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输液泵智能调控系统以及介质

专利查询23小时前  0


本发明涉及医疗输液控制,尤其是涉及一种无线输液泵智能调控系统以及介质。


背景技术:

1、当前,医疗输液过程中输液速度的调整大多依赖于医护人员的经验和手动操作。

2、现有部分高端输液泵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动调节功能,但多数基于预设的程序和固定的参数进行调节,无法根据患者的实时情况进行智能化、个性化的调整,从而可能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输液过程的智能化和个性化水平,确保患者安全与治疗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无线输液泵智能调控系统以及介质。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无线输液泵智能调控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无线输液泵智能调控系统,包括:

4、无线输液泵;

5、至少一个处理器;

6、至少一个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无线输液泵智能调控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7、获取患者的诊断信息或医疗记录;

8、从患者的诊断信息或医疗记录中提取关键特征,并输入已完成训练的输液方案预测模型,输出预测的输液方案,关键特征包括但不限于症状描述、检查结果、病史,输液方案包括药液选择、剂量、输液速度、工作模式;

9、将预测的输液方案作为无线输液泵的初始输液方案,并执行无线输液泵的初始输液方案;

10、实时监控执行初始输液方案期间患者的实时生命体征监控数据,并选择与输液速度调整相关特征的关键信息,输入至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所构建的预测最佳输液速度的动态模型,输出所预测的最佳输液速度;

11、将所输出所预测的最佳输液速度替换掉初始输液方案的输液速度,更新无线输液泵的输液方案,并执行更新后的输液方案。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无线输液泵智能调控方法通过高度集成与智能化技术,显著提升了输液的精准性和患者的舒适度。首先,该方法利用预测模型,根据患者医疗记录精准制定初始输液方案,确保了治疗的个性化和针对性。其次,通过实时监控与动态调整输液速度,不仅保障了治疗效果,还降低了药物过量的风险。此外,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应用,使得系统能够快速响应患者的生理变化,实现输液速度的最优化。整体而言,这项技术大幅提高了医疗输液的智能化水平,为患者提供了更安全、更高效的治疗体验。

13、可选的,输出所预测的最佳输液速度包括:

14、分析是否获取患者的床位姿态数据;

15、若为否,则维持原有设置;

16、若为是,则获取患者的床位姿态数据以及实时生命体征监控数据,并选择与输液速度调整相关特征的关键信息;

17、将与输液速度调整相关特征的关键信息,输入至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所构建的预测最佳输液速度的动态模型中,输出所预测的最佳输液速度,其中,动态模型由整合了姿态和生命体征的数据集训练形成。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整合患者的床位姿态与生命体征数据,运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实现了输液速度的个性化与动态优化。这种创新方法不仅提高了输液的精准度,还确保了患者的舒适度,降低了医疗风险。利用床位姿态的调整,系统能更智能地适配患者的实时需求,提升治疗效果。整体技术效果体现出智能化、个性化和安全性的显著提升。

19、可选的,还包括位于将所输出所预测的最佳输液速度替换掉初始输液方案的输液速度之后,且在更新无线输液泵的输液方案之前的步骤,具体如下:

20、获取药液实时温度、外部环境温度变化率;

21、根据目标药液温度与药液实时温度,分析获取实时温度偏差;

22、根据实时温度偏差所落入的温度偏差区间、外部环境温度变化率所落入的变化率区间范围与输液速度调节幅度的对应关系,分析确定输液速度调节幅度;

23、根据所分析确定的输液速度调节幅度以及所输出所预测的最佳输液速度,重新分析确定最佳输液速度,并替换掉原有分析确定的最佳输液速度。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技术环节通过监控药液温度和外部环境温度变化,智能地调节输液速度,确保了药液在适宜的温度下输入患者体内。这种温度调控与输液速度的动态匹配,不仅提升了治疗的安全性和舒适度,还有效减少了药液因温度不适而引起的副作用。整体技术效果展现了医疗设备的智能化与人性化结合,为患者带来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体验。

25、可选的,分析确定输液速度调节幅度包括:

26、分析是否获取患者的床位姿态数据;

27、若为是,则根据所获取的患者的床位姿态数据,分析患者的体位变化信息;

28、根据患者的体位变化信息、实时温度偏差所落入的温度偏差区间、外部环境温度变化率所落入的变化率区间范围与输液速度调节幅度的对应关系,分析确定输液速度调节幅度。

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综合运用患者的床位姿态数据、药液温度和外部环境温度等多重因素,智能化地分析并确定输液速度的调节幅度。这种方法不仅考虑了患者的实时体位变化,还结合了环境温度对药液温度的影响,从而确保了输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技术的创新点在于将多种参数综合考量,实现了输液速度的个性化与动态调整,提升了医疗服务的精准度和患者体验。

30、可选的,还包括与执行更新后的输液方案并行的步骤,具体如下:

31、获取患者的模糊指令;

32、根据患者的模糊指令与调整输液幅度的映射关系,分析确定患者模糊指令所匹配的调整输液幅度;

33、根据所分析确定的患者模糊指令所匹配的调整输液幅度,对输液速度作调整;

34、分析在对输液速度作调整的预设时间范围内是否再次收到患者的模糊指令;

35、若为否,则维持不变;

36、若为是,则跳转至根据患者的模糊指令与调整输液幅度的映射关系,分析确定患者模糊指令所匹配的调整输液幅度的步骤。

3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获取并分析患者的模糊指令,智能地调整输液速度,实现了输液治疗的个性化与舒适性。患者能够通过简单的指令对输液速度进行实时调整,提升了患者的自主权和治疗体验。系统的持续监控和即时响应机制确保了治疗的连续性和安全性,同时,智能化的输液速度调整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医疗效率。整体技术效果展现了医疗设备的智能化和患者中心的设计理念。

38、可选的,分析确定患者模糊指令所匹配的调整输液幅度包括:

39、获取患者的体位变化信息以及实时温度偏差;

40、根据患者的体位变化信息、实时温度偏差所落入的区间范围、模糊指令与调整输液幅度的映射关系,分析确定患者模糊指令所匹配的调整输液幅度。

4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综合考量患者的体位变化信息和药液实时温度偏差,结合模糊指令智能分析,确定了更为精确的输液调整幅度。这不仅确保了输液过程的安全性和舒适度,还大大提高了治疗的个性化和灵活性。患者的模糊指令能够被系统有效识别并转化为具体的输液幅度调整,实现了患者需求与治疗方案的实时匹配,进一步提升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42、可选的,还包括与根据所分析确定的患者模糊指令所匹配的调整输液幅度,对输液速度作调整并行的步骤,具体如下:

43、获取预设时间范围内患者使用模糊指令的次数以及背景信息,背景信息包括患者的体位变化信息以及实时温度偏差;

44、若预设时间范围内同一背景信息患者使用模糊指令的次数超过预设次数,则获取同一背景信息的实际通过模糊指令所调整的平均输液幅度,并将平均输液幅度作为相应背景信息下原有基础上的输液调整幅度。

4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收集和分析患者在特定背景下的模糊指令使用频率,智能地调整输液幅度。这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使得系统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使用情况,动态优化输液调整策略。这不仅提高了输液治疗的个性化和精准度,还能在特定情境下减少患者的操作次数,从而提升了患者的舒适度和治疗体验。技术的创新点在于结合患者使用习惯和背景信息,实现了输液调整的智能化和自适应性。

46、可选的,还包括位于实时监控执行初始输液方案期间患者的实时生命体征监控数据之后的步骤,具体如下:

47、根据患者的实时生命体征监控数据中,提取睡眠相关参数,并根据睡眠相关参数所落入的睡眠相关参数范围的结果与入睡结果的映射关系,分析确定入睡结果;

48、若入睡结果为处于清醒,则维持原有设置;

49、若入睡结果为处于睡眠状态,则获取患者的当前生理参数,并输入至已完成训练的处于睡眠状态预测患者药物需求的模型中,输出预测夜间不同时间段的药物需求量;

50、根据所预测夜间不同时间段的药物需求量所落入的药物需求量范围与输液速度的映射关系,分析确定输液速度。

5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创新性地将实时生命体征监控与药物需求预测相结合,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通过提取睡眠相关参数并智能分析入睡结果,系统能够在患者入睡后自动调整输液速度,以满足夜间不同时间段的药物需求。这不仅保障了患者的健康和安全,还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必要的药物浪费。整体而言,这项技术展现了医疗保障的人性化与智能化发展趋势。

52、可选的,还包括位于获取患者的模糊指令之后,且根据患者的模糊指令与调整输液幅度的映射关系,分析确定患者模糊指令所匹配的调整输液幅度之前的步骤,具体如下:

53、获取所分析确定的入睡结果;

54、若入睡结果为处于清醒,则继续后续步骤;

55、若入睡结果为处于睡眠状态,则停止后续步骤。

5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获取并分析患者的入睡结果,智能判断是否继续执行后续步骤,实现了输液治疗的精细化和人性化管理。若患者处于清醒状态,系统将继续分析师的模糊我们将继续分析患者的模糊指令并相应调整输液幅度,以满足患者需求;而若患者已入睡,则自动暂停后续操作,避免打扰患者休息。这种智能控制不仅提升了治疗效果,更体现了医疗科技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迈出重要一步。

57、可选的,还包括与根据所预测夜间不同时间段的药物需求量所落入的药物需求量范围与输液速度的映射关系,分析确定输液速度并行的步骤,具体如下:

58、分析患者所睡床是否具备姿态调整功能;

59、若为是,则根据入睡期间的输液速度所落入的输液速度区间范围与姿态调整幅度的对应关系,分析确定患者所睡床的姿态调整幅度,并根据姿态调整幅度对患者所睡床作调整;

60、若为否,则维持不变。

6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此技术方案通过智能分析患者所睡床的功能,进一步提升了医疗服务的个性化程度。若睡床具备姿态调整能力,系统会根据患者的输液速度智能调整床的姿态,这不仅有助于患者的舒适度和睡眠质量,还可能提升药液在体内的分布效果,从而提高治疗效果。若床无此功能,则保持原状,确保患者稳稳安睡。这一创新展示了医疗科技对患者细致入微的关怀和治疗的精准性。

62、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3、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该程序能够被处理器加载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无线输液泵智能调控系统中无线输液泵智能调控方法的程序。

64、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65、1.根据患者的诊断信息和实时监控数据动态调整输液速度的方法,使得输液过程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66、2.采用患者的模糊指令来调整输液速度,这一设计更加人性化,能够及时响应患者的真实感受和需求,进一步提升了输液过程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无线输液泵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输液泵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将所输出所预测的最佳输液速度替换掉初始输液方案的输液速度之后,且在更新无线输液泵的输液方案之前的步骤,具体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线输液泵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分析确定输液速度调节幅度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线输液泵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执行更新后的输液方案并行的步骤,具体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线输液泵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分析确定患者模糊指令所匹配的调整输液幅度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线输液泵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根据所分析确定的患者模糊指令所匹配的调整输液幅度,对输液速度作调整并行的步骤,具体如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无线输液泵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实时监控执行初始输液方案期间患者的实时生命体征监控数据之后的步骤,具体如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无线输液泵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获取患者的模糊指令之后,且根据患者的模糊指令与调整输液幅度的映射关系,分析确定患者模糊指令所匹配的调整输液幅度之前的步骤,具体如下:

9.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该程序能够被处理器加载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无线输液泵智能调控系统中无线输液泵智能调控方法的程序。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线输液泵智能调控系统以及介质,涉及医疗输液控制技术领域,解决了如何准确、实时地根据患者的生理状态和需求调整输液速度的问题,其系统包括:无线输液泵;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无线输液泵智能调控方法,具体步骤如下:获取患者诊断信息,提取关键特征并输入预测模型得到输液方案,实时监控患者生命体征并动态调整输液速度。本申请具有如下效果:提高了输液过程的智能化和个性化水平,确保患者安全与治疗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石梦晗,范震,朱建华,罗守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