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路面改造用路面养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1天前  4


本技术涉及道路改造设备,具体是一种公路路面改造用路面养护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公路路面改造养护时,主要修补由于车辆长时间碾压形成的车辙或由于各种自然灾害造成路面出现凹坑和裂纹,常规的修补法通常使用填补法或切补法,填补法的优势为速度快与成本低等特点,但缺点非常明显,很容易在原处重新出现凹坑、路面不平整或不美观,而且补法的优缺点则与填补法相反。

2、切补法主要是将坑洼路面整体切割,随后使用铲车将挖出的沥青清理干净,随后在切割区域内重新倾倒沥青并进行压平,但是原先的路面切割后产生的横切面与后铺设的沥青之间的黏度不足,在修补后还是会在横切面与沥青之间产生高度不同或产生裂缝,为了使二者能够相互粘连可靠,会在铺设新沥青前,将热沥青喷在横切面上,但是部分老旧路面的沥青厚度不同且车辙造成的横切面过长,常规的喷涂主要依靠人力喷涂,从而造成较大的人力成本与施工时长过长容易造成喷涂的热沥青失效或不易粘贴油粘条,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公路路面改造用路面养护装置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公路路面改造用路面养护装置。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公路路面改造用路面养护装置,包括车体一与车体二,所述车体一与车体二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架,所述滑架的下方设置有热喷枪,所述热喷枪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两根支架,所述支架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均固定于车体一与车体二的外表面上。

5、进一步的,所述车体一与车体二的底部均设置有凸起,所述车体一与车体二位于凸起的位置均设置有两组承重轮,每组所述承重轮的数量为三个。

6、进一步的,所述承重轮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轮架,所述轮架的外表面定点活动连接有活动架,所述活动架的外表面与车体一与车体二的外表面为转动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活动架的外表面均转动连接有阻尼器。

8、进一步的,所述车体一与车体二的内壁均安装有两个沥青罐,所述沥青罐的输出端安装有节流阀,所述节流阀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出管,所述输出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架,所述定位架的外表面与滑架的外表面为固定连接,所述输出管的输出端固定于热喷枪的输入端。

9、进一步的,所述滑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滑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底面与热喷枪的顶端为固定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滑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的底端均与车体一与车体二的外表面为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套的外表面设置有法兰,所述保护套与延伸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与法兰的底面为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底端与车体一与车体二的外表面为固定连接。

11、三)有益效果:

1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公路路面改造用路面养护装置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3、一、本实用新型通过滑架、滑轨、车体一、车体二、固定座、支架与热喷枪之间的配合,滑架能够在滑轨的外表面上下滑动,使车体一与车体二能够分别上下移动且不会分离,在实际使用时,可将车体一放置于原先路面上,并将车体二放置于切割好的路面上,由于切割好的地面比原有地面低,因此会产生高度差,车体二便会低于车体一,同时通过固定座与支架推动热喷枪,使热喷枪对准原有路面的横截面,使其喷涂热沥青,同时热喷枪的俯仰角度取决于车体二与车体一之间的高度差,因此能够推动设备整体对整条高度差不同的道路横截面进行喷涂,进而缩减施工时长并降低了人力负担。

14、二、本实用新型通过弹簧、法兰、车体一与车体二之间的配合,弹簧能够始终推动法兰、车体一与车体二,当车体一与车体二其中一个下方出现凹坑时,弹簧便能推动车体一或车体二其中一个进入凹坑内,并使车体一与车体二能够在地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其尽可能的增加高度差,从而便于热喷枪对准路面横切面及其中心区域。



技术特征:

1.一种公路路面改造用路面养护装置,包括车体一(1)与车体二(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一(1)与车体二(2)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滑轨(3),所述滑轨(3)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架(4),所述滑架(4)的下方设置有热喷枪(5),所述热喷枪(5)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两根支架(6),所述支架(6)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座(7),所述固定座(7)均固定于车体一(1)与车体二(2)的外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路面改造用路面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一(1)与车体二(2)的底部均设置有凸起,所述车体一(1)与车体二(2)位于凸起的位置均设置有两组承重轮(8),每组所述承重轮(8)的数量为三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公路路面改造用路面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轮(8)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轮架(9),所述轮架(9)的外表面定点活动连接有活动架(10),所述活动架(10)的外表面与车体一(1)与车体二(2)的外表面为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公路路面改造用路面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架(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活动架(10)的外表面均转动连接有阻尼器(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路面改造用路面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一(1)与车体二(2)的内壁均安装有两个沥青罐(12),所述沥青罐(12)的输出端安装有节流阀(13),所述节流阀(13)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出管(14),所述输出管(1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架(15),所述定位架(15)的外表面与滑架(4)的外表面为固定连接,所述输出管(14)的输出端固定于热喷枪(5)的输入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路面改造用路面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架(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16),所述滑架(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臂(17),所述支撑臂(17)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支撑座(18),所述支撑座(18)的底面与热喷枪(5)的顶端为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路面改造用路面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架(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套(19),所述保护套(19)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延伸杆(20),所述延伸杆(20)的底端均与车体一(1)与车体二(2)的外表面为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套(19)的外表面设置有法兰(21),所述保护套(19)与延伸杆(20)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22),所述弹簧(22)的顶端与法兰(21)的底面为固定连接,所述弹簧(22)的底端与车体一(1)与车体二(2)的外表面为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公路路面改造用路面养护装置,涉及道路改造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车体一与车体二,所述车体一与车体二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架,所述滑架的下方设置有热喷枪。本技术设计结构合理,它能够通过滑架、滑轨、车体一、车体二、固定座、支架与热喷枪之间的配合,可将车体一放置于原先路面上,并将车体二放置于切割好的路面上,由于切割好的地面比原有地面低,因此会产生高度差,车体二便会低于车体一,同时通过固定座与支架推动热喷枪,使热喷枪对准原有路面的横截面,使其喷涂热沥青,同时热喷枪的俯仰角度取决于车体二与车体一之间的高度差,进而缩减施工时长并降低了人力负担。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春,许会东,闫乙鹏,闫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二公局东萌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326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