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充电桩的新型轨道式插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19天前  17


本技术涉及二轮车充电桩,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充电桩的新型轨道式插座结构。


背景技术:

1、现在我国很多停车场都已经设置了充电桩,但是数量有限的充电桩却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其主要问题就是很多电动车在充电结束后,因车主未及时开走,仍停留在停车场,占据了充电位置,使得其他电动车无法使用充电桩进行充电,当其中一个插座未使用时,且有电动车占据,同时两边的插座也在使用中,不便将其进行移动,从而影响需要充电电动车的使用者进行使用。

2、申请号为2024201475223的中国专利申请了一种适用于充电桩的滑动式插座结构,具体涉及二轮车充电桩技术领域,包括竖直方钢,竖直方钢的上端固定连接有c型钢,c型钢的开口处设有两个左右分布的活动插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充电桩的滑动式插座结构,相比于普通的充电桩,其新增的成本主要在于定位珠、弹簧线和安装板,其中定位珠和弹簧线为标准件,安装板及其后侧固定连接的结构为一体的注塑件,可直接大批量生产和购买,施工简单易维护且成本低,降低了安装和后期维护成本,增加了本结构的性价比,且本结构可选择性安装的挡雨板、分隔板、分隔杆等设计,让安装者可根据实际的安装情况和使用需求选择不同的安装方案,增加了使用时可选择性和多样性。

3、但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该结构使用的弹簧线本体在压缩时会明显有一定的长度,导致插座在靠近充电桩时会有一段距离无法接近,从而减小了插座可移动充电的行程范围;如果将弹簧线直接换成一般的导线则导线可能会在c型钢内缠绕打结,导致插座移动不顺畅;而且长期使用的过程中c型钢的开口处容易进入灰尘、雨水,会产生不安全因素,也会影响用户体验。

4、因此,需要设计一款可以让插座覆盖整个c型钢的范围的新型轨道式插座结构,并且具有移动顺畅、防止c型钢开口处进入灰尘的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充电桩的新型轨道式插座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适用于充电桩的新型轨道式插座结构,包括两个竖直方钢,两个所述竖直方钢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c型钢,所述c型钢的左右两端均设有挡盖,所述c型钢的内腔设有两组左右分布的滑动组件;

4、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轨、滑动插座和两个皮带轮,所述滑轨固定安装在所述c型钢的内腔后壁的一侧,所述滑动插座滑动安装在所述滑轨的前端,两个皮带轮均固定安装在所述c型钢的内腔后壁,且两个所述皮带轮分别位于所述滑轨的左右两侧,所述滑动插座和所述c型钢的内腔之间共同设有拖链,所述拖链的内腔设有三个导线。

5、优选的,所述滑动插座包括插座本体,所述插座本体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一,所述连接块一与所述c型钢的开口处轮廓对应,且所述连接块一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二,所述连接块二的后端固定连接有t形块,所述t形块的轮廓与所述滑轨的轮廓对应,所述连接块二的下端还固定连接有安装板。

6、优选的,所述拖链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拖链的另一端与所述c型钢的内表面上下两侧壁中的其中一侧壁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一、所述连接块二和所述t形块的后端共同开设有前后贯穿的贯穿孔,所述挡盖远离所述c型钢的一端开设有左右贯穿的过线孔,三个所述导线的一端均穿过所贯穿孔与所述插座本体内部的接线端子接通,三个所述导线的另一端均穿过对应一侧的所述过线孔与充电桩接通。

8、优选的,所述c型钢的内腔前壁开口处的上下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l形限位块一,两个所述滑轨内腔后壁均固定安装有两个上下分布的l形限位块二,所述l形限位块一和所述l形限位块二的位置对应。

9、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二的前端还设有两个固定片,两个所述固定片分别位于所述连接块一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固定片之间共同设有传动皮带,所述传动皮带的外表面缠绕于两个皮带轮的外表面,且所述传动皮带的外表面穿过两个所述l形限位块二之间的开口处和两个所述l形限位块一之间的开口处。

10、优选的,所述c型钢的内腔后壁中部设有挡块二,所述挡块二位于两个所述滑动组件中相互靠近的两个皮带轮之间,且所述c型钢的内腔后壁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挡块一,两个所述挡块一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滑动组件中相互远离的两个皮带轮相互远离的一侧,所述挡块二和所述挡块一的前端轮廓与所述c型钢的开口处轮廓对应。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1、本新型轨道式插座结构,在使用时,使用者可以拉动对应的滑动插座,滑动插座会带着拖链和其中的导线移动至需要充电的位置,进行扫码即可充电,使得每个滑动插座的行程都可以覆盖c型钢内一半的空间,增加了插座可移动的行程,让插座覆盖整个c型钢的范围,扩大了充电范围,提高了本装置的适用性,并使得本插座结构的使用方法相比于对比文件更加简单。

13、2、本新型轨道式插座结构,在滑动插座移动的过程中,由于滑动插座会带着传动皮带在两个l形限位块二之间和两个l形限位块一之间绕着两个皮带轮转动,因此滑动插座不管移动至c型钢中的任何位置,都能通过传动皮带挡住c型钢的开口处,并配合轮廓与皮带轮相适配的挡块一和挡块二,保证了c型钢开口处的密封性,可以避免灰尘或水分进入c型钢内,提高了使用时安全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14、3、本新型轨道式插座结构,导线在穿过拖链时可以受到拖链的保护,防止导线在滑动插座移动的过程中缠绕打结,保证了滑动插座在移动时的顺畅程度。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充电桩的新型轨道式插座结构,包括两个竖直方钢(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竖直方钢(1)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c型钢(2),所述c型钢(2)的左右两端均设有挡盖(3),所述c型钢(2)的内腔设有两组左右分布的滑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充电桩的新型轨道式插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插座(4)包括插座本体(41),所述插座本体(4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一(42),所述连接块一(42)与所述c型钢(2)的开口处轮廓对应,且所述连接块一(42)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二(43),所述连接块二(43)的后端固定连接有t形块(44),所述t形块(44)的轮廓与所述滑轨(5)的轮廓对应,所述连接块二(43)的下端还固定连接有安装板(4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充电桩的新型轨道式插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拖链(6)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板(46)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拖链(6)的另一端与所述c型钢(2)的内表面上下两侧壁中的其中一侧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充电桩的新型轨道式插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一(42)、所述连接块二(43)和所述t形块(44)的后端共同开设有前后贯穿的贯穿孔,所述挡盖(3)远离所述c型钢(2)的一端开设有左右贯穿的过线孔(31),三个所述导线(9)的一端均穿过所贯穿孔与所述插座本体(41)内部的接线端子接通,三个所述导线(9)的另一端均穿过对应一侧的所述过线孔(31)与充电桩接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充电桩的新型轨道式插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c型钢(2)的内腔前壁开口处的上下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l形限位块一(21),两个所述滑轨(5)内腔后壁均固定安装有两个上下分布的l形限位块二(51),所述l形限位块一(21)和所述l形限位块二(51)的位置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充电桩的新型轨道式插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二(43)的前端还设有两个固定片(45),两个所述固定片(45)分别位于所述连接块一(42)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固定片(45)之间共同设有传动皮带(8),所述传动皮带(8)的外表面缠绕于两个皮带轮(7)的外表面,且所述传动皮带(8)的外表面穿过两个所述l形限位块二(51)之间的开口处和两个所述l形限位块一(21)之间的开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充电桩的新型轨道式插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c型钢(2)的内腔后壁中部设有挡块二(11),所述挡块二(11)位于两个所述滑动组件中相互靠近的两个皮带轮(7)之间,且所述c型钢(2)的内腔后壁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挡块一(10),两个所述挡块一(10)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滑动组件中相互远离的两个皮带轮(7)相互远离的一侧,所述挡块二(11)和所述挡块一(10)的前端轮廓与所述c型钢(2)的开口处轮廓对应。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充电桩的新型轨道式插座结构,具体涉及二轮车充电桩技术领域,包括两个竖直方钢,两个所述竖直方钢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C型钢,所述C型钢的左右两端均设有挡盖,所述C型钢的内腔设有两组左右分布的滑动组件。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充电桩的新型轨道式插座结构,在使用时,使用者可以拉动对应的滑动插座,滑动插座会带着拖链和其中的导线移动至需要充电的位置,进行扫码即可充电,使得每个滑动插座的行程都可以覆盖C型钢内一半的空间,增加了插座可移动的行程,让插座覆盖整个C型钢的范围,扩大了充电范围,提高了本装置的适用性,并使得本插座结构的使用方法更加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刘鼎伦,彭斌,尹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驴充充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409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