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乡镇产业发展规划,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土地综合整治数据的乡镇产业发展规划系统。
背景技术:
1、在现有的乡镇城市产业发展规划过程中,主要依赖于人为操作,依据相关技术标准和法规,分析当地产业、项目与国土空间规划相关数据,这些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整治规划、耕地、生态红线、农业生产现状、河道水系、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分布、现状地下管线、历史文化遗产等各类要素,规划者需要综合考虑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在满足产业发展、商业振兴、资源开发等相关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综合比选,最终确定规划实施方案图。
2、然而,这种传统的方法存在诸多不足,首先,由于需要人为对比分析各类数据,工作量大且繁琐,容易因人为判断失误或数据考虑不全面而导致规划结果不合理,其次,人为分析数据的过程需要较长时间,工作效率不高,难以及时响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此外,由于人为经验的局限性,制定的规划方案可能不符合乡镇长远发展的要求,导致后期项目实施难以落地或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土地综合整治数据的乡镇产业发展规划系统,可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规划结果不合理、难以及时响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和规划方案效果不佳的缺陷。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基于土地综合整治数据的乡镇产业发展规划系统,包括:
4、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土地综合整治数据进行处理、清洗和提取,以形成可用于分析的数据集;
5、数据分析模块,用于依据数据集挖掘数据之间的潜在关联关系;
6、算法模型模块,用于依据数据之间的潜在关联关系构建算法模型,所述算法模型用于进行产业发展推演;
7、评估验证模块,用于设定产业发展规划评估指标,对算法模型推演结果进行验证;
8、结果生成模块,用于根据验证结果生成产业发展渲染成果。
9、作为所述基于土地综合整治数据的乡镇产业发展规划系统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对土地综合整治数据进行处理、清洗和提取,以形成可用于分析的数据集,具体包括:
10、收集乡镇的时空要素数据和历史规划数据;
11、依据etl和空间软件工具,对乡镇的时空要素数据和历史规划数据进行冗余数据清洗和异常数据修复;
12、将清洗修复后的时空要素数据和历史规划数据进行整合,形成统一的数据集;
13、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整合后的数据在地图上进行可视化表达;
14、在gis平台上,根据数据的空间分布和属性特征,构建基础分析底图;
15、在基础分析底图上,使用栅格化技术将空间单元划分为规则的网格;
16、根据每个网格内的数据特征,为每个网格赋予相应的权重值,生成基础权重栅格底图。
17、作为所述基于土地综合整治数据的乡镇产业发展规划系统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数据分析模块依据数据集挖掘数据之间的潜在关联关系,具体包括:
18、在已经构建好的基础权重栅格底图上,将乡镇产业数据图层、乡镇自然资源数据图层、乡镇生产数据图层和乡镇项目数据图层进行叠加;
19、依据空间分析方法,对数据图层进行空间关系的识别,得到不同数据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
20、依据回归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不同数据要素之间的时间关系和因果关系。
21、作为所述基于土地综合整治数据的乡镇产业发展规划系统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依据数据之间的潜在关联关系构建算法模型,具体包括:
22、根据挖掘出的数据关联关系,设计并构建初始算法模型,所述初始算法模型用于反映数据之间的复杂关系;
23、将趋势分析算法应用于初始算法模型中,得到最终的算法模型,其中,所述趋势分析算法用于分析产业发展的历史趋势、当前状况和未来可能的变化。
24、作为所述基于土地综合整治数据的乡镇产业发展规划系统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评估验证模块设定产业发展规划评估指标,对算法模型推演结果进行验证,具体包括:
25、根据乡镇产业发展规划的需求和目标,设定评估指标;
26、收集和整理与评估指标相关的实际数据;
27、将算法模型推演得到的结果与实际数据进行对比,评估模型预测的准确性;
28、对评估结果中的关键参数、变量或假设条件进行敏感性分析,分析关键参数、变量或假设条件对规划方案的影响程度;
29、依据分析结果对算法模型进行调整。
30、作为所述基于土地综合整治数据的乡镇产业发展规划系统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结果生成模块根据验证结果生成产业发展渲染成果,具体包括:
31、根据乡镇产业发展规划的需求,设定渲染结果的参数;
32、利用gis平台依据设定的渲染结果的参数将验证后的结果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的图形或图表,得到初步生成的产业发展渲染成果;
33、对初步生成的产业发展渲染成果进行调整和优化,得到最终的产业发展渲染成果。
34、作为所述基于土地综合整治数据的乡镇产业发展规划系统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系统还包括:
35、用户交互模块,用于通过划图功能灵活修改需要分析的区域,对生成结果可视化效果进行自定义修改,并支持批量渲染实现及可视化功能。
36、一种基于土地综合整治数据的乡镇产业发展规划方法,具体包括:
37、数据处理步骤:对土地综合整治数据进行处理、清洗和提取,以形成可用于分析的数据集;
38、数据分析步骤:依据处理后的数据集挖掘数据之间的潜在关联关系;
39、算法模型构建步骤:基于数据分析步骤得到的数据之间的潜在关联关系,构建算法模型,该算法模型用于进行产业发展推演;
40、评估验证步骤:设定产业发展规划评估指标,利用构建的算法模型进行推演,并对推演结果进行验证;
41、结果生成步骤:根据评估验证步骤的结果,生成产业发展渲染成果,该产业发展渲染成果通过gis平台依据设定的渲染结果参数将验证后的结果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的图形或图表;
42、用户交互与调整步骤:通过用户交互模块,用户可以通过划图功能灵活修改需要分析的区域,对生成结果的可视化效果进行自定义修改,并支持批量渲染实现及可视化功能。
43、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所述基于土地综合整治数据的乡镇产业发展规划方法的步骤。
4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所述基于土地综合整治数据的乡镇产业发展规划方法的步骤。
4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数据处理模块通过专业的方法对海量的土地综合整治数据进行处理、清洗和提取,有效去除了冗余和异常数据,确保了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这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算法模型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数据分析模块能够深入挖掘数据集之间的潜在关联关系,揭示出隐藏在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这种深度挖掘有助于发现新的产业发展机会和潜在风险,为产业发展规划提供有力支持,算法模型模块基于数据挖掘结果构建算法模型,该模型能够精准地进行产业发展推演,通过模拟不同场景和条件,算法模型能够预测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和可能遇到的问题,为规划决策者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评估验证模块通过设定产业发展规划评估指标,对算法模型推演结果进行严格的验证,这一过程确保了推演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了因模型误差或数据问题导致的决策失误,结果生成模块根据验证结果生成产业发展渲染成果,这些成果以图形、图表等直观形式展示,便于规划决策者理解和分析,同时,渲染成果还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改,以满足不同规划需求,该系统集成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算法模型构建、评估验证和结果生成等多个模块,实现了从数据到结果的全程智能化和自动化处理,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人为干预的误差和风险。
1.一种基于土地综合整治数据的乡镇产业发展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土地综合整治数据的乡镇产业发展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对土地综合整治数据进行处理、清洗和提取,以形成可用于分析的数据集,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土地综合整治数据的乡镇产业发展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模块依据数据集挖掘数据之间的潜在关联关系,具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土地综合整治数据的乡镇产业发展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数据之间的潜在关联关系构建算法模型,具体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土地综合整治数据的乡镇产业发展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估验证模块设定产业发展规划评估指标,对算法模型推演结果进行验证,具体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土地综合整治数据的乡镇产业发展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果生成模块根据验证结果生成产业发展渲染成果,具体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土地综合整治数据的乡镇产业发展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8.一种基于土地综合整治数据的乡镇产业发展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9.一种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8所述基于土地综合整治数据的乡镇产业发展规划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8所述基于土地综合整治数据的乡镇产业发展规划方法的步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