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专利查询23天前  22


本公开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有机发光显示装置(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简称oled)、量子点发光显示装置(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splay,简称qled)和微型发光显示装置(mini/microlight emitting display,简称mled)等显示技术已广泛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比如智能手机、穿戴手表、电视机、笔记本电脑和车载显示器等已经逐渐遍及在人们的生活中。

2、目前,如何缩减显示装置的边框和提高显示装置的屏占比,一直是显示技术研发和攻关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以缩减显示装置的边框和提高显示装置的屏占比。

2、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具有相对设置的显示侧和背侧,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绑定区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区和所述绑定区之间的过渡区和弯折区,且所述过渡区位于所述弯折区和所述显示区之间。

3、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所述第一衬底为刚性衬底,所述第一衬底至少暴露所述弯折区和绑定区,且覆盖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二衬底设置于所述第一衬底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侧的一侧,所述第二衬底为柔性衬底。所述第二衬底至少暴露部分所述显示区,且覆盖所述弯折区和所述绑定区。其中,所述第二衬底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衬底在所述参考面的正投影部分交叠,所述参考面为所述第一衬底远离所述第二衬底的表面所在的平面。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衬底覆盖所述显示区,且延伸至所述过渡区;所述第二衬底覆盖所述弯折区和所述绑定区,且延伸至所述过渡区。所述第二衬底位于所述过渡区的部分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衬底位于所述过渡区的部分在所述参考面的正投影交叠。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衬底包括位于所述弯折区和所述绑定区第一部分和位于所述过渡区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参考面大致平行,且大致垂直于由所述显示区指向所述弯折区的方向。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衬底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衬底在所述参考面的正投影交叠的部分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为0.25mm~3mm。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参考面大致平行,且由所述显示区指向所述弯折区。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衬底的厚度为0.1mm~0.55mm;和/或,所述第二衬底的厚度为6um~12.5um。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衬底的材料包括玻璃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和/或,所述第二衬底的材料包括聚酰亚胺、饱和聚酯中的一种。

9、在一些实施例中,沿垂直于第一衬底,且由第一衬底指向显示面板的显示侧的方向,显示面板包括依次远离参考面的半导体层、栅绝缘层、栅导电层、层间绝缘层、第一源漏导电层;栅绝缘层、栅导电层、层间绝缘层和第一源漏导电层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与第二衬底重合的部分,和参考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分别为第一距离、第二距离、第三距离和第四距离;栅绝缘层、栅导电层、层间绝缘层和第一源漏导电层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与第二衬底错开的部分,和参考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分别为第五距离、第六距离、第七距离和第八距离;其中,第一距离小于第五距离,第二距离小于第六距离,第三距离小于第七距离,第四距离小于第八距离。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封装层和第二封装层。所述第一封装层为刚性封装层,所述第一封装层至少覆盖所述显示区,且所述第一封装层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范围内。所述第二封装层为柔性封装层,所述第二封装层覆盖所述过渡区、所述弯折区和所述绑定区。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三封装层。所述第三封装层为柔性封装层;所述第三封装层覆盖所述显示区、所述过渡区、所述弯折区和所述绑定区。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背膜。所述背膜设置于所述第二衬底靠近所述参考面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绑定区。

13、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衬底(刚性衬底)暴露弯折区和绑定区,第二衬底(柔性衬底)覆盖弯折区和绑定区,且至少部分暴露显示区。

14、首先,通过弯折工艺,可以使弯折区可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弯折轴朝向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的背侧弯曲,使绑定区弯折至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的背侧,实现显示面板边缘的绑定区向背侧弯折,从而缩减显示装置的边框,提高显示装置的屏占比。

15、其次,由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覆盖有第一衬底(刚性衬底),因而显示面板具有良好的强度,适用性较高,例如可以适用中大尺寸产品(≥7英寸),如交通运输显示、医疗显示及仪表设备等场景。并且,与相关技术相比,无需在显示面板背侧贴附昂贵的支撑层,显示面板的生产成本较低。同时,减少了在显示面板的背侧贴附支撑层的工艺步骤,简化了显示面板的制备工艺流程,提高了显示面板的良率。

16、再次,由于第二衬底至少暴露部分显示区,可以减少第二衬底对像素单元的像素电路的沟道电荷转移的影响,从而改善像素单元的像素电路的稳定性,进而改善显示面板的显示残像现象。

17、此外,由于第二衬底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与第一衬底在参考面的正投影部分交叠,也就是,第二衬底靠近第一衬底的边界,延伸至第一衬底的边界内。这样设置,可以降低第二衬底与第一衬底交界处膜层断裂的风险。

18、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以及散热叠层。所述散热叠层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侧,且至少覆盖所述显示区。所述散热叠层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范围内。

19、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模组,以及壳体。所述显示模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20、再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所述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显示母板;所述显示母板具有多个产品区和多个切割区,且每相邻的两个产品区支架内设有一个切割区;所述产品区包括显示区、绑定区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区和所述绑定区之间的过渡区和弯折区,且所述过渡区位于所述弯折区和所述显示区之间;所述显示母板包括第一衬底母板和第二衬底母板,所述第一衬底母板为刚性衬底母板,且所述第一衬底母板覆盖所述产品区和所述切割区;所述第二衬底母板为柔性衬底母板,所述第二衬底母板位于所述第一衬底母板上,且所述第二衬底母板至少覆盖所述绑定区和所述弯折区,且至少暴露部分所述显示区。

21、去除所述显示母板位于所述切割区的部分,获得多个子显示母板;一个所述子显示母板位于一个所述产品区。

22、至少去除所述子显示母板的第一衬底母板位于所述绑定区和所述弯折区的部分,使得所述第一衬底母板保留的部分形成第一衬底,所述第二衬底母板保留的部分形成第二衬底;所述第一衬底至少暴露所述弯折区和绑定区,且覆盖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二衬底至少暴露部分所述显示区,且覆盖所述弯折区和所述绑定区;所述第二衬底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衬底在所述参考面的正投影部分交叠;所述参考面为所述第一衬底远离所述第二衬底的表面所在的平面。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备显示母板包括提供第一衬底母板。在所述第一衬底母板上形成第二初始衬底母板,所述第二初始衬底母板覆盖所述产品区和所述切割区。去除所述第二初始衬底母板位于所述显示区的部分,使得所述第二初始衬底母板保留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二衬底母板。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备显示母板还包括在所述第一衬底母板和所述第二衬底母板上形成驱动电路叠层和发光叠层;所述发光叠层位于所述驱动电路叠层远离所述第一衬底母板的一侧。

25、在所述发光叠层远离所述第一衬底母板的一侧依次形成第一封装层和第二封装层;所述第一封装层为刚性封装层;所述第一封装层至少覆盖所述显示区,且所述第一封装层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范围内;所述第二封装层为柔性封装层;所述第二封装层覆盖所述过渡区、所述弯折区和所述绑定区。

26、或,在所述第一衬底母板和所述第二衬底母板上形成驱动电路叠层和发光叠层;所述发光叠层位于所述驱动电路叠层远离所述第一衬底母板的一侧。

27、在所述发光叠层远离所述第一衬底母板的一侧形成第三封装层;所述第三封装层为柔性封装层;所述第三封装层覆盖所述产品区。

2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二衬底靠近所述参考面的一侧形成背膜;所述背膜位于所述绑定区。

2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去除所述第二衬底位于所述弯折区和所述绑定区的部分,使得所述第二衬底位于所述弯折区和所述绑定区的部分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缩减;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参考面大致平行,且大致垂直于由所述显示区指向所述弯折区的方向。

30、在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二衬底靠近所述参考面的一侧形成背膜的情况下,在去除所述第二衬底位于所述弯折区和所述绑定区的部分的过程中,还去除所述背膜位于所述绑定区的部分,使得所述背膜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缩减。

31、上述显示模组、显示装置以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具有与上述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面板相同的结构和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具有相对设置的显示侧和背侧,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绑定区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区和所述绑定区之间的过渡区和弯折区,且所述过渡区位于所述弯折区和所述显示区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衬底覆盖所述显示区,且延伸至所述过渡区;所述第二衬底覆盖所述弯折区和所述绑定区,且延伸至所述过渡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区包括第一子过渡区和第二子过渡区,所述第一子过渡区位于所述第二子过渡区与所述显示区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衬底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衬底在所述参考面的正投影交叠的部分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为0.25mm~3mm;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参考面大致平行,且由所述显示区指向所述弯折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衬底的厚度为0.1mm~0.55mm;和/或,所述第二衬底的厚度为6um~12.5u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衬底的材料包括玻璃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衬底,且由所述第一衬底指向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侧的方向,显示面板包括依次远离所述参考面的半导体层、栅绝缘层、栅导电层、层间绝缘层、第一源漏导电层;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封装层,所述第三封装层为柔性封装层;所述第三封装层覆盖所述显示区、所述过渡区、所述弯折区和所述绑定区。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12.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3.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显示母板包括: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显示母板还包括: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7.根据权利要求13~1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去除所述第二衬底位于所述弯折区、所述绑定区及所述第二过渡区的部分,使得所述第二衬底位于所述弯折区、所述绑定区及所述第二过渡区的部分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缩减;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参考面大致平行,且大致垂直于由所述显示区指向所述弯折区的方向;


技术总结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涉及显示技术领域,以提高屏占比。显示面板具有相对设置的显示侧和背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绑定区以及位于显示区和绑定区之间的过渡区和弯折区,且过渡区位于弯折区和显示区之间。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第一衬底为刚性衬底,第一衬底至少暴露弯折区和绑定区,且覆盖显示区。第二衬底设置于第一衬底靠近显示面板的显示侧的一侧,第二衬底为柔性衬底。第二衬底至少暴露部分显示区,且覆盖弯折区和绑定区。其中,第二衬底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与第一衬底在参考面的正投影部分交叠,参考面为第一衬底远离第二衬底的表面所在的平面。本申请用于显示图像。

技术研发人员:冯彬峰,李裕民,李飞,许志财,崔志宏,王佳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