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土木施工,具体地说,涉及土木桩基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1、土木桩基在施工作业的过程中,由于桩下沉深度过浅,导致桩基整体的稳定性降低及施工中应用错误数据,进行了错误施工等原因,易造成土木桩基发生倾斜,需要使用固定结构对施工过程中的土木桩基进行支撑固定,而固定结构在支撑固定的过程中,直接通过支撑件进行相抵支撑固定,支撑的效果难以保证,且支撑过程中对土木桩基的支撑状态难以及时的进行掌握识别。
2、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2、土木桩基固定结构,包括套设在柱状桩基外侧的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下端固定有多个用于环形板与支撑地面支撑安装的l型架;还包括设置在环形板与柱状桩基之间的多个用于对柱状桩基防倾斜支撑的支撑组件,各个所述支撑组件在环形板上呈环形阵列设置,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环形板内侧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通过弹力组件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开设有用于与柱状桩基外侧相抵的弧形槽,所述环形板上滑动连接有多个t型杆,各个所述t型杆的一端与安装板相固定,所述环形板上设置有用于对各个安装板驱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安装板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支撑状态识别的识别组件。
3、所述弹力组件包括固定在安装板上的多个套管,各个所述套管上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与支撑板的一侧相固定,各个所述套管的外侧套设有弹簧。
4、所述识别组件包括固定在支撑板靠向安装板一侧的显示板,所述显示板上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有指针,所述显示板上设置有用于指针转动识别的刻度盘,所述安装板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对转轴转动的转动组件。
5、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固定在转轴一端的齿轮,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固定有齿条,所述齿轮与齿条之间相互啮合设置。
6、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环形板内部的驱动环,所述驱动环上开设有多个斜槽,各个所述斜槽上滑动连接有传动销,各个所述传动销的一端分别与各个安装板相固定,所述环形板上设置有用于对驱动环推动的推动组件。
7、所述推动组件包括相通固定在环形板上的安装框,所述安装框上设置有橡胶板,所述橡胶板的一端与驱动环相固定,所述橡胶板上固定有螺纹套,所述安装框上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螺纹套之间相互啮合设置,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有驱动销。
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9、本实用新型的土木桩基固定结构,对施工过程中的土木桩基进行支撑固定的过程中,通过支撑组件与弹力组件的相互配合,推动支撑板保持与柱状桩基的相抵,保证了对柱状桩基的支撑效果,且在支撑的过程中,通过识别组件,可以判断支撑固定后的柱状桩基是否发生倾斜及发生倾斜的方向,更加便于对基桩的固定支撑。
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1.土木桩基固定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木桩基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组件包括固定在安装板(401)上的多个套管(501),各个所述套管(501)上滑动连接有滑杆(502),所述滑杆(502)的一端与支撑板(402)的一侧相固定,各个所述套管(501)的外侧套设有弹簧(5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木桩基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组件包括固定在支撑板(402)靠向安装板(401)一侧的显示板(601),所述显示板(601)上转动连接有转轴(602),所述转轴(602)的一端固定有指针(603),所述显示板(601)上设置有用于指针(603)转动识别的刻度盘(604),所述安装板(401)与支撑板(402)之间设置有用于对转轴(602)转动的转动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土木桩基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固定在转轴(602)一端的齿轮(701),所述安装板(401)的一侧固定有齿条(702),所述齿轮(701)与齿条(702)之间相互啮合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木桩基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环形板(2)内部的驱动环(801),所述驱动环(801)上开设有多个斜槽(802),各个所述斜槽(802)上滑动连接有传动销(803),各个所述传动销(803)的一端分别与各个安装板(401)相固定,所述环形板(2)上设置有用于对驱动环(801)推动的推动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土木桩基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包括相通固定在环形板(2)上的安装框(901),所述安装框(901)上设置有橡胶板(902),所述橡胶板(902)的一端与驱动环(801)相固定,所述橡胶板(902)上固定有螺纹套(903),所述安装框(901)上转动连接有螺纹杆(904),所述螺纹杆(904)与螺纹套(903)之间相互啮合设置,所述螺纹杆(904)的一端固定有驱动销(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