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柜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6天前  2


本公开涉及设备冷却,具体地,涉及一种控制柜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1、plc控制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控制系统,以应用至火电机组部分plc和现场总线控制柜为例,受夏季高温天气及设备热辐射的影响,控制柜的最高温度可达70℃,控制柜内电子器件所处环境温度过高,对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极大的隐患。并且受所处环境的限制,例如输煤系统粉尘多、湿度大,不适合安装轴流风扇降温。因此,对控制柜的降温冷却处理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柜冷却装置,以解决控制柜所处环境温度过高导致的安全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控制柜冷却装置,控制柜为依次布置的多个并通过第一管路相连通,冷却装置包括压缩空气源和设置在连接所述压缩空气源和所述控制柜的第二管路上的过滤件,以使得经过滤后的压缩空气依次流入多个所述控制柜进行降温。

3、可选地,连通相邻两个所述控制柜的第一管路的一端设置在一个控制柜的顶部,另一端设置在另一个控制柜的底部。

4、可选地,多个所述控制柜分为并联布置的多组,每组具有多个依次相连通的控制柜,所述第二管路包括连接至所述压缩空气源的主管路和多根分别与多组所述控制柜相连接的支管路。

5、可选地,所述主管路和多条所述支管路上分别设有控制阀。

6、可选地,所述控制阀包括设置在所述主管路上的第一手动截止阀,设置在所述支管路上的第二手动截止阀和电磁阀。

7、可选地,所述控制柜冷却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每个所述控制柜处设有温度检测元件。

8、可选地,多个所述温度检测元件和所述电磁阀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

9、可选地,所述控制柜的下游还设有消音器。

10、可选地,每个所述控制柜的温度在36℃以下。

11、可选地,所述过滤件为过滤减压阀。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公开提供的控制柜冷却装置中,将压缩空气依次通入多个控制柜进行降温,现场施工简单、方便,且降温效果明显,压缩空气经过滤后品质优良,不会对电子设备造成任何不利影响,控制柜内温度可由最高70℃降至36℃以内,通过控制通入压缩空气的量对控制柜的温度进行控制,实现了全自动现场控制柜温度控制,消除了因现场控制柜温度升高引发的设备故障、控制失灵等事故隐患,提升了机组的可靠性,同时大幅度降低密集点巡检带来的人力成本。

13、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控制柜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柜为依次布置的多个并通过第一管路相连通,冷却装置包括压缩空气源和设置在连接所述压缩空气源和所述控制柜的第二管路上的过滤件,以使得经过滤后的压缩空气依次流入多个所述控制柜进行降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柜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连通相邻两个所述控制柜的第一管路的一端设置在一个控制柜的顶部,另一端设置在另一个控制柜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柜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控制柜分为并联布置的多组,每组具有多个依次相连通的控制柜,所述第二管路包括连接至所述压缩空气源的主管路和多根分别与多组所述控制柜相连接的支管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柜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路和多条所述支管路上分别设有控制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柜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包括设置在所述主管路上的第一手动截止阀,设置在所述支管路上的第二手动截止阀和电磁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柜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柜冷却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每个所述控制柜处设有温度检测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柜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温度检测元件和所述电磁阀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柜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柜的下游还设有消音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柜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控制柜的温度在36℃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柜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为过滤减压阀。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一种控制柜冷却装置,控制柜为依次布置的多个并通过第一管路相连通,冷却装置包括压缩空气源和设置在连接压缩空气源和控制柜的第二管路上的过滤件,以使得经过滤后的压缩空气依次流入多个控制柜进行降温。将压缩空气依次通入多个控制柜进行降温,现场施工简单、方便,且降温效果明显,压缩空气经过滤后品质优良,不会对电子设备造成任何不利影响,控制柜内温度可由最高70℃降至36℃以内,通过控制通入压缩空气的量对控制柜的温度进行控制,实现了全自动现场控制柜温度控制,消除了因现场控制柜温度升高引发的设备故障、控制失灵等事故隐患,提升了机组的可靠性,同时大幅度降低密集点巡检带来的人力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黄中,张文博,陈宇仲,郑锴,周浩东,胡昭宇,张海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能(连江)港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321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