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低压电气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表。
背景技术:
1、负荷开关是当今智能电表的主要元件。其中负荷开关是一种在驱动控制信号的作用下,利用电磁线圈和永久磁铁的相互作用、相对运动实现触头机构的闭合和断开,在驱动控制信号消失后依然保持接通或断开状态的控制元件。
2、现有的电表越来越集成化,将负荷开关集成到电表内部成为电表的发展趋势。由于对在电表内使用的负荷开关性能要求较高如其短耐指标等等,这致使负荷开关结构较为复杂,体积较大,但电表内部空间位置却十分有限;其次负荷开关在电表内部需与电表接线端口连接便于监测电表情况及时进行反馈,电表接线端口位置固定,致使负荷开关与电表接线复杂,导电回路电阻大;以及负荷开关还容易受到电表外部的磁场干扰,导致负荷开关磁系统对触头机构接通或断开的控制不稳定,因此如何在减小负荷开关体积的同时还能满足性能指标要求,并且与电表接线方式简单,使其能安装到电表内部正常使用且布局合理是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其能够使得该电表能够在减小负荷开关体积的同时满足性能指标要求,并且与电表接线方式简单、导电回路较短,布局更加精巧合理。
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电表,包括外壳、负荷开关、接线端口;负荷开关设置于外壳内,所述负荷开关内部设有带有动铁芯的磁系统和触头机构,接线端口设置于外壳端部;磁系统的动铁芯的运动方向与外壳上的接线端口的设置侧方向相互平行;触头机构分别与磁系统和接线端口相连接。
4、可选地,磁系统设置于负荷开关靠近外壳的一侧,触头机构设置于负荷开关远离外壳的一侧。
5、可选地,磁系统设置于负荷开关远离外壳的一侧,触头机构设置于负荷开关靠近外壳的一侧。
6、可选地,负荷开关的内部还设置有灭弧室和电流检测装置,电流检测装置设置于负荷开关的一侧,灭弧室设置于磁系统与接线端口之间。
7、可选地,触头机构包括触头支架、动触头和静触头,触头支架与磁系统相连接,动触头与触头支架相连接;静触头设置于动触头远离磁系统的一侧,磁系统能够带动触头支架和动触头沿朝向静触头的方向运动,以使动触头与静触头相接触。
8、可选地,接线端口至少包括第一接线端口和第二接线端口;动触头通过第一接线排与第一接线端口连接,静触头通过第二接线排连接与第二接线端口连接;或者,动触头通过第二接线排与第二接线端口连接,静触头通过第一接线排与电表第一接线端口连接,第一接线排上设有锰铜板。
9、可选地,第一接线排位于负荷开关靠近接线端口的一侧,第一接线排通过导电件与第一接线端口电连接。
10、可选地,接线端口还包括第三接线端口和第四接线端口,电流检测装置与负荷开关间隔设置,且设于靠近第三接线端口和第四接线端口的位置,第二接线排通过导电件穿过电流检测装置后与第二接线端口连接;第二接线排设置在靠近电流检测装置的一侧。
11、可选地,动触头设有至少两个,每一动触头的一端与转动组件相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可与静触头抵持接触的动触点;磁系统动铁芯运动方向与触头支架运动方向一致,磁系统用于驱动动触头绕转动组件的转动轴线运动,以使动触点与静触头接触或分离;转动组件上套设有弹性件,动触头与触头支架通过弹性件连接,驱动杆推动动触点与静触头组件接触时,弹性件可产生驱动动触点抵持静触头组件的弹性作用力。
12、可选地,电表还设有与动触头相连接的导电件,导电件的一端与动触头远离动触点的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与接线端口相连接,多个动触头之间通过导电件串联或并联。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1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表,包括外壳、负荷开关、接线端口;负荷开关设置于外壳内,所述负荷开关内部设有带有动铁芯的磁系统和触头机构,接线端口设置于外壳端部;磁系统的动铁芯的运动方向与外壳上的接线端口的设置侧方向相互平行;触头机构分别与磁系统和接线端口相连接。上述设计得到的电表能够在减小负荷开关体积的同时满足性能指标要求,并且与电表接线方式简单、导电回路较短,布局更加精巧合理。
1.一种电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10)、负荷开关(120)、接线端口(130);所述负荷开关(120)设置于所述外壳(110)内,所述负荷开关(120)内部设有带有动铁芯的磁系统(122)和触头机构(123),所述接线端口(130)设置于所述外壳(110)端部;所述磁系统(122)的动铁芯的运动方向与所述外壳(110)上的所述接线端口(130)的设置侧方向相互平行;所述触头机构(123)分别与所述磁系统(122)和所述接线端口(130)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系统(122)设置于所述负荷开关(120)靠近所述外壳(110)的一侧,所述触头机构(123)设置于所述负荷开关(120)远离所述外壳(110)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系统(122)设置于所述负荷开关(120)远离所述外壳(110)的一侧,所述触头机构(123)设置于所述负荷开关(120)靠近所述外壳(110)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荷开关(120)的内部还设置有灭弧室和电流检测装置(150),所述电流检测装置(150)设置于所述负荷开关(120)的一侧,所述灭弧室设置于所述磁系统(122)与所述接线端口(13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机构(123)包括触头支架(1231)、动触头(1232)和静触头(1233),所述触头支架(1231)与所述磁系统(122)相连接,所述动触头(1232)与所述触头支架(1231)相连接;所述静触头(1233)设置于所述动触头(1232)远离所述磁系统(122)的一侧,所述磁系统(122)能够带动所述触头支架(1231)和所述动触头(1232)沿朝向所述静触头(1233)的方向运动,以使所述动触头(1232)与所述静触头(1233)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口(130)至少包括第一接线端口(131)和第二接线端口(132);所述动触头(1232)通过第一接线排(170)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口(131)连接,所述静触头(1233)通过第二接线排(180)连接与所述第二接线端口(132)连接;或者,所述动触头(1232)通过第二接线排(180)与所述第二接线端口(132)连接,所述静触头(1233)通过第一接线排(170)与所述电表(100)的第一接线端口(131)连接,所述第一接线排(170)上设有锰铜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排(170)位于所述负荷开关(120)靠近所述接线端口(130)的一侧,所述第一接线排(170)通过导电件(140)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口(131)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口(130)还包括第三接线端口(133)和第四接线端口(134),所述电流检测装置(150)与所述负荷开关(120)间隔设置,且设于靠近第三接线端口(133)和第四接线端口(134)的位置,所述第二接线排(180)通过导电件(140)穿过所述电流检测装置(150)后与第二接线端口(132)连接;第二接线排(180)设置在靠近电流检测装置(150)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1232)设有至少两个,每一动触头(1232)的一端与转动组件(1237)相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可与所述静触头(1233)抵持接触的动触点;磁系统(122)动铁芯运动方向与触头支架(1231)运动方向一致,所述磁系统(122)用于驱动所述动触头(1232)绕所述转动组件(1237)的转动轴线运动,以使所述动触点与所述静触头(1233)接触或分离;所述转动组件(1237)上套设有弹性件(1238),所述动触头(1232)与所述触头支架(1231)通过所述弹性件(1238)连接,所述触头支架(1231)的驱动杆推动所述动触点与所述静触头(1233)接触时,所述弹性件(1238)可产生驱动所述动触点抵持所述静触头(1233)的弹性作用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表(100)还设有与所述动触头(1232)相连接的导电件(140),所述导电件(140)的一端与所述动触头(1232)远离动触点的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与接线端口(130)相连接,多个所述动触头(1232)之间通过所述导电件(140)串联或并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