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框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5天前  9


本技术属于一种建筑框架,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钢结构框架。


背景技术:

1、钢结构框架是一种建筑结构,由钢材构成,用于支撑和稳定建筑物的重量和结构。它通常包括钢柱、钢梁和钢框架,这些构件通过焊接、螺栓或铆接等方式连接在一起,相比传统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框架的制造和安装速度通常更快,能够缩短工程周期。

2、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存在以下问题:现在的建筑框架在进行搭建的时候大多数都是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钢架时,通常需要将其吊装至指定位置,然后将其用螺栓安装好之后才能吊装下一个钢架,效率较低。

3、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钢结构框架,以期达到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结构框架,以解决现在的建筑框架在安装的时候效率较低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一种钢结构框架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3、一种钢结构框架,包括四个支柱,所述支柱的表面开设有四组第一卡槽,所述支柱两两支柱安装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安装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与第一卡槽相匹配,所述第一支撑杆以及支柱的表面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安装有螺栓。

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卡槽,其中一组相对的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安装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安装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支撑杆的表面开设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安装有一组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两端安装有第三卡块。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槽、第二卡槽以及第三卡槽的大小均相同,所述第一卡块、第二卡块以及第三卡块的大小均相同。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均通过螺栓相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支柱的表面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安装有安装孔。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卡槽、第一支撑杆、第一卡块、螺纹孔以及螺栓的配合使用,在安装的时候,首先将支柱安装,然后将第一支撑杆吊起,然后将第一支撑杆的第一卡块卡入第一卡槽中完成组装,第一支撑杆安装完成时,再将螺栓安装在螺纹孔内,通过上述设计,可以快速的将支撑杆固定,无需一直支撑支撑杆直至安装完成,大大提高了安装效率;

10、通过第二卡槽、第二支撑杆、第二卡块、第三卡槽、第三支撑杆以及第三卡块的配合使用,当第一支撑杆安装完成时,可以通过第二开槽和第二卡块安装第二支撑杆,通过第三卡槽和第三卡块安装第三支撑杆,通过上述设计,可以快速安装多个支撑杆来提升承载力。



技术特征:

1.一种钢结构框架,包括四个支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1)的表面开设有四组第一卡槽(2),所述支柱(1)两两支柱(1)安装有第一支撑杆(3),所述第一支撑杆(3)的两端安装有第一卡块(4),所述第一卡块(4)与第一卡槽(2)相匹配,所述第一支撑杆(3)以及支柱(1)的表面均开设有螺纹孔(5),所述螺纹孔(5)内安装有螺栓(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钢结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3)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卡槽(7),其中一组相对的所述第一支撑杆(3)之间安装有第二支撑杆(8),所述第二支撑杆(8)的两端安装有第二卡块(9),所述第二支撑杆(8)的表面开设有第三卡槽(10),所述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8)之间安装有一组第三支撑杆(11),所述第三支撑杆(11)的两端安装有第三卡块(1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钢结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2)、第二卡槽(7)以及第三卡槽(10)的大小均相同,所述第一卡块(4)、第二卡块(9)以及第三卡块(12)的大小均相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钢结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8)之间均通过螺栓(6)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钢结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1)的表面安装有安装板(13),所述安装板(13)的表面安装有安装孔(14)。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钢结构框架,涉及建筑框架技术领域,解决了现在的建筑框架在安装的时候效率较低的问题,包括四个支柱,所述支柱的表面开设有四组第一卡槽,所述支柱两两支柱安装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安装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与第一卡槽相匹配,所述第一支撑杆以及支柱的表面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安装有螺栓。本装置通过第一卡槽、第一支撑杆、第一卡块、螺纹孔以及螺栓的配合使用,可以快速的将支撑杆固定,无需一直支撑支撑杆直至安装完成,大大提高了安装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代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三箭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402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