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位组件、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2天前  18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复位组件、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例如手机,逐渐向折叠式手机发展,以实现手机具有大屏幕的同时,还具有便捷的功能;而折叠手机的壳体组件包括两个部分,两个部分之间通过转轴机构实现连接,而折叠手机的柔性显示屏分别与壳体组件的两个部分相连接,这样柔性显示屏在壳体组件的两个部分的带动下产生变形,从而实现折叠手机的柔性显示屏的展平或折叠,既而实现折叠手机的展平或折叠。为了避免壳体组件在转动的过程中产生干涉,使得转轴机构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处柔性显示屏与壳体组件具有空隙,而为了遮盖该空隙,避免转轴机构端部外露,因此在该转轴机构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处设置具有防护功能的变形件,这样不仅保证了外观效果,同时降低了在使用过程中液体、粉尘等物质进入空隙的可能性;但是变形件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弯折堆集或脱出的现象,从而影响了用户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复位组件、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以解决变形件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弯折堆集或脱出。

2、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3、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复位组件,其包括变形件和推拉结构,所述推拉结构被配置为在电子设备的柔性显示屏展开过程中,使所述变形件能够沿自身的长度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变形件展平;

4、其中,所述推拉结构包括第一配合件和第二配合件,所述第一配合件固定于所述变形件,所述第二配合件用于安装在所述电子设备的转轴机构上;所述第二配合件被配置为在所述柔性显示屏展开过程中,能够与所述第一配合件相接触,以带动第一配合件和所述变形件一起移动。

5、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复位组件应用于电子设备后,变形件设置于柔性显示屏的边缘,变形件用于遮盖转轴机构的端部,在柔性显示屏展开过程中,第二配合件与所述第一配合件相接触,带动第一配合件和变形件一起移动,使得变形件展平复位,从而降低了变形件堆集或脱出现象,提高了用户使用的体验感。

6、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配合件为卡台,所述第二配合件为卡爪。

7、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卡台与卡爪相配合,可以提高第二配合件与第一配合件相接触的成功率,从而利于降低变形件堆集或脱出现象。

8、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卡台具有第一抵接面,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变形件的表面之间呈角度设置;所述卡爪能够与所述第一抵接面相抵接,以带动所述卡台运动。

9、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这样利于提高第二配合件与第一配合件相接触的成功率。

10、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变形件的表面之间所成的角为锐角;

11、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变形件的表面之间所成的角的开口朝向所述卡爪,使得所述卡爪能够与所述第一抵接面相抵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这样利于提高第二配合件与第一配合件相接触的成功率。

13、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配合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配合件沿所述变形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14、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设置多个第一配合件,以实现冗余设计,即:在第二配合件与对应的第一配合件未接触的情况下,第二配合件能够与剩余的第一配合件的一个相配合,从而实现变形件展平复位。

15、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推拉结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推拉结构关于第一对称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对称轴与所述变形件的宽度方向相平行,且所述第一对称轴位于所述变形件的长度的中点处。

16、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设置两个推拉机构可以实现不同位置的变形件进行展平复位,即实现对变形件长度的两端的展平复位。

17、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复位组件还包括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使所述变形件的长度方向的端部在限定范围内移动。

18、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限位结构可以降低变形件的端部脱出的可能性,这样限位结构与推拉结构实现了对变形件展平复位的双保险,从而降低了变形件堆集或脱出现象,提高了用户使用的体验感。

19、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变形件上的限位台,以及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壳体上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台伸入所述限位槽中;

20、或/和,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变形件上的限位槽,以及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壳体上的限位台,所述限位台伸入所述限位槽中。

21、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这样通过限位台与限位槽的配合,可以较好的对变形件的端部进行限制,降低变形件脱出的可能性。

22、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结构和所述推拉结构分别位于所述变形件相对的两侧。

23、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这样限位结构和推拉结构分设置于变形件的两侧,可以降低或避免限位结构与推拉结构之间的干涉。

24、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复位组件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变形件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固定连接。

25、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支撑架可以对变形件的中部进行固定,这样使变形件分成两个可以活动的子段,并且推拉结构不同的子段进行展平复位。

26、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架包括夹持部和固定部,所述夹持部与所述固定部相连接;所述变形件固定于所述夹持部的夹持空间中。

27、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这样固定部可与电子设备的转轴机构相连接,而夹持部便于实现对变形件的中部的固定。

28、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变形件具有第一通孔,所述夹持部的夹持空间中具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中。

29、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定位柱插入第一通孔中,可以较好的实现变形件的中部的固定,提高变形件与支撑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30、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变形件与所述夹持部粘接固定。

31、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粘接的方式可以提高变形件与夹持部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32、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转轴机构,其包括门板、基座及任一所述的复位组件,所述门板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座转动;所述第二配合件安装于所述门板上,所述第二配合件能够随所述门板的转动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配合件。

33、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复位组件应用于转轴机构后,有利于降低变形件堆集或脱出现象,提高了用户使用的体验感。

34、本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壳体及所述的转轴机构,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子壳和第二子壳,所述第一子壳与所述第二子壳分别与所述转轴机构转动连接。

35、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复位组件应用于电子设备后,有利于降低变形件堆集或脱出现象,提高了用户使用的体验感。

36、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柔性显示屏,所述壳体还包括结构件,所述第一子壳、所述第二子壳分别与所述柔性显示屏相连接,所述结构件设置于所述柔性显示屏的边缘,所述变形件位于所述柔性显示屏与所述结构件之间形成的间隙中;所述第一配合件位于所述变形件朝向所述柔性显示屏所在的一侧面。

37、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这样利于实现第二配合件与第一配合件相接触。


技术特征:

1.一种复位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形件和推拉结构,所述推拉结构被配置为在电子设备的柔性显示屏展开过程中,使所述变形件能够沿自身的长度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变形件展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件为卡台,所述第二配合件为卡爪。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台具有第一抵接面,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变形件的表面之间呈角度设置;所述卡爪能够与所述第一抵接面相抵接,以带动所述卡台运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变形件的表面之间所成的角为锐角;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复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配合件沿所述变形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复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结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推拉结构关于第一对称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对称轴与所述变形件的宽度方向相平行,且所述第一对称轴位于所述变形件的长度的中点处。

7.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复位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使所述变形件的长度方向的端部在限定范围内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变形件上的限位台,以及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壳体上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台伸入所述限位槽中;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和所述推拉结构分别位于所述变形件相对的两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位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变形件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固定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复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夹持部和固定部,所述夹持部与所述固定部相连接;所述变形件固定于所述夹持部的夹持空间中。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复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件具有第一通孔,所述夹持部的夹持空间中具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中。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复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件与所述夹持部粘接固定。

14.一种转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板、基座及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复位组件,所述门板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座转动;所述第二配合件安装于所述门板上,所述第二配合件能够随所述门板的转动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配合件。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转轴机构,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子壳和第二子壳,所述第一子壳与所述第二子壳分别与所述转轴机构转动连接。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柔性显示屏,所述壳体还包括结构件,所述第一子壳、所述第二子壳分别与所述柔性显示屏相连接,所述结构件设置于所述柔性显示屏的边缘,所述变形件位于所述柔性显示屏与所述结构件之间形成的间隙中;所述第一配合件位于所述变形件朝向所述柔性显示屏所在的一侧面。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复位组件、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复位组件包括变形件和推拉结构,推拉结构被配置为在电子设备的柔性显示屏展开过程中,使变形件能够沿自身的长度方向移动,以使变形件展平;推拉结构包括第一配合件和第二配合件;第二配合件能够与第一配合件相接触,以带动第一配合件和变形件一起移动。转轴机构包括门板、基座及所述的复位组件,门板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基座转动;第二配合件能够随门板的转动靠近或远离第一配合件。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及所述的转轴机构,壳体包括第一子壳和第二子壳,第一子壳与第二子壳分别与转轴机构转动连接。本申请有利于降低变形件堆集或脱出现象,提高了用户使用的体验感。

技术研发人员:刘欣,封蕾,陈龙琦,魏亚蒙,李海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