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玻璃幕墙,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适应大单元玻璃幕墙隐藏开启扇的幕墙结构。
背景技术:
1、开启窗作为玻璃幕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与大面积的固定玻璃幕墙组合出现,为了满足建筑通风率要求,平推式开启窗往往结合建筑立面效果与室内功能便利性、美观性,与固定玻璃幕墙组合使用在高层公寓住宅及办公类建筑中,根据此建筑设计需求,常规的解决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开启窗窗扇及窗框都采用独立于单元板块的构件,在完成固定窗单元组框后,将开启窗组框放入并固定在对应的开窗位置,但由于开启窗窗扇及窗框型材高度高于固定窗型材,且在相邻位置的开启窗与固定窗室内效果差异明显,导致室内效果不佳,另一种方法是将开启窗和固定窗设置为两个独立的单元,并另外增设不同的型材去适应开启窗单元的隐藏,尽管从室内外观效果上看,开启窗单元与固定窗单元板块达成了统一,但是增加了整体型材用料量,导致制作成本较高,影响生产加工的效率和经济性,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适应大单元玻璃幕墙隐藏开启扇的幕墙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应大单元玻璃幕墙隐藏开启扇的幕墙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应大单元玻璃幕墙隐藏开启扇的幕墙结构,包括框架主体、纵梁架、横梁架、开启窗玻璃和三个固定窗玻璃,所述纵梁架与横梁架相互垂直式固定安装于框架主体内,所述框架主体、纵梁架与横梁架之间形成有开启窗区和三个固定窗区,所述固定窗玻璃固定安装于固定窗区的内侧,所述开启窗玻璃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开启窗框,所述开启窗区的表面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开启窗框隐藏于容纳槽内,所述开启窗框与容纳槽的相对表面相接触,所述容纳槽与开启窗框通过平推铰链连接。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开启窗框的背侧固定安装有密封垫片,所述容纳槽的表面与密封垫片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垫片与密封槽相适配。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密封垫片和密封槽截面形状均为回形。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开启窗框的宽度尺寸与容纳槽的宽度尺寸相同。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开启窗框上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推拉把手,所述推拉把手的截面形状为u形。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容纳槽的表面与推拉把手对称位置处开设有侧槽,所述推拉把手隐藏于侧槽内。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9、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框架主体、纵梁架与横梁架之间形成有开启窗区和三个固定窗区,开启窗区的表面开设容纳槽,可将开启窗框隐藏于开启窗区上的容纳槽内,开启窗框与容纳槽的相对表面相接触,从而保持开启窗玻璃与固定窗玻璃位置的室内视角外观效果一致性,以实现较佳的幕墙室内效果,并且可将相邻开启窗单元与固定窗单元归纳为同一大单元板块,无需另外增设不同的型材去适应开启窗单元的隐藏,从而减小整体型材用料量,有利于降低制作成本,保证生产加工的效率和经济性。
1.一种适应大单元玻璃幕墙隐藏开启扇的幕墙结构,包括框架主体(1)、纵梁架(2)、横梁架(3)、开启窗玻璃(7)和三个固定窗玻璃(5),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架(2)与横梁架(3)相互垂直式固定安装于框架主体(1)内,所述框架主体(1)、纵梁架(2)与横梁架(3)之间形成有开启窗区(6)和三个固定窗区(4),所述固定窗玻璃(5)固定安装于固定窗区(4)的内侧,所述开启窗玻璃(7)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开启窗框(701),所述开启窗区(6)的表面开设有容纳槽(601),所述开启窗框(701)隐藏于容纳槽(601)内,所述开启窗框(701)与容纳槽(601)的相对表面相接触,所述容纳槽(601)与开启窗框(701)通过平推铰链(60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大单元玻璃幕墙隐藏开启扇的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窗框(701)的背侧固定安装有密封垫片(702),所述容纳槽(601)的表面与密封垫片(702)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密封槽(603),所述密封垫片(702)与密封槽(603)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应大单元玻璃幕墙隐藏开启扇的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片(702)和密封槽(603)截面形状均为回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大单元玻璃幕墙隐藏开启扇的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窗框(701)的宽度尺寸与容纳槽(601)的宽度尺寸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大单元玻璃幕墙隐藏开启扇的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窗框(701)上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推拉把手(703),所述推拉把手(703)的截面形状为u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应大单元玻璃幕墙隐藏开启扇的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601)的表面与推拉把手(703)对称位置处开设有侧槽(604),所述推拉把手(703)隐藏于侧槽(604)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