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电主轴冷却,具体为电主轴漫水式高效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1、电主轴技术将电机集成在主轴单元中,实现高速旋转,电主轴旋转工作时,由于定子涡流、内部的高速气流以及轴承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散热,其内部温度会急剧上升,引起轴的热变形,如公开号为cn218874750u电主轴的冷却结构,通过水泵将水箱中的冷却液抽入到冷却管中,通过电主轴产生的温度与冷却管触碰,通过比热容的作用快速的降低电主轴产生的温度,而且还降低外壳内部的整体温度,通过连接管时温度过高的冷却液通过输出水管排出到水箱中,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将水温快速的降温,通过叶片还可以将外亮内部的温度快速的排出,使外壳中的气体可以流动,实现持续循环的冷却作用,增加了电主轴工作效率,但该电主轴的冷却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依旧存在以下缺点:
2、上述机构在使用时,是通过水泵将将水箱中的冷却液抽入到冷却管中,而后通过冷却液与电主轴相接触,对其进行冷却,但对电主轴冷却的面积较低,使得一部份电主轴冷却不到,导致冷却效果较差,同时仅通过冷却液降温,导致对电主轴的冷却效率较低。
3、因此我们便提出了电主轴漫水式高效冷却结构能够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电主轴漫水式高效冷却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对电主轴冷却的面积较低,使得一部份电主轴冷却不到,导致冷却效果较差,同时仅通过冷却液降温,导致对电主轴的冷却效率较低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电主轴漫水式高效冷却结构,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内部贯穿安装有电主轴本体,且套管顶部的左侧螺栓连接有壳体,并且壳体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电机,而且套管正面的右侧螺栓连接有第二电机;
3、电主轴漫水式高效冷却结构,还包括:
4、所述套管顶部的右侧固定有第一管道,且套管底部的右侧固定有第二管道,所述套管的背面安装有循环泵,且循环泵的两端均通过连接管与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
5、所述第二管道与套管之间安装有排水管,所述套管内部的上方设置有活动筒,且活动筒与进水管之间安装有软管,并且活动筒的底部等间距安装有喷头;
6、所述壳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竖杆,且竖杆的顶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并且竖杆下端的外侧安装有风扇。
7、优选的,所述壳体与套管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进水管与活动筒的内部通过软管相连通。
8、优选的,所述套管的正面固定有支撑板,且套管正面位于支撑板的左侧转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左侧伸入支撑板的内部,且传动杆左端的外侧套设固定有主动齿轮,所述传动杆的右端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封堵板。
9、优选的,所述封堵板的内侧呈锯齿形状设置,且封堵板的内侧与主动齿轮的外侧之间为啮合连接,并且封堵板呈圆弧形状设置,而且第一管道两端的外侧分别与排水管和进水管的内壁为贴合滑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活动筒与套管之间为轴承连接,且活动筒的左端贯穿套管的内部,并且活动筒左端的外侧套设固定有从动齿轮,而且活动筒的左端与套管的连接位置安装有涡旋弹簧,所述套管顶部的左侧转动连接有横杆,且横杆的左端安装有残缺齿轮,所述竖杆的底端固定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底端与横杆的右端之间通过锥齿轮组传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从动齿轮与残缺齿轮的位置相对应,且从动齿轮与残缺齿轮之间为啮合连接。
12、优选的,所述横杆的右端伸入壳体的内部,且横杆与连接杆呈互相垂直状设置。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主轴漫水式高效冷却结构,利用风扇旋转产生冷风,能够对电主轴本体进行风冷降温,而后再利用喷头将冷却水喷淋在电主轴本体的表面,进行水冷降温,同时随着套管内冷却水的增加,能够漫过电主轴本体,使得冷却水与电主轴本体充分接触,并提高冷却效果,从而利用风冷和水冷双重降温,能够快速对电主轴本体进行冷却,对其具体内容如下:
14、(1)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竖杆进行转动,使得风扇旋转并产生冷风,能够对电主轴本体进行风冷降温,然后利用第一管道内的冷却水进入到套管内,使得冷却水浸没电主轴本体,能够提高冷却效果,从而利用风冷和水冷双重降温,能够快速对电主轴本体进行冷却;
15、(2)通过第二电机带动传动杆进行转动,使得主动齿轮带动封堵板旋转,此时封堵板不再对排水管进行封堵,并对进水管进行封堵,使得套管内使用后的冷却水通过排水管进入到第二管道内进行冷却,便于后续的循环使用;
16、(3)当第一电机带动竖杆转动时,连接杆利用锥齿轮组带动横杆进行转动,使得残缺齿轮旋转,并间歇带动相啮合的从动齿轮进行转动,而后再配合涡旋弹簧,故而使得活动筒前后摆动,进而扩大喷头的喷洒范围,并提高对电主轴本体的冷却效率;
17、进一步的,利用进水管和软管能够将第一管道内的冷却水输送到活动筒内,并通过喷头均匀的喷洒在电主轴本体上,实现对电主轴本体水冷降温。
1.电主轴漫水式高效冷却结构,包括套管(1),所述套管(1)的内部贯穿安装有电主轴本体(2),且套管(1)顶部的左侧螺栓连接有壳体(3),并且壳体(3)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电机(4),而且套管(1)正面的右侧螺栓连接有第二电机(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主轴漫水式高效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与套管(1)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进水管(8)与活动筒(10)的内部通过软管(9)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主轴漫水式高效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的正面固定有支撑板(23),且套管(1)正面位于支撑板(23)的左侧转动连接有传动杆(12),所述传动杆(12)的左侧伸入支撑板(23)的内部,且传动杆(12)左端的外侧套设固定有主动齿轮(14),所述传动杆(12)的右端与第二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2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封堵板(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主轴漫水式高效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板(15)的内侧呈锯齿形状设置,且封堵板(15)的内侧与主动齿轮(14)的外侧之间为啮合连接,并且封堵板(15)呈圆弧形状设置,而且第一管道(5)两端的外侧分别与排水管(7)和进水管(8)的内壁为贴合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主轴漫水式高效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筒(10)与套管(1)之间为轴承连接,且活动筒(10)的左端贯穿套管(1)的内部,并且活动筒(10)左端的外侧套设固定有从动齿轮(18),而且活动筒(10)的左端与套管(1)的连接位置安装有涡旋弹簧(22),所述套管(1)顶部的左侧转动连接有横杆(16),且横杆(16)的左端安装有残缺齿轮(17),所述竖杆(11)的底端固定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底端与横杆(16)的右端之间通过锥齿轮组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主轴漫水式高效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18)与残缺齿轮(17)的位置相对应,且从动齿轮(18)与残缺齿轮(17)之间为啮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主轴漫水式高效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16)的右端伸入壳体(3)的内部,且横杆(16)与连接杆呈互相垂直状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