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LED芯片与流程

专利查询1天前  1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器件,特别涉及一种led外延片及其制备、led芯片。


背景技术:

1、led芯片是一种能发光的半导体电子元件,具有体积小、亮度高、能耗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照明等领域。led芯片由led外延片裂片得到。led外延片是一种固体光源,它是利用半导体p-n结制成的发光器件。在正向电流导通时,半导体中的少数载流子(即电子)和多数载流子(即空穴)复合,释放出的能量以光子或部分以光子的形式发射出来。led外延片照明具有高效、节能、环保和使用寿命长等显著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路灯、显示屏、室内照明和汽车灯等各个方面。考虑到光效是led外延片竞争力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如何能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升led外延片的光效,是增加led外延片竞争力的永恒话题。

2、目前,常使用蓝宝石、硅或碳化硅等材料作为衬底。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增加,对led芯片不光看重亮度,更重视光效。而工作电压是影响光效非常重要的参数,因此降低led芯片的工作电压成为当前的重点技术瓶颈,而现有的外延片中电流存在垂直行进,导致电流过于集中影响工作电压的问题,从而导致led芯片中的工作电压过高,影响外延片的光效。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led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led芯片,解决现有技术中的led外延片光效不佳的问题。

2、本发明提供一种led外延片,包括n型半导体层、应力释放层、发光层、电子阻挡层、p型半导体层和接触扩展层,所述接触扩展层为周期性交叠结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n型gan层、第一非掺杂gan层和p型gan层,所述n型gan层为si掺杂的n型掺杂层,所述p型gan层为mg掺杂的p型掺杂层。

3、本发明通过在p型半导体层上设置接触扩展层,通过接触扩展层实现电流扩展和欧姆接触的效果,进而既保证了外延片上电流的横向扩展,提高外延片的光效,又保证电流能够顺畅地流入和流出外延片。具体的,接触扩展层包括n型gan层、第一非掺杂gan层和p型gan层,其中,n型掺杂的gan层产生电子,p型掺杂的gan层产生空穴,在通电的情况下会在未掺杂的gan层中复合耗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电流的垂直行进,使得电流横向扩展,电流扩展的改善可以改善芯片的发光分布,使得发光均匀同时降低工作电压,提高光效。且n型gan层、第一非掺杂gan层和p型gan层构成pn结结构,即在电流扩展层中实现了pn结,从而通过各层的分布也实现了欧姆接触的效果,保证了电流可以顺畅地流入和流出外延片。因此,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led外延片光效不佳的问题。

4、优选地,所述接触扩展层的单个周期内,所述n型gan层、所述第一非掺杂gan层的厚度和所述p型gan层的厚度均为0.5nm-2nm。

5、优选地,所述n型gan层中si的掺杂浓度为1×1017cm-3-1×1018cm-3,所述p型gan层中mg的掺杂浓度为1×1020cm-3-1×1021cm-3。

6、优选地,所述接触扩展层的周期数为1-5。

7、优选地,所述led外延片还包括衬底,以及依次层叠于所述衬底上aln层、缓冲层、三维gan层和第二非掺杂gan层;

8、其中,n型半导体层、应力释放层、发光层、电子阻挡层、p型半导体层和接触扩展层依次层叠于第二非掺杂gan层上。

9、本发明还提供一种led外延片的制备方法,方法包括:

10、提供一半成品外延片;

11、在所述半成品外延片上依次生长n型半导体层、应力释放层、发光层、电子阻挡层、p型半导体层和接触扩展层;

12、其中,所述接触扩展层为周期性交叠结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n型gan层、第一非掺杂gan层和p型gan层,所述n型gan层为si掺杂的n型掺杂层,所述p型gan层为mg掺杂的p型掺杂层。

13、优选地,所述在所述半成品外延片上依次生长n型半导体层、应力释放层和发光层的步骤包括:

14、所述在所述半成品外延片上依次生长n型半导体层、应力释放层、发光层、电子阻挡层、p型半导体层和接触扩展层的步骤包括:

15、将所述半成品外延片置于mocvd设备中,依次在所述半成品外延片上生长n型半导体层、应力释放层、发光层、电子阻挡层、p型半导体层和接触扩展层,

16、其中,生长所述接触扩展层时,生长温度为900℃-1000℃,mo源为tega,通入气体为n2、h2和nh3,nh3作为反应气体,n2和h2作为载气,生长压力为100torr-300torr。

17、优选地,所述接触扩展层的周期数为1-5,单个周期内,所述n型gan层、所述第一非掺杂gan层的厚度和所述p型gan层的厚度均为0.5nm-2nm。

18、优选地,生长所述接触扩展层中的n型gan层时,采用sih4源为n型掺杂,掺杂浓度为1×1017cm-3-1×1018cm-3,生长所述接触扩展层中的p型gan层时,采用cp2mg源为p型掺杂,掺杂浓度为1×1020cm-3-1×1021cm-3。

19、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led外延片的led芯片。



技术特征:

1.一种led外延片,其特征在于,包括n型半导体层、应力释放层、发光层、电子阻挡层、p型半导体层和接触扩展层,所述接触扩展层为周期性交叠结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n型gan层、第一非掺杂gan层和p型gan层,所述n型gan层为si掺杂的n型掺杂层,所述p型gan层为mg掺杂的p型掺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外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扩展层的单个周期内,所述n型gan层、所述第一非掺杂gan层的厚度和所述p型gan层的厚度均为0.5nm-2n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外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gan层中si的掺杂浓度为1×1017cm-3-1×1018cm-3,所述p型gan层中mg的掺杂浓度为1×1020cm-3-1×1021cm-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外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扩展层的周期数为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外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外延片还包括衬底,以及依次层叠于所述衬底上的aln层、缓冲层、三维gan层和第二非掺杂gan层;

6.一种led外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led外延片,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led外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半成品外延片上依次生长n型半导体层、应力释放层、发光层、电子阻挡层、p型半导体层和接触扩展层的步骤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led外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扩展层的周期数为1-5,单个周期内,所述n型gan层、所述第一非掺杂gan层的厚度和所述p型gan层的厚度均为0.5nm-2n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led外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生长所述接触扩展层中的n型gan层时,采用sih4源为n型掺杂,掺杂浓度为1×1017cm-3-1×1018cm-3,生长所述接触扩展层中的p型gan层时,采用cp2mg源为p型掺杂,掺杂浓度为1×1020cm-3-1×1021cm-3。

10.一种led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led芯片包括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中所述的led外延片。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LED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LED芯片,属于半导体器件领域,其中LED外延片包括N型半导体层、应力释放层、发光层、电子阻挡层、P型半导体层和接触扩展层,所述接触扩展层为周期性交叠结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N型GaN层、第一非掺杂GaN层和P型GaN层,所述N型GaN层为Si掺杂的N型掺杂层,所述P型GaN层为Mg掺杂的P型掺杂层,所述N型GaN层中Si的掺杂浓度为1×10<supgt;17</supgt;cm<supgt;‑3</supgt;‑1×10<supgt;18</supgt;cm<supgt;‑3</supgt;,所述P型GaN层中Mg的掺杂浓度为1×10<supgt;20</supgt;cm<supgt;‑3</supgt;‑1×10<supgt;21</supgt;cm<supgt;‑3,</supgt;单个周期内,所述N型GaN层、所述N型GaN层的厚度和所述N型GaN层的厚度均为0.5nm‑2nm。本发明中的LED外延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LED外延片光效不佳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胡加辉,刘春杨,金从龙,顾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兆驰半导体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