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景观水循环动力增强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7天前  5


本技术涉及景观水循环,特别是一种景观水循环动力增强装置。


背景技术:

1、景观水体通常是可以循环流动的,但水体各区域流速不同,流量较小、水域面积宽大区域以及外界枯枝落叶、沙粒灰尘等杂物导致水质恶化,从而导致景观水体造成负面影响,故而会用到增强循环装置对弱水区域加以水体流动增强。

2、如申请号cn202320355777.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景观弱水动力水系增强循环系统,能够根据周围的水流速自动调节喷水量,提高水的流动性,增加并重构水动力,维持水体循环,稳定水体;虽然解决了景观水动力不足的问题,但是仍具有以下缺陷:上述景观弱水动力水系增强循环系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桨轮直接裸露于水中,而水流在流动过程中会携带枯枝落叶、沙粒灰尘等杂物一同移动,这些杂物十分容易对转动中的桨轮造成卡顿堵塞等问题,从而导致支管道无法正常开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景观水循环动力增强装置,要解决景观水循环动力增强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水流中的杂物容易堵塞浆轮,导致支管道无法开合从而影响装置的使用功能等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景观水循环动力增强装置,包括泵体和弱水增强组件;泵体的输出端连接有主管道,弱水增强组件包括支管道;支管道的右侧上部连通有出水管,且支管道的顶部固定有撑板,撑板的表面中部转动连接有齿轮盒,齿轮盒的左侧转动连接有桨轮;齿轮盒内、桨轮的右端固定有第一锥形齿轮,且第一锥形齿轮的底部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的底部固定有转杆,转杆的底部连接有v形槽板,v形槽板的内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底部两侧转动连接有连杆,连杆的底部连接有合页板,合页板的顶部穿设有转轴;撑板的表面开设有环形滑槽,且环形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内齿环板,内齿环板的上端设置有半球网罩。

4、优选的,转杆与齿轮盒转动连接,且转杆底端贯穿至支管道内部。

5、优选的,转轴的两端与支管道的内壁底部转动连接;合页板为半圆形,且合页板的直径与支管道的内径相合。

6、优选的,半球网罩笼罩于齿轮盒、桨轮的外部,且齿轮盒的右侧连接有尾翼。

7、优选的,弱水增强组件还包括传动齿轮,传动齿轮设置在内齿环板的内侧面并与内齿环板啮合。

8、优选的,弱水增强组件还包括防水电机,防水电机固定设置在撑板的底部,且防水电机的顶部输出端穿过撑板并与传动齿轮固定连接。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景观水循环动力增强装置,通过半球网罩可以对水流中的杂物加以过滤隔离,由此防止转动中的桨轮发生卡顿,由此可以确保支管道的闭合可以实时生效,并通过防水电机带动传动齿轮转动,由此使得传动齿轮带动内齿环板使得半球网罩转动,使得半球网罩不同部位处于水流朝向上,由此使得半球网罩采用不同部位进行水流过滤,使得桨轮始终保持最佳转速。

10、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特征:

1.一种景观水循环动力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1)和弱水增强组件(3);泵体(1)的输出端连接有主管道(2),弱水增强组件(3)包括支管道(30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景观水循环动力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转杆(308)与齿轮盒(304)转动连接,且转杆(308)底端贯穿至支管道(301)内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景观水循环动力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转轴(311)的两端与支管道(301)的内壁底部转动连接;合页板(312)为半圆形,且合页板(312)的直径与支管道(301)的内径相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景观水循环动力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半球网罩(316)笼罩于齿轮盒(304)、桨轮(305)的外部,且齿轮盒(304)的右侧连接有尾翼(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景观水循环动力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弱水增强组件(3)还包括传动齿轮(317),传动齿轮(317)设置在内齿环板(315)的内侧面并与内齿环板(315)啮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景观水循环动力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弱水增强组件(3)还包括防水电机(318),防水电机(318)固定设置在撑板(303)的底部,且防水电机(318)的顶部输出端穿过撑板(303)并与传动齿轮(317)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景观水循环动力增强装置,包括泵体和弱水增强组件,泵体的输出端连接有主管道,弱水增强组件分布于弱水增强组件,桨轮的右端固定有第一锥形齿轮,撑板的表面开设有环形滑槽,内齿环板的固定连接有半球网罩。该景观弱水动力水系增强循环装置,通过半球网罩可以对水流中的杂物加以过滤隔离,由此防止转动中的桨轮发生卡顿,由此可以确保支管道的闭合可以实时生效,并通过防水电机带动传动齿轮转动,由此使得传动齿轮带动内齿环板使得半球网罩转动,使得半球网罩不同部位处于水流朝向上,由此使得半球网罩采用不同部位进行水流过滤,使得桨轮始终保持最佳转速。

技术研发人员:颜瑞强,张陈娟,刘昭华,李慧斌,王万泷,李志伟,张俊,彭龙炜,刘强,陈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401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