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暖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12天前  11


本申请属于暖气供应,尤其涉及一种取暖系统。


背景技术:

1、取暖设备常用于冬季供暖,能够将电能或者化学能等转化为热能,通过辐射、对流接触等方式传递热量,以使取暖设备所在环境的温度更适宜。炉具作为取暖设备的一种,基于使用要求与成本低的优点,仍广泛应用于人类生存活动中。

2、目前,炉具主要依靠燃烧供热,炉具燃烧产生的热气在对取暖片等进行加热后,会作为换热介质进入换热器,实现余热利用,但炉具燃烧所产生的热量的利用不够充分,且利用余热的换热器等设备的增加也会极大增加炉具整体所需的成本与安装使用空间,降低炉具的通用性,难以使炉具具有较高的热量利用率的同时,兼具较高的通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炉具难以具有较高热量利用效率的同时兼具较高通用性的技术问题。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取暖系统。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取暖系统,包括:

3、燃烧器,设有用于排出携带热量气体的的排气口;

4、受热容器,设有间隔的容纳腔与通道,所述容纳腔用于盛放供热介质,所述通道的一端被配置为与所述排气口相对的受热端;

5、取暖设备、循环泵与多个管路组件,所述受热容器、所述取暖设备与所述循环泵,两两之间通过对应的所述管路组件实现闭环连通,以使所述供热介质循环流动于所述容纳腔、所述循环泵与所述取暖设备,且其中一个所述管路组件伸入所述通道内。

6、在一些实施例中,连通所述取暖设备与所述容纳腔的所述管路组件的一端伸入所述通道内,且连接所述受热容器以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路组件包括管道以及设于所述管道,以控制所述管道通断的控制阀。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受热端的宽度大于所述通道的另一端的宽度,且所述受热端的开口朝向与所述通道另一端的开口朝向之间存在夹角。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受热容器包括:

10、呈环状的本体,设有所述容纳腔且所述本体的孔被配置为所述通道;

11、受热管,两端分别与所述容纳腔以及所述管路组件连通,且位于所述受热端内。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受热容器还包括:

13、保温层,置于所述本体的表面且与所述通道间隔。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燃烧器还设有供气体进入燃烧的进气口,所述取暖系统还包括:

15、鼓风机,出风口与所述进气口连通;

16、进气件,与所述燃烧器连接,且设有进气舱,所述进气舱设有间隔且连通的进气端与连通端,所述连通端与所述鼓风机的进风口连通;

17、余热管,与所述通道的另一端连通,且设有位于所述进气舱内的换热段。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燃烧器还设有供燃料进入的燃料口与供气体进入的进气口,所述燃料口位于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排气口之间。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取暖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燃料口连通的燃料供应容器,以及出风口与所述进气口连通的鼓风机。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取暖系统还包括:

21、液位检测器,设于所述受热容器;

22、至少两个温度检测器,分别设于所述燃烧器与所述取暖设备。

23、根据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有益效果:

24、取暖系统中燃烧器燃烧可以产生热量,并将携带有热量的气体通过排气口排出,从排气口排出的带有热量的气体,能进入受热容器所设置通道的受热端,并通过受热端进入通道内,对受热容器整体以及受热容器容纳腔内的供热介质进行加热。受热容器的容纳腔、取暖设备与循环泵,两两之间通过对应的管路组件实现闭环连通,则循环泵工作,可以将容纳腔内加热后的供热介质通过管路组件输送至取暖设备,通过取暖设备将热量散发至取暖设备所在环境,供热介质流经取暖设备热量流失后,循环泵持续工作,供热介质可以从取暖设备流回容纳腔重新加热,供热介质循环使用,热量也能循环使用。燃烧器排出的气体所散发的热量,在加热受热容器与供热介质后,带有余热的气体可以从通道的另一端流出,可以使取暖设备的输出口所连通的管路组件伸入通道内,流失热量的供热介质可以被通道内带有余热的气体加热,热量至少经过加热受热容器内供热介质与加热管路组件内供热介质两次利用,有利于充分利用燃烧器产生的气体热量并提高循环效率,且热量在受热容器、取暖设备之间循环,不需要额外增加结构,结构少,使用成本低,取暖系统结构也更紧凑;用受热容器自身形成通道接受热量,有利于热量利用,管路组件伸入通道内,也有利于缩减取暖系统整体体积,取暖系统所能应用的空间更多,使用成本低,通用性得到提高,可以提高热量的利用率并提高取暖系统的通用性,一定程度上解决炉具难以具有较高热量利用效率的同时兼具较高通用性的技术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取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系统,其特征在于,连通所述取暖设备与所述容纳腔的所述管路组件包括管道,所述管道的一端伸入所述通道内,且连接所述受热容器以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组件包括管道,以及设于所述管道以控制所述管道通断的控制阀。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取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热端的宽度大于所述通道的另一端的宽度,且所述受热端的开口朝向与所述通道另一端的开口朝向之间存在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取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热容器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取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热容器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取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还设有供气体进入燃烧的进气口,所述取暖系统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取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还设有供燃料进入的燃料口与供气体进入的进气口,所述燃料口位于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排气口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取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暖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燃料口连通的燃料供应容器,以及出风口与所述进气口连通的鼓风机。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取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暖系统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取暖系统,燃烧器产生带有热量的气体通过排气口排出,气体能进入受热容器所设置通道的受热端以进入通道,加热受热容器容纳腔的供热介质。循环泵工作,将加热后的供热介质通过管路组件送至取暖设备,通过取暖设备散发热量,供热介质流经取暖设备热量流失后,从取暖设备流回容纳腔重新加热,供热介质循环使用,热量也能循环使用。管路组件伸入通道内,流失热量的供热介质被通道内带有余热的气体加热,热量至少经过两次利用,热量利用率高,且使用成本低,结构紧凑,通用性得到提高,可以提高热量的利用率并提高取暖系统的通用性,一定程度上解决炉具难以具有较高热量利用效率的同时兼具较高通用性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付洪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付洪亮
技术研发日:20240407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