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既有大直径管道悬吊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7天前  4


本技术涉及大直径管道悬吊,具体为一种既有大直径管道悬吊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1、大直径管道通常指的是管道直径较大的管道,具体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使用场景来确定。大直径管道的制造和安装需要满足一定的技术标准和要求,以确保其安全、稳定和可靠,大直径管道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例如石油、天然气、化工、水利、电力管道被用于输送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在化工领域,大直径管道被用于输送各种化学原料和产品。在水利领域,大直径管道被用于输送水、污水处理等。在电力领域,大直径管道被用于输送电力、蒸汽等能源。

2、目前大直径管道在悬吊时,一般通过机械将大直径管放置在悬吊架上,但是悬吊架一般为多个,而且大直径管一般直接放置在悬吊架上,可能会导致大直径管左侧和右侧放置的长短不同,左侧悬吊架的悬吊长度大于右侧悬吊架的悬吊长度,导致左侧悬吊架承受的重量大于右侧悬吊架承受的重力,从而提高了悬吊架称重的负载量,会影响悬吊架使用寿命,同时由于大直径管两侧放置的长度不同,还会导致大直径管两侧受到的压力不同,可能会导致大直径管出现变形的情况,故而提出了一种既有大直径管道悬吊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既有大直径管道悬吊保护装置,具备提高了大直径管道悬吊时受到的压力平衡等优点,解决了提高了悬吊架称重的负载量,会影响悬吊架使用寿命和大直径管两侧受到的压力不同,可能会导致大直径管出现变形的情况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既有大直径管道悬吊保护装置,包括两个底座、四个支撑柱、顶板、三个第一液压杆、三个安装板和混凝土管,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支撑机构和调节机构;

3、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安装板底部外壁且数量为两个的连接钢管,所述连接钢管的底部外壁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四个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外壁固定安装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的外周壁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支撑座;

4、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两个底座之间的直线模组,所述直线模组的活动轴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外壁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顶部外壁固定安装有调节座。

5、进一步,所述支撑座的底部外壁固定安装在支撑板的顶部外壁,所述支撑座靠近限位座的一侧呈弧形。

6、进一步,所述限位座和调节座均为半圆环形状,所述限位座和调节座的内周壁均固定安装有橡胶座,所述限位座和调节座的大小相同,所述橡胶座为半圆环形状且内径与混凝土管的直径大小相适配。

7、进一步,所述调节座位于三个限位座之间,所述调节座位于两个相邻限位座的中心点处。

8、进一步,所述调节座位于混凝土管的正下方,所述调节座向上可移动的最低高度大于限位座底部内壁的高度。

9、进一步,所述调节座左右两侧可移动的最远距离小于两个相邻限位座相对一侧之间的距离。

10、进一步,所述调节座的底部外壁固定安装有增高台,所述增高台固定安装在调节板的顶部外壁。

11、进一步,所述支撑柱固定安装在底座的顶部外壁,所述顶板固定安装在支撑柱的顶部外壁,所述第一液压杆固定安装在顶板的顶部外壁,所述安装板固定安装在第一液压杆的伸缩轴处。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该既有大直径管道悬吊保护装置,通过三个限位座、三个橡胶座和十二个支撑座的作用,提高了混凝土管悬吊时的稳定性,通过直线模组、连接板、第二液压杆、调节板和调节座的作用,带动混凝土管左右两侧小幅度移动,调节混凝土管左右两侧之间的距离,使混凝土管达到平衡的状态,不仅提高了悬吊架的使用寿命,同时使混凝土管受到的压力均匀。



技术特征:

1.一种既有大直径管道悬吊保护装置,包括两个底座(1)、四个支撑柱(2)、顶板(3)、三个第一液压杆(4)、三个安装板(5)和混凝土管(1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有支撑机构和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大直径管道悬吊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0)的底部外壁固定安装在支撑板(7)的顶部外壁,所述支撑座(10)靠近限位座(8)的一侧呈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大直径管道悬吊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座(8)和调节座(15)均为半圆环形状,所述限位座(8)和调节座(15)的内周壁均固定安装有橡胶座(9),所述限位座(8)和调节座(15)的大小相同,所述橡胶座(9)为半圆环形状且内径与混凝土管(16)的直径大小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大直径管道悬吊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座(15)位于三个限位座(8)之间,所述调节座(15)位于两个相邻限位座(8)的中心点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大直径管道悬吊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座(15)位于混凝土管(16)的正下方,所述调节座(15)向上可移动的最低高度大于限位座(8)底部内壁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大直径管道悬吊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座(15)左右两侧可移动的最远距离小于两个相邻限位座(8)相对一侧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大直径管道悬吊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座(15)的底部外壁固定安装有增高台,所述增高台固定安装在调节板(14)的顶部外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大直径管道悬吊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外壁,所述顶板(3)固定安装在支撑柱(2)的顶部外壁,所述第一液压杆(4)固定安装在顶板(3)的顶部外壁,所述安装板(5)固定安装在第一液压杆(4)的伸缩轴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既有大直径管道悬吊保护装置,包括两个底座、四个支撑柱、顶板、三个第一液压杆、三个安装板和混凝土管,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支撑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安装板底部外壁且数量为两个的连接钢管,所述连接钢管的底部外壁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四个的支撑板。该既有大直径管道悬吊保护装置,通过三个限位座、三个橡胶座和十二个支撑座的作用,提高了混凝土管悬吊时的稳定性,通过直线模组、连接板、第二液压杆、调节板和调节座的作用,带动混凝土管左右两侧小幅度移动,调节混凝土管左右两侧之间的距离,使混凝土管达到平衡的状态,不仅提高了悬吊架的使用寿命,同时使混凝土管受到的压力均匀。

技术研发人员:林柱,罗晓生,杨耀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315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