状面。
10、进一步的,所述下半筒靠近所述上半筒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定位盲孔,所述定位柱延伸至所述定位盲孔的内部。
11、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卡块和所述齿状面的内径均小于所述拉绳的直径。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中空侧块、内螺纹安装块以及拉绳等部件,通过拉绳与中空侧块和内螺纹安装块相互配合,使得拉绳能够套设在柱状物的外部,通过固定拉绳以实现对主体和柱状物之间的固定,而吸附块和弯曲块的设置,一方面对拉绳起到了防护的效果,另一方面吸附块与柱状物之间的摩擦力和吸附力相对于拉绳而言更大;
14、2、通过对内螺纹安装块、连接筒和中空螺纹筒的设置,实现了拉绳拉力可调节的效果,通过将拉绳穿过中空螺纹筒后伸入连接筒的内部,此时连接筒在中空螺纹筒的作用下与拉绳紧密贴合,通过转动中空螺纹筒以带动连接筒运动,以实现调节拉力的效果。
1.一种碳排放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安装块(3)的内部设置有螺纹透孔,所述螺纹透孔与所述中空螺纹筒(7)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螺纹筒(7)包括中空螺纹管,所述中空螺纹管的一端设置有六角块,所述六角块的宽度大于所述螺纹透孔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块体(51)的内部设置有所述穿绳孔(52),所述穿绳孔(52)的直径大于所述拉绳(4)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块体(61)的内部设置有所述穿透孔(62),所述穿透孔(62)的直径大于所述拉绳(4)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块体(61)靠近所述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橡胶板(63),所述橡胶板(63)靠近所述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凹槽(6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筒(81)靠近所述下半筒(82)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定位柱(86),所述上半筒(81)和所述下半筒(82)相对一侧的内壁上均设置有所述环形卡块(83)和所述齿状面(8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半筒(82)靠近所述上半筒(81)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定位盲孔(85),所述定位柱(86)延伸至所述定位盲孔(85)的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卡块(83)和所述齿状面(84)的内径均小于所述拉绳(4)的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