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震建筑的排水沟盖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5天前  6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具体涉及一种隔震建筑的排水沟盖板。


背景技术:

1、建筑的隔震技术能够有效的避免地震对建筑结构的破坏,隔震层通过柔性结构吸收大部分地震能量,保证上部结构的安全稳定。

2、在现有的常用技术做法中,隔震沟盖板均需高过室外地面,这种做法可以有效保证建筑隔震层功能的正常发挥,但多建筑美观效果产生不利影响;若将隔震沟盖板设置与室外地面高度一致,建筑排水沟则会被隔震沟盖板遮盖,无法收集建筑散水排水且清掏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震建筑的排水沟盖板,用于解决现有的隔震沟盖板会遮盖建筑排水沟影响建筑散水排水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震建筑的排水沟盖板,包括地面、建筑物本体、隔震沟;隔震沟上设有隔震沟盖板,地面上设有排水沟;还包括:

3、排水组件,排水组件包括设置在排水沟上方的底座、设置在底座内的格栅板;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与隔震沟盖板的上端面平齐,底座的临近隔震沟盖板、地面的侧端及底座与排水沟上端面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密封件,底座上设有与排水沟连通的进水洞口。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地面临近排水沟的一侧设有第一斜面;所述底座临近地面的一侧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所述第二斜面接触连接,第一斜面、第二斜面之间及底座与隔震沟盖板之间均设有第二密封件。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水洞口位于排水沟的正上方且与排水沟连通;所述进水洞口上设有第一企口;所述第一企口内设有支撑框架;所述格栅板安装在支撑框架内。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框架的侧壁上设有支架;所述支架内设有转轴;所述格栅板转动安装在转轴上。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企口和第三企口;所述第二企口与设置在临近地面一侧的第二密封件卡接;所述第三企口与设置在临近隔震沟盖板一侧的第二密封件卡接。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9、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场地标高与隔震沟盖板标高一致的情况下代替隔震滑块的作用;可以使隔震建筑四周不出现凸起的隔震沟盖板,增加建筑美观效果;隔震滑块与排水沟盖板功能结合,满足排水沟可以兼顾建筑散水和场地排水的功能,可开启的盖板便于排水沟的清理;此盖板做法简单,便于现场施工或预制后批量安装。



技术特征:

1.一种隔震建筑的排水沟盖板,包括地面(6)、建筑物本体(3)、隔震沟(1);隔震沟(1)上设有隔震沟盖板(2),地面上设有排水沟(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震建筑的排水沟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6)临近排水沟(4)的一侧设有第一斜面;所述底座(5)临近地面(6)的一侧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所述第二斜面接触连接,第一斜面、第二斜面之间及底座(5)与隔震沟盖板(2)之间均设有第二密封件(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隔震建筑的排水沟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洞口(15)位于排水沟(4)的正上方且与排水沟(4)连通;所述进水洞口(15)上设有第一企口(12);所述第一企口(12)内设有支撑框架(7);所述格栅板(8)安装在支撑框架(7)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隔震建筑的排水沟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7)的侧壁上设有支架(9);所述支架(9)内设有转轴;所述格栅板(8)转动安装在转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隔震建筑的排水沟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企口(13)和第三企口(14);所述第二企口(13)与设置在临近地面(6)一侧的第二密封件(11)卡接;所述第三企口(14)与设置在临近隔震沟盖板(2)一侧的第二密封件(11)卡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隔震建筑的排水沟盖板,包括地面、建筑物本体、隔震沟;隔震沟上设有隔震沟盖板,地面上设有排水沟;排水组件包括设置在排水沟上方的底座、设置在底座内的格栅板;底座的上端面与隔震沟盖板的上端面平齐,底座的临近隔震沟盖板、地面的侧端及底座与排水沟上端面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密封件,底座上设有与排水沟连通的进水洞口;可以在场地标高与隔震沟盖板标高一致的情况下代替隔震滑块的作用;可以使隔震建筑四周不出现凸起的隔震沟盖板,增加建筑美观效果;隔震滑块与排水沟盖板功能结合,满足排水沟可以兼顾建筑散水和场地排水的功能,可开启的盖板便于排水沟的清理;此盖板做法简单,便于现场施工或预制后批量安装。

技术研发人员:苏吉虎,何宗杰,叶仁聪,赵亢瑢,蒋利宏,唐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402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