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电池生产,尤其涉及一种电池装置、储能装置、储能系统、用电装置及充电网络。
背景技术:
1、电池装置的外部通常设有箱体,箱体在外部包裹电池单体组件,从而对电池单体组件起到保护的作用。箱体通常采用分体式结构,箱体中包括箱盖和箱本体,箱盖盖设在箱本体上。
2、在相关技术中,箱盖一体制备成型,导致箱盖的加工成本高,影响电池装置的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装置、储能装置、储能系统、用电装置及充电网络,旨在解决电池装置中的箱盖制作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装置,包括:
3、电池单体组件;
4、箱体,包括箱本体和箱盖,箱盖与箱本体连接并共同围设形成容置空间,电池单体组件容置于容置空间内;箱盖包括盖体和框体,盖体具有边沿部,框体包括框本体和法兰结构,框本体环绕盖体设置并与边沿部相连接;法兰结构环绕框本体设置并与框本体相连接;
5、法兰结构环绕预设轴线延伸设置;框本体包括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第二支撑体环绕预设轴线延伸设置并与法兰结构相连接,沿平行于预设轴线的方向,第二支撑体凸出于法兰结构;第一支撑体连接于第二支撑体的凸出端,且第一支撑体朝向靠近预设轴线的方向延伸设置,第一支撑体与边沿部相连接。
6、本实施例中,箱体中的箱盖采用盖体和框体相组合的方式,使得盖体和框体能够进行单独制备,采用单独制备的方式,则采用成本更低的加工设备即可完成对盖体和框体的制备,得到的盖体和框体再进行连接,箱盖的制作过程中无需采用加工成本高的大型设备,有利于加工难度,并有利于降低设备的加工成本,进而降低得到的箱盖以及电池装置的生产成本。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边沿部均与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相连接。
8、本实施例中,边沿部与第一支撑体相连接的基础上还能够与第二支撑体相连接,从而增大了边沿部与框本体之间的连接面积,有利于增强边沿部与框本体之间的连接强度,提升箱盖的抗破坏能力。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体呈板状;和/或,第二支撑体呈板状。
10、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体、第二支撑体采用板状的结构制备,便于制备,并有利于降低箱盖的重量,有利于实现电池装置的轻量化。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法兰结构具有法兰面,边沿部包括第一边沿子部和与第一边沿子部相连接的第二边沿子部,第一边沿子部与第一支撑体或第二支撑体相贴合并连接;第二边沿子部与法兰结构相连接。
12、本实施例中,边沿部在与框本体相连接的同时还能够与法兰结构相连接,从而增大了边沿部与框体之间的连接面积,从而有利于提升箱盖与框体之间的连接强度,提升箱盖的强度和抗破坏能力。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法兰结构具有法兰面,边沿部包括第一边沿子部和与第一边沿子部相连接的第二边沿子部,第一边沿子部均与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相贴合并连接;第二边沿子部延伸至法兰面并与法兰结构相连接。
14、本实施例中,边沿部在与第一支撑体、第二支撑体相连接的同时还能够与法兰结构相连接,从而增大了边沿部与框体之间的连接面积,从而有利于提升箱盖与框体之间的连接强度,提升箱盖的强度和抗破坏能力。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法兰结构上开设多个绕预设轴线环绕并相间隔设置的法兰孔;第二边沿子部包括多个均与第一边沿子部相连接的边沿体,各个边沿体均连接于法兰结构上,多个边沿体绕预设轴线环绕并相间隔设置,且边沿体避让法兰孔。
16、本实施例中,第二边沿子部采用多个边沿体相间隔设置的结构形式,从而使得第二边沿子部能够避让法兰结构上的法兰孔,并有利于降低第二边沿子部的重量,以利于实现箱盖的轻量化。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法兰结构的法兰面上开设有多个凹槽结构,各个边沿体插接于凹槽结构内,使各个边沿体的上表面与法兰面相平齐设置。
18、本实施例中,使各个边沿体的上表面与法兰面相平齐设置,从而使得法兰面与边沿体的表面形成一个平面,例如,对应于各个边沿体的位置,在法兰面上对应开设凹槽结构,使边沿体插接、容置在凹槽结构内,使边沿体的表面与法兰面保持平齐。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边沿部呈平板状,边沿部包括第一插接结构,第一支撑体上形成边缘部,边缘部包括第二插接结构,第一插接结构与第二插接结构相插接配合。
20、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第一插接结构和第二插接结构相插接的方式,实现边沿部与框体之间的插接配合,从而有利于增加边沿部与框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增加盖体与框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插接结构包括第一齿层和第二齿层,第一齿层包括多个沿预设轴线环绕设置的第一齿体,任意相邻两个第一齿体之间形成第一间隔空间,第二齿层包括多个沿预设轴线环绕设置的第二齿体,各个第二齿体对应于各个第一间隔空间设置,各个第一齿体与各个第二齿体在平行于预设轴线的方向上相间隔错位;第二插接结构包括第三齿层和第四齿层,第三齿层包括多个沿预设轴线环绕设置的第三齿体,任意相邻两个第三齿体之间形成第二间隔空间,第四齿层包括多个沿预设轴线环绕设置的第四齿体,各个第四齿体对应于各个第二间隔空间设置,各个第三齿体与各个第四齿体在平行于预设轴线的方向上相间隔错位;第一插接结构中的第一齿层和第二齿层与第二插接结构中的第四齿层和第三齿层相匹配插接配合。
22、本实施例中,第一插接结构采用错位布置的第一齿层和第二齿层,第二插接结构采用错位布置的第三齿层和第四齿层,使得第一插接结构和第二插接结构相互插接咬合,从而有利于增大第一插接结构与第二插接结构之间的连接面积,有利于增加边沿部与框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增加盖体与框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盖体的厚度为0.05mm-50mm;框本体的厚度为0.05mm-50mm。
24、本实施例中,盖体和框本体可采用薄壁结构制备,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25、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储能装置,包括多个如上述任一项的电池装置,电池装置用于存储或提供电能。
26、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包括功率转换装置和上述的储能装置,功率转换装置用于电连接发电装置和储能装置。
27、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电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项的电池装置、上述的储能装置或上述的储能系统,电池装置用于存储或提供电能。
28、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充电网络,包括充电桩和上述的储能装置或上述的储能系统,储能装置用于为充电桩提供电能。
29、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1.一种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1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沿部(1111)均与所述第一支撑体(11211)和所述第二支撑体(11212)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装置(1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体(11211)呈板状;和/或,所述第二支撑体(11212)呈板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1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结构(1122)具有法兰面,所述边沿部(1111)包括第一边沿子部(11111)和与所述第一边沿子部(11111)相连接的第二边沿子部(11112),所述第一边沿子部(11111)与所述第一支撑体(11211)相贴合并连接,或,所述第一边沿子部(11111)与所述第二支撑体(11212)相贴合并连接;所述第二边沿子部(11112)与所述法兰结构(1122)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装置(1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结构(1122)具有法兰面,所述边沿部(1111)包括第一边沿子部(11111)和与所述第一边沿子部(11111)相连接的第二边沿子部(11112),所述第一边沿子部(11111)均与所述第一支撑体(11211)和所述第二支撑体(11212)相贴合并连接;所述第二边沿子部(11112)延伸至所述法兰面并与所述法兰结构(1122)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池装置(1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结构(1122)上开设多个绕所述预设轴线(15)环绕并相间隔设置的法兰孔(1123);所述第二边沿子部(11112)包括多个均与所述第一边沿子部(11111)相连接的边沿体(11113),各个所述边沿体(11113)均连接于所述法兰结构(1122)上,多个所述边沿体(11113)绕预设轴线(15)环绕并相间隔设置,且所述边沿体(11113)避让所述法兰孔(112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装置(1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结构(1122)的法兰面上开设有多个凹槽结构,各个所述边沿体(11113)插接于所述凹槽结构内,使各个所述边沿体(11113)的上表面与所述法兰面相平齐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1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沿部(1111)呈平板状,所述边沿部(1111)包括第一插接结构,所述第一支撑体(11211)上形成边缘部(11213),所述边缘部(11213)包括第二插接结构,所述第一插接结构与所述第二插接结构相插接配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装置(1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结构(11114)包括第一齿层和第二齿层,所述第一齿层包括多个沿预设轴线(15)环绕设置的第一齿体(11115),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齿体(11115)之间形成第一间隔空间,所述第二齿层包括多个沿所述预设轴线(15)环绕设置的第二齿体(11116),各个所述第二齿体(11116)对应于各个所述第一间隔空间设置,各个所述第一齿体(11115)与各个所述第二齿体(11116)在平行于所述预设轴线(15)的方向上相间隔错位;所述第二插接结构(11214)包括第三齿层和第四齿层,所述第三齿层包括多个沿所述预设轴线(15)环绕设置的第三齿体(11215),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第三齿体(11215)之间形成第二间隔空间,所述第四齿层包括多个沿所述预设轴线(15)环绕设置的第四齿体(11216),各个所述第四齿体(11216)对应于各个所述第二间隔空间设置,各个所述第三齿体(11215)与各个所述第四齿体(11216)在平行于所述预设轴线(15)的方向上相间隔错位;所述第一插接结构(11114)中的所述第一齿层和所述第二齿层与所述第二插接结构(11214)中的所述第四齿层和所述第三齿层相匹配插接配合。
10.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装置(1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11)的厚度为0.05mm-50mm;所述框本体(1121)的厚度为0.05mm-50mm。
11.一种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装置(1100),所述电池装置(1100)用于存储或提供电能。
12.一种储能系统,包括功率转换装置和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储能装置,所述功率转换装置用于电连接发电装置和所述储能装置。
13.一种用电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装置(1100)、权利要求11所述的储能装置或权利要求12所述的储能系统,所述电池装置(1100)用于存储或提供电能。
14.一种充电网络,包括充电桩和权利要求11所述的储能装置或权利要求12所述的储能系统,所述储能装置用于为所述充电桩提供电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