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散热系统和充电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15小时前  1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充电,具体涉及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和充电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的数量越来越多,对于充电基础设施需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进一步满足电动汽车对充电功率的需求,将充电桩设计为包括功率变换模块和充电终端设备的分体式结构,其中,功率变换模块负责转换电压,以为电动汽车提供其适用的电压,充电终端设备负责与电动汽车进行交互。对于一个充电站,一个功率变换模块可以对应多个充电终端设备,以使多个用户可以同时使用不同的充电终端设备为电动汽车充电,提高了功率变换模块的使用效率。

2、充电终端设备在充电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若不能及时对充电终端设备进行散热,则会减少充电终端设备的使用寿命。目前,缺少一种能有效为充电终端设备进行散热的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和充电终端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及时为充电终端设备散热的问题。

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液冷散热系统,用于对分体式充电桩的充电终端设备进行散热,所述液冷散热系统包括:冷却液储液箱,设置有可填充冷却液的空腔、冷流体出液口和热流体进液口;冷板,设置有冷板进液口、第一冷却液流道和冷板出液口,所述第一冷却液流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冷板进液口和所述冷板出液口连通;其中,所述冷板用于与所述充电终端设备中的配电器件热传导地配合,所述空腔用于填充冷却液,并使得所述冷却液经过所述冷流体出液口流出所述冷却液储液箱后:经过所述冷板进液口流入所述第一冷却液流道中,流经所述第一冷却液流道后从所述冷板出液口流出;经过所述充电终端设备中的液冷枪线的进液口流入液冷枪线中的第二冷却液流道中,流经所述第二冷却液流道后从液冷枪线的出液口流出;并经过所述热流体进液口流回所述冷却液储液箱。

3、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冷板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用于与所述配电器件的第二表面热传导地配合,所述第一表面的形状与所述第二表面的形状适配。

4、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冷流体出液口与所述冷板进液口连通,所述冷流体出液口还用于与所述液冷枪线的进液口连通,所述热流体进液口与所述冷板出液口连通,所述热流体进液口还用于与所述液冷枪线的出液口连通;所述冷却液经过所述冷流体出液口流出所述冷却液储液箱后,分别经过所述冷板进液口和所述液冷枪线的进液口,分别流入所述第一冷却液流道和所述第二冷却液流道中。

5、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冷流体出液口用于与所述液冷枪线的进液口连通,所述热流体进液口与所述冷板出液口连通;所述液冷散热系统还包括第一连通管道,所述第一连通管道的一端用于与所述液冷枪线的出液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冷板进液口连通;所述冷却液经过所述冷流体出液口流出所述冷却液储液箱后,经过所述液冷枪线的进液口流入所述第二冷却液流道中,流经所述第二冷却液流道后从所述液冷枪线的出液口流出,经过所述第一连通管道和所述冷板进液口流入所述第一冷却液流道中,流经所述第一冷却液流道后从所述冷板出液口流出,经过所述热流体进液口流回所述冷却液储液箱。

6、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液冷散热系统包括依次相邻排布的n个冷板和n-1个第二连通管道,所述n-1个第二连通管道中的各个第二连通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n个冷板中的一个冷板的冷板出液口和另一个冷板的冷板进液口连通,n为正整数,n>1;所述n个冷板中的第一个冷板的冷板进液口与所述第一连通管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n个冷板中的最后一个冷板的冷板出液口与所述热流体进液口连通;所述冷却液从所述第一个冷板的冷板出液口流出,依次经过所述第二连通管道和冷板进液口流入所述n个冷板中除所述第一个冷板外的n-1个冷板的第一冷却液流道中,流经n-1个第一冷却液流道后从所述最后一个冷板的冷板出液口流出,经过所述热流体进液口流回所述冷却液储液箱。

7、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冷流体出液口和所述冷板进液口连通,所述热流体进液口用于与所述液冷枪线的出液口连通;所述液冷散热系统还包括第三连通管道,所述第三连通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冷板出液口连通,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液冷枪线的进液口连通;所述冷却液经过所述冷流体出液口流出所述冷却液储液箱后,经过所述冷板进液口流入所述第一冷却液流道中,流经所述第一冷却液流道后从所述冷板出液口流出,经过所述第三连通管道和所述液冷枪线的进液口流入所述第二冷却液流道中,流经所述第二冷却液流道后从所述液冷枪线的出液口流出,经过所述热流体进液口流回所述冷却液储液箱。

8、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终端设备,所述充电终端设备包括外壳、配电器件、液冷枪线以及如上任一所述的液冷散热系统,所述配电器件、所述液冷散热系统和至少部分所述液冷枪线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或者,所述充电终端设备包括第一外壳、第二外壳、配电器件、液冷枪线以及如上任一所述的液冷散热系统,所述冷却液储液箱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内,所述配电器件、所述液冷散热系统中除所述冷却液储液箱外的其它部件以及至少部分所述液冷枪线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内。

9、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配电器件为铜排、接触器和熔断器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冷却液为冷却油。

10、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液冷散热系统中的冷板为一体成型的冷板,所述充电终端设备还包括正极引线、负极引线和多个配电器件;所述多个配电器件与所述正极引线电连接且依次相邻排布,或者所述多个配电器件与所述负极引线电连接且依次相邻排布;所述冷板与所述多个配电器件绝缘且热传导地配合。

11、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液冷散热系统中的冷板为一体成型的冷板,所述充电终端设备还包括正极引线、负极引线和m个配电器件;所述m个配电器件中的k个配电器件与所述正极引线电连接且依次相邻排布,所述m个配电器件中除所述k个配电器件外的m-k个配电器件与所述负极引线电连接且依次相邻排布,m、k均为正整数,且m≥2,k<m;所述冷板与所述m个配电器件绝缘且热传导地配合。

12、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冷板与配电器件热传导地配合,因此,流经冷板内第一冷却液流道的冷却液可以吸收配电器件产生的热量,从而为配电器件有效地散热,提高了充电终端设备的使用寿命。

13、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液冷散热系统(10),其特征在于,用于对分体式充电桩的充电终端设备(20)进行散热,所述液冷散热系统(1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散热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板(120)具有第一表面(1204),所述第一表面(1204)用于与所述配电器件(210)的第二表面(2101)热传导地配合,所述第一表面(1204)的形状与所述第二表面(2101)的形状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散热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流体出液口(1102)与所述冷板进液口(1201)连通,所述冷流体出液口(1102)还用于与所述液冷枪线的进液口(2201)连通,所述热流体进液口(1103)与所述冷板出液口(1203)连通,所述热流体进液口(1103)还用于与所述液冷枪线的出液口(2203)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散热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流体出液口(1102)用于与所述液冷枪线的进液口(2201)连通,所述热流体进液口(1103)与所述冷板出液口(1203)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散热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散热系统(10)包括依次相邻排布的n个冷板(120)和n-1个第二连通管道(140),所述n-1个第二连通管道(140)中的各个第二连通管道(14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n个冷板(120)中的一个冷板(120)的冷板出液口(1203)和另一个冷板(120)的冷板进液口(1201)连通,n为正整数,n>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散热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流体出液口(1102)和所述冷板进液口(1201)连通,所述热流体进液口(1103)用于与所述液冷枪线的出液口(2203)连通;

7.一种充电终端设备(20),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终端设备(20)包括外壳(250)、配电器件(210)、液冷枪线(220)以及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液冷散热系统(10),所述配电器件(210)、所述液冷散热系统(10)和至少部分所述液冷枪线(220)设置于所述外壳(250)内;或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终端设备(20),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器件(210)为铜排、接触器和熔断器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冷却液为冷却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终端设备(20),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散热系统(10)中的冷板(120)为一体成型的冷板,所述充电终端设备(20)还包括正极引线(230)、负极引线(240)和多个配电器件(210);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终端设备(20),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散热系统(10)中的冷板(120)为一体成型的冷板,所述充电终端设备(20)还包括正极引线(230)、负极引线(240)和m个配电器件(210);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和充电终端设备,该系统包括:冷却液储液箱,设置有空腔、冷流体出液口和热流体进液口;冷板,设置有冷板进液口、第一冷却液流道和冷板出液口,第一冷却液流道的两端分别与冷板进液口和冷板出液口连通;其中,冷板用于与充电终端设备中的配电器件热传导地配合,空腔用于填充冷却液,并使得冷却液经过冷流体出液口流出冷却液储液箱后:经过冷板进液口流入第一冷却液流道并从冷板出液口流出;经过充电终端设备中的液冷枪线中的第二冷却液流道并从液冷枪线的出液口流出;并经过热流体进液口流回冷却液储液箱。本申请提供的液冷散热系统可以对充电终端设备进行散热,提高充电终端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杨江辉,王俊涛,谢其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道通合创数字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229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