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灶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3天前  23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尤其是涉及烹饪灶具。


背景技术:

1、烹饪灶具基于其使用能源不同,主要分为燃气灶以及电热灶。电热灶因其无需外接燃气,使用更加安全方便。目前的电热灶具是采用加热线圈通电发热,加热线圈采用金属线绕制,功率越大,加热线圈的体积也越大,影响电热灶的体形,且电热灶工作时不断产生高温,同时加热线圈发热时还会受到氧化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发生短路,电热灶的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热灶,利用较低能耗的石墨烯加热,体积小,使用更安全,且降低投入成本。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电热灶,其具有:

4、主体,该主体由底座和面盖组合构成,且在主体内形成容腔,容腔中安装有电控部分;面盖具有面向容腔的下侧面、远离容腔的上侧面及贯通该上侧面和下侧面的导热孔;

5、加热板,该加热板安装在面盖的下侧面上,并在加热板面向导热孔的一侧涂布石墨烯加热涂层,石墨烯加热涂层通过对外接电的电极连接电控部分;

6、面板,该面板安装在面盖的上侧面上,并在面板上设有加热工位,该加热工位正对导热孔,使石墨烯加热涂层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加热工位上。

7、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导热孔中填充导热绝缘材料,该导热绝缘材料将石墨烯加热涂层与加热工位串联导通。

8、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加热工位是由镶嵌在面板上的金属块构建。

9、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加热板嵌设在面盖预设的第一凹槽中,该第一凹槽从下侧面内凹,且第一凹槽的正投影完全覆盖导热孔,加热板外露的侧面通过保温层遮盖,保温层固定在面盖的下侧面上。

10、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面盖的上侧面设有第二凹槽,该第二凹槽的形状、大小与面板匹配,使面板能完全嵌入第二凹槽中组装。

11、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电控部分至少包括相互电性连接在一起的主电路板和显示操作板,面盖对应显示操作板的区域设有相应的功能孔,使显示操作板能透过功能孔显示在面板上,用于呈现及触碰操作。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热灶,在主体内设置带有石墨烯加热涂层的加热板,并在面板上设有加热工位,使石墨烯加热涂层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加热工位上,用于加热烹饪,利用较低能耗的石墨烯加热,具有加热效率高的优势,同时减少短路情况,使用更加安全。电热灶的体积小,制作及安装相对简单,达到耗能少、安全且降低投入成本的有益效果。



技术特征:

1.电热灶,其特征在于,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孔(123)中填充导热绝缘材料(4),该导热绝缘材料(4)将石墨烯加热涂层(21)与加热工位(31)串联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热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工位(31)是由镶嵌在面板(3)上的金属块构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2)嵌设在面盖(12)预设的第一凹槽(124)中,该第一凹槽(124)从下侧面(121)内凹,且第一凹槽(124)的正投影完全覆盖导热孔(123),加热板(2)外露的侧面通过保温层(5)遮盖,保温层(5)固定在面盖(12)的下侧面(12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12)的上侧面设有第二凹槽(125),该第二凹槽(125)的形状、大小与面板(3)匹配,使面板(3)能完全嵌入第二凹槽(125)中组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部分至少包括相互电性连接在一起的主电路板(6)和显示操作板(7),面盖(12)对应显示操作板(7)的区域设有相应的功能孔(126),使显示操作板(7)能透过功能孔显示在面板(3)上,用于呈现及触碰操作。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热灶,其主体由底座和面盖组合构成,且在主体内形成容腔,容腔中安装有电控部分;面盖具有下侧面、上侧面及贯通该上下侧面的导热孔;加热板安装在面盖的下侧面上,并在加热板面向导热孔的一侧涂布石墨烯加热涂层,石墨烯加热涂层连接电控部分;面板安装在面盖的上侧面上,并在面板上设有正对导热孔的加热工位,使石墨烯加热涂层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加热工位上。本技术在主体内设置带有石墨烯加热涂层的加热板,并在面板上设有加热工位,使石墨烯加热涂层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加热工位上,用于加热烹饪,利用较低能耗的石墨烯加热,具有加热效率高的优势,同时减少短路情况,使用更加安全。电热灶的体积小,制作及安装相对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陈巧才,何朝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融泰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410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