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短钢井筒与混凝土井筒组合式反开井井筒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6天前  7


本技术涉及城市市政顶管施工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短钢井筒与混凝土井筒组合式反开井井筒。


背景技术:

1、在道路上施工大直径排水新管道,采用顶管施工工艺对周边环境影响最小,效率也最高,其中,检查井分为反开井与明开井,反开井需要在顶管施工完成后从地面打孔至已施工的顶管,破开已施工的顶管管节形成联通,顶管管节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包一层厚度为1~2cm的钢板,通常反开井施工时,需要先打设护筒,然后挖除护筒内土方,然后下放钢井筒,工人需要在数米高的井筒内将钢井筒与管节外包钢板进行焊接连接,然后人工割除井筒与管节连接部位的钢板与混凝土结构形成三通,这个过程,工人需要在狭窄的空间内进行焊接作业、热切割作业,空气难以流通,作业空间严重受限,具有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短钢井筒与混凝土井筒组合式反开井井筒,采用本结构工人可以获得更大的工作空间,提高钢护筒底部的密封效果,大大的改善了工人的操作环境,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

2、为了解决现有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短钢井筒与混凝土井筒组合式反开井井筒,包括打入地下的钢护筒,所述的钢护筒底部与地下顶管外壁在设定位置处紧密接触设置,钢井筒间隔设置在钢护筒内,所述的钢井筒底部与顶管管节外包钢板满焊连接,所述的顶管管节位于钢井筒内的区域与钢井筒连通形成三通结构,在钢井筒与钢护筒之间的空隙内填筑有快干防水砂浆,在钢井筒内壁上挂有钢筋网并喷射有环氧砂浆内衬,混凝土预制井筒底部支撑在钢井筒顶壁内侧以及环氧砂浆内衬顶壁上,在混凝土预制井筒与钢护筒之间填筑有素混凝土,所述的钢井筒高度为50cm-60cm。

4、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5、(1)本实用新型通过装置本身的组合特征,能够做到分步施工,在施工钢井筒的时候,以钢护筒内的空间为工作空间,工作空间达到最大。

6、(2)本实用新型在施工钢井筒的时候,工人在焊接连接钢井筒与顶管管节外包钢板时,以钢护筒内的空间为工作空间,工作空间达到最大。

7、(3)本实用新型在密封钢井筒与钢护筒之间的空隙时,工人可以在工作面进行填塞并人工振捣密实,而非从地面直接浇灌,填塞效果更密实,施工时以混凝土预制井筒1安装完成后护筒内的空间为工作空间,工作空间达到最大。

8、(4)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钢井筒高度只有50cm-60cm,重量轻,工人可以手动校正井筒位置,让钢井筒与顶管管节外包钢板更加完美的贴合,不需要吊车辅助,更加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短钢井筒与混凝土井筒组合式反开井井筒,其特征在于:包括打入地下的钢护筒,所述的钢护筒底部与地下顶管外壁在设定位置处紧密接触设置,钢井筒间隔设置在钢护筒内,所述的钢井筒底部与顶管管节外包钢板满焊连接,所述的顶管管节位于钢井筒内的区域与钢井筒连通形成三通结构,在钢井筒与钢护筒之间的空隙内填筑有快干防水砂浆,在钢井筒内壁上挂有钢筋网并喷射有环氧砂浆内衬,混凝土预制井筒底部支撑在钢井筒顶壁内侧以及环氧砂浆内衬顶壁上,在混凝土预制井筒与钢护筒之间填筑有素混凝土,所述的钢井筒高度为50cm-60cm。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短钢井筒与混凝土井筒组合式反开井井筒,包括打入地下的钢护筒,所述的钢护筒底部与地下顶管外壁在设定位置处紧密接触设置,钢井筒间隔设置在钢护筒内,所述的钢井筒底部与顶管管节外包钢板满焊连接,所述的顶管管节位于钢井筒内的区域与钢井筒连通形成三通结构,在钢井筒与钢护筒之间的空隙内填筑有快干防水砂浆,在钢井筒内壁上挂有钢筋网并喷射有环氧砂浆内衬,混凝土预制井筒底部支撑在钢井筒顶壁内侧以及环氧砂浆内衬顶壁上,在混凝土预制井筒与钢护筒之间填筑有素混凝土,所述的钢井筒高度为50cm‑60cm。采用本结构在施工钢井筒的时候,以钢护筒内的空间为工作空间,工作空间达到最大。

技术研发人员:孟祥吉,王立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六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326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