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电冷藏车用单包动力电池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1天前  6


本技术涉及纯电冷藏车用配件,尤其涉及一种纯电冷藏车用单包动力电池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1、纯电冷藏车需要用电能驱动车体行进,也需要利用电能在行进过程中对冷藏箱进行制冷,用电量较大。基于目前纯电冷藏车上车载电源的安装布局方式,一般需要将两个电池包进行串联,以保证能够提供至少120kwh的电能供给,确保纯电冷藏车的行程以及制冷效果。而目前电池包的车载安装一般是通过电池支架实现的,因此两个电池包需要对应设置两个电池支架和对应的电池防护壳,还需要搭配数个连接电池支架与车体的连接件,为保证电池包安装的牢固稳定性及对其进行必要的保护,电池支架及连接件一般均为钣金件,体积大且笨重,因此不利于纯电冷藏车的轻量化。而且两电池包固定好后一般对称设于车体大梁的两侧,如果车辆发生侧碰则首先会对电池产生机械损害,甚至还会因电池损伤严重而导致起火爆炸,不利于保护电池。再加上电池支架与车体、连接件配合需要较高的精准度,装配时容错率低,装配调整用时长,不利于提高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使车载电源集中布置,装配部件用量少有助于车体轻量化,且装配好后电源位于车体中部,对其保护性能大幅提升的纯电冷藏车用单包动力电池安装结构。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纯电冷藏车用单包动力电池安装结构,可拆卸安装于纯电冷藏车的两侧梁上,与内部布置有电池单体的电池包配合使用,所述电池包设于两所述侧梁之间,所述电池包的外侧位于两所述侧梁的下方分别对应设有突出的电池包安装装置,所述电池包安装装置与对应的所述侧梁之间可拆卸设有若干安装连接支架。

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连接支架包括安装连接立板,所述安装连接立板的底端弯折形成有电池包连接部,贯穿所述安装连接立板与所述电池包连接部分别设有安装连接孔,且所述安装连接立板与所述电池包连接部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加强连接筋板。

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连接立板远离所述侧梁的一面固定贴设有加强立板,贯穿所述加强立板设有与所述安装连接立板上各所述安装连接孔对应的通孔,所述加强立板两侧分别弯折形成有加强翻边。

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池包包括用于容纳各所述电池单体的电池包箱体,所述电池包箱体的上端开口且对应设有配合使用的电池包上盖,所述电池包箱体与所述电池包上盖通过锁紧连接件可拆卸连接设置。

6、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电池包安装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电池包箱体外壁上的电池包安装板,所述电池包连接部与对应的所述电池包安装板之间可拆卸设有连接紧固件。

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一种纯电冷藏车用单包动力电池安装结构,可拆卸安装于纯电冷藏车的两侧梁上,与内部布置有电池单体的电池包配合使用,所述电池包设于两所述侧梁之间,所述电池包的外侧位于两所述侧梁的下方分别对应设有突出的电池包安装装置,所述电池包安装装置与对应的所述侧梁之间可拆卸设有若干安装连接支架;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电池单体集中设于电池包内,形成纯电冷藏车的单包动力电池结构,该结构悬装于两侧梁之间且延伸至两侧梁的下方,大幅提升了对电池包的保护性能,且电池单体利用电池包集中安装后,减少了传统的双包电池安装中对应的双份电池底架、托架等的设置,使装配部件的用量大幅减少,有助于车体的轻量化设计,且安装过程中安装连接支架调整方便,对零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降低,使其容错率变大,有助于提高装配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纯电冷藏车用单包动力电池安装结构,可拆卸安装于纯电冷藏车的两侧梁上,与内部布置有电池单体的电池包配合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设于两所述侧梁之间,所述电池包的外侧位于两所述侧梁的下方分别对应设有突出的电池包安装装置,所述电池包安装装置与对应的所述侧梁之间可拆卸设有若干安装连接支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电冷藏车用单包动力电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连接立板远离所述侧梁的一面固定贴设有加强立板,贯穿所述加强立板设有与所述安装连接立板上各所述安装连接孔对应的通孔,所述加强立板两侧分别弯折形成有加强翻边。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纯电冷藏车用单包动力电池安装结构,与车的两侧梁、设于两侧梁之间的电池包配合使用,电池包的外侧位于两侧梁的下方分别对应设有突出的电池包安装装置,电池包安装装置与对应的侧梁之间可拆卸设有若干安装连接支架;电池单体集中设于电池包内,形成纯电冷藏车的单包动力电池结构,该结构悬装于两侧梁之间且延伸至两侧梁的下方,大幅提升了对电池包的保护性能,且电池单体利用电池包集中安装后,减少了传统的双包电池安装中对应的双份电池底架、托架等的设置,使装配部件的用量大幅减少,有助于车体的轻量化设计,且安装过程中安装连接支架调整方便,对零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降低,使其容错率变大,有助于提高装配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许同盟,刘羽强,杨闯,孙云鹏,孙士峰,杨万国,张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新实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325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