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海上风力发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半潜式海上浮式风电基础平台。
背景技术:
1、中国近海风电已开发3000万千瓦,剩余可工程开发风资源不足1亿千瓦,离岸大于150km深远海可工程开发风资源约3亿千瓦,还未进行开发,因此深远海是下一代海洋风能大规模开发利用的理想场所。然而,在水深较大的海域,传统的固定式支撑基础的经济可行性较差,采用漂浮式支撑基础是必然趋势。于是,海上浮式风电技术应运而生,从而又催生了风电装备“由固定式向漂浮式”的发展态势。
2、基础平台作为海上浮式风电的承载结构,是海上浮式风电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浮式基础平台有半潜式、spar式、张力腿式等结构形式,而半潜式基础平台以其甲板面积大,装载量大,建造难度低等优点,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海上浮式风电基础平台。但现有的浮式风电基础平台在结构强度和稳定性上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潜式海上浮式风电基础平台,其设有3根立柱、3个水平浮箱、3个水平支撑杆和6个x支撑杆,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
3、3根立柱,其等间距围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在所述立柱的底部设有垂荡板;
4、3个水平浮箱,其两端分别与相邻的立柱的下部连接;以及
5、3个水平支撑杆,其两端分别与相邻的立柱的上部连接;
6、6个x支撑杆,其两两一组设置在水平浮箱和水平支撑杆之间;
7、其中,所述立柱和水平浮箱为中空结构,用于充入压载水,提供浮力和增加垂向运动的粘性阻尼。
8、优选的是,所述3根立柱由1根第一立柱和2根第二立柱组成,所述第一立柱的高度、直径和体积大于所述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用于支撑风机塔筒。
9、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立柱上部呈圆台结构,所述第一立柱下部呈圆柱结构,所述第一立柱的上部与下部平滑过渡。
10、优选的是,还包括:
11、3个内支撑杆,其分别架设在相邻2个水平支撑杆之间,并与两侧的水平支撑杆分别呈60度夹角。
12、优选的是,所述内支撑杆与所述x支撑杆共节点。
13、优选的是,在所述垂荡板上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水平浮箱连接,所述挡板的两端设有过渡结构,所述挡板的横截面呈t型。
14、优选的是,所述垂荡板为蝶型垂荡板。
15、优选的是,所述水平支撑杆由上下平行设置的t型材和圆管组成。
16、优选的是,在所述立柱底部与垂荡板通过多根连接杆件连接。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有3根立柱、3个水平浮箱、3个水平支撑杆和6个x支撑杆,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1.一种半潜式海上浮式风电基础平台,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潜式海上浮式风电基础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3根立柱由1根第一立柱和2根第二立柱组成,所述第一立柱的高度、直径和体积大于所述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用于支撑风机塔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潜式海上浮式风电基础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上部呈圆台结构,所述第一立柱下部呈圆柱结构,所述第一立柱的上部与下部平滑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半潜式海上浮式风电基础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潜式海上浮式风电基础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杆与所述x支撑杆共节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半潜式海上浮式风电基础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垂荡板上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水平浮箱连接,所述挡板的两端设有过渡结构,所述挡板的横截面呈t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半潜式海上浮式风电基础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垂荡板为蝶型垂荡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半潜式海上浮式风电基础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撑杆由上下平行设置的t型材和圆管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潜式海上浮式风电基础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立柱底部与垂荡板通过多根连接杆件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