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河道治理漂浮物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天前  3


本技术涉及河道治理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河道治理漂浮物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1、河道治理是一个复杂且重要的工程,目的在于改善河道的水流状况、保护河岸、恢复生态环境,并满足防洪、航运、供水、排水等国民经济建设的要求,在河道治理中漂浮物的问题是一个需要重视的环境问题,漂浮物主要包括藻类、浮泥、泥皮、泥斑、藻泥、藻块、浮沫以及生活垃圾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河道的美观,还可能对水质和生态系统造成潜在威胁,河道治理漂浮物收集装置是专为清理河道中的水面漂浮物而设计的设备,这种装置通过不同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收集水面的浮油、浮渣、浮泥、浮萍、垃圾等各类漂浮物,从而改善河道的水质和生态环境。

2、然而,市面上存在一些河道漂浮物收集装置,装置结构比较复杂,维护困难,在漂浮物多的河道进行治理时,时常需要多次进行收集,不仅增加了使用成本、时间成本,而且驱动轮容易被水草等条形垃圾缠绕,导致治理效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降低河道漂浮物收集设备的维护成本,提高河道漂浮物收集设备的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河道治理漂浮物收集装置。

2、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河道治理漂浮物收集装置,包括主体架,所述主体架呈凹字形,所述主体架的凹陷处为本装置的后端,所述主体架的两侧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翼,所述主体架的上表面后侧两端固定连接有光伏发电板,所述安装翼中开设方形空槽,所述空槽中设置有行驶驱动轮,所述主体架的上表面前端固定连接有漂浮物输送带,所述主体架的两侧前端铰接有收拢组件,所述主体架的上表面靠近漂浮物输送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安装板,还包括:

3、收集仓,其设置在主体架后端的凹陷处,用于储存收集来的漂浮物和垃圾;

4、驱动装置,位于主体架的上表面,用于为漂浮物输送带和行驶驱动轮提供动力。

5、优选的,所述安装翼的上表面对应方形空槽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两个支撑架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对应两个支撑架之间固定连接有行驶驱动轮,所述安装翼的下表面对应方形空槽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笼,所述行驶驱动轮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安装翼方形空槽的下端,位于过滤笼的内腔中。

6、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辅助斜板、齿轮一、齿轮二以及传动杆,所述主体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动轴与所述主体架一端的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上对应辅助斜板与行驶驱动轮之间固定连接有齿轮一,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转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靠近齿轮一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一与齿轮二通过齿带连接。

7、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齿轮一以及齿轮二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驱动电机、齿轮一以及齿轮二位于主体架上表面上呈对称设置。

8、优选的,所述主体架的上表面对应两个行驶驱动轮之间固定连接有辅助斜板,所述辅助斜板的上端呈倾斜设置,倾斜方向由靠近漂浮物输送带的一端向靠近收集仓的一端设置。

9、优选的,所述收集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插板,所述主体架的后端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卡接槽,两个所述插板活动卡接在卡接槽中,所述主体架的上表面对应两个所述卡接槽的上端螺纹连接有螺纹插拴,所述螺纹插拴的下端活动插接在卡接槽的底侧内壁上。

10、优选的,所述收集仓的容纳腔的下部分为中空结构,所述收集仓的后侧面开设有呈矩阵设置的多个滤水槽,所述收集仓的底侧内壁为倾斜的内壁,倾斜方向为一端向靠近滤水槽的一端倾斜。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本装置简化了结构设计,通过收集仓可拆卸的设计,可快速更换收集仓,在河道漂浮物较多的情况下,本装置依然能够保持高效的收集能力,提高了治理效率,并通过过滤笼防缠绕设计,不仅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还避免了因垃圾缠绕而导致的治理效率下降问题。

13、本装置具备较高的适应性,可以适应不同河道环境和漂浮物种类,为河道治理提供了更加灵活和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河道治理漂浮物收集装置,包括主体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架(1)呈凹字形,所述主体架(1)的凹陷处为本装置的后端,所述主体架(1)的两侧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翼(2),所述主体架(1)的上表面后侧两端固定连接有光伏发电板(3),所述安装翼(2)中开设方形空槽,所述空槽中设置有行驶驱动轮(8),所述主体架(1)的上表面前端固定连接有漂浮物输送带(7),所述主体架(1)的两侧前端铰接有收拢组件(6),所述主体架(1)的上表面靠近漂浮物输送带(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安装板(10),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治理漂浮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翼(2)的上表面对应方形空槽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两个支撑架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5),所述转动杆(15)上对应两个支撑架之间固定连接有行驶驱动轮(8),所述安装翼(2)的下表面对应方形空槽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笼(4),所述行驶驱动轮(8)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安装翼(2)方形空槽的下端,位于过滤笼(4)的内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治理漂浮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21)包括驱动电机(14)、辅助斜板(16)、齿轮一(17)、齿轮二(18)以及传动杆(19),所述主体架(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驱动电机(14),所述驱动电机(14)的转动轴与所述主体架(1)一端的所述转动杆(15)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15)上对应辅助斜板(16)与行驶驱动轮(8)之间固定连接有齿轮一(17),两个所述安装板(10)之间转动连接有传动杆(19),所述传动杆(19)靠近齿轮一(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二(18),所述齿轮一(17)与齿轮二(18)通过齿带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治理漂浮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14)、齿轮一(17)以及齿轮二(18)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驱动电机(14)、齿轮一(17)以及齿轮二(18)位于主体架(1)上表面上呈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治理漂浮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架(1)的上表面对应两个行驶驱动轮(8)之间固定连接有辅助斜板(16),所述辅助斜板(16)的上端呈倾斜设置,倾斜方向由靠近漂浮物输送带(7)的一端向靠近收集仓(9)的一端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治理漂浮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仓(9)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插板(13),所述主体架(1)的后端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卡接槽(11),两个所述插板(13)活动卡接在卡接槽(11)中,所述主体架(1)的上表面对应两个所述卡接槽(11)的上端螺纹连接有螺纹插拴(12),所述螺纹插拴(12)的下端活动插接在卡接槽(11)的底侧内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治理漂浮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仓(9)的容纳腔的下部分为中空结构,所述收集仓(9)的后侧面开设有呈矩阵设置的多个滤水槽(20),所述收集仓(9)的底侧内壁为倾斜的内壁,倾斜方向为一端向靠近滤水槽(20)的一端倾斜。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河道治理漂浮物收集装置,属于河道治理设备领域,包括主体架,主体架呈凹字形,主体架的凹陷处为本装置的后端,主体架的两侧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翼,主体架的上表面后侧两端固定连接有光伏发电板,安装翼中开设方形空槽,空槽中设置有行驶驱动轮,主体架的上表面前端固定连接有漂浮物输送带,主体架的两侧前端铰接有收拢组件,主体架的上表面靠近漂浮物输送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安装板,还包括,收集仓、驱动装置。本技术通过收集仓可拆卸的设计,在河道漂浮物较多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高效的收集能力,提高了治理效率,为河道治理提供了更加灵活和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研发人员:贺晓斌,王贝贝,程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万家寨水控工程投资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322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