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尤其涉及碳酸乙烯酯生产用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碳酸乙烯酯(ec),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领域,是潜在的绿色有机化工基础原料,目前,碳酸乙烯酯的工业化生产一般是采用环氧乙烷与二氧化碳加成法,该工艺的生产成本低、转化率和选择性高、产品分离简单,但同时,环氧乙烷与二氧化碳加成法生产碳酸乙烯酯工艺会产生含有环氧乙烷、二氧化碳及碳酸乙烯酯的工艺尾气,而混合废气中的三种物质沸点差异极大,环氧乙烷的沸点为10.7℃,二氧化碳的沸点为-78.5℃,碳酸乙烯酯的沸点为248℃,因而可通过降温液化的方式先对混合废气进行分离,再分别回收于不同的储放装置中。
2、在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15828661u的专利,就公开了碳酸乙烯酯装置废气系统物料回收装置,包括风冷器、水冷器等多个串连的设备,对废气进行分离、精馏提纯等处理。然而,采用上述方案对生产碳酸乙烯酯中的废气进行回收处理,装置复杂,处理成本高,后期维修难。
3、并且在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17246865u的专利一种生产碳酸乙烯酯用废气处理装置,采用单个处理罐,通过控制制冷的温度对物料进行多次多级降温处理,可实现对混合废气的液化、分离、回收等操作,而在单个处理罐中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因所有的混合废气均在同一处理罐中进行处理,时常会因为液化后的气体在回收的过程中在同一管道,而造成相互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环氧乙烷、二氧化碳及碳酸乙烯酯的混合废气回收再利用的问题,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2、碳酸乙烯酯生产用废气处理装置,包括:
3、处理罐,所述处理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部设置处理腔和蓄集腔,所述罐体内壁连接有锥筒,所述罐体内壁从外之内依次设置有保温层、热电半导体组件和传导层。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处理罐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处理罐之间通过连通管相连通。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罐体一侧位于处理腔的位置还连接有进气管,所述罐体下端一侧位于蓄集腔的位置还连接有排出管,所述罐体表面还设置有观察窗。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尾端所述处理罐上端还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内部设置有抽吸扇,所述输送管一端连接有过滤处理机构,所述过滤处理机构输出端连接有排放管,所述排放管一端连接有排放塔。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过滤处理机构包括过滤管和净化管,所述过滤管内部填充有活性炭颗粒,所述净化管内壁设置有uv灯管组,所述过滤管和净化管之间还连通有连接管。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9、通过在罐体内部的处理腔位置的内壁设置的热电半导体组件,能够将进入的飞起根据沸点的不同进行液化,使得废气中的环氧乙烷、二氧化碳及碳酸乙烯酯的混合废气进行分别液化,以使的在处理完成后能够进入蓄集腔进行回收再利用,并且在处理的过程中能够通过传导层加速温度的传导,同时通过保温层进行温度保持,避免温度流失导致的液化效率降低。
1.碳酸乙烯酯生产用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乙烯酯生产用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罐(1)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处理罐(1)之间通过连通管(3)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乙烯酯生产用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1)一侧位于处理腔(12)的位置还连接有进气管(2),所述罐体(11)下端一侧位于蓄集腔(13)的位置还连接有排出管(15),所述罐体(11)表面还设置有观察窗(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乙烯酯生产用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尾端所述处理罐(1)上端还连接有输送管(4),所述输送管(4)内部设置有抽吸扇(5),所述输送管(4)一端连接有过滤处理机构(6),所述过滤处理机构(6)输出端连接有排放管(7),所述排放管(7)一端连接有排放塔(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酸乙烯酯生产用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处理机构(6)包括过滤管(61)和净化管(63),所述过滤管(61)内部填充有活性炭颗粒(62),所述净化管(63)内壁设置有uv灯管组(64),所述过滤管(61)和净化管(63)之间还连通有连接管(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