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叶苕子种子高产的生产方法

专利查询12小时前  2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特别是涉及一种毛叶苕子高产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1、在耕地数量刚性减少,粮食需求不断增加的前提下,提升耕地质量是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而绿肥是我国传统的有机肥源,绿肥作物作为我国的传统农业瑰宝,是连接人与自然、消耗和保护的重要纽带,种植利用绿肥作物是提升耕地质量的重要措施。绿肥具有提供养分、合理用地养地、促进优质农产品生产、防止水土流失、提供饲草、替代化肥等作用。

2、毛叶苕子属于豆科植物,匍匐生长,耐寒耐旱,生物量大,是北方常用的绿肥作物之一。其能利用根瘤菌固定空气中的氮以供作物吸收利用;根系强大,能够疏松土壤。每亩可生产鲜草2000kg以上,按照每亩生产200kg干草计算,每亩毛叶苕子可提供氮7.16kg、磷0.76kg和钾3.5kg,相当于15.57kg尿素、6.33kg过磷酸钙和7kg硫酸钾。播娘蒿为一年生草本,直立生长,高20~80cm,种子榨油可食用,种子中药名葶苈子具有止咳平喘的功效。

3、目前通用的毛叶苕子的种植方法为单一种植,其缺点在于毛叶苕子茎秆柔软,植株匍匐生长,群体郁闭度大,导致下部茎叶腐烂和籽粒掉落,对种子产量造成影响。

4、毛叶苕子和播娘蒿混合播种能够充分发挥两种作物之间的种间互惠,通过毛叶苕子与播娘蒿之间的时间、空间格局合理搭配,实现光、热、水、肥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毛叶苕子高产的生产方法,通过采用毛叶苕子和播娘蒿混合种植的方法,利用毛叶苕子和播娘蒿生长的时间和空间格局合理搭配,可以减少氮肥的施用量、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提升作物光热和空间利用率、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等技术效果。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毛叶苕子高产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1)播种前需对种植地块进行旋耕,所述旋耕的深度为15~20cm;旋耕时每亩配施30~40kg钙镁磷肥;在毛叶苕子返青期可在灌溉或者雨前撒施3~4kg尿素/亩。本发明中,由于毛叶苕子耐寒耐旱性较强,一般地块均可种植,因此对种植地块无明确要求,一般可选择冬闲田种植,充分利用耕地,或者替换冬小麦进行种植,改善耕地土壤质量。

4、(2)将毛叶苕子种子和播娘蒿种子混合播种;其中,毛叶苕子和播娘蒿种子的质量比为10~12:1,播种量为3~5kg种子/亩。毛叶苕子种子和播娘蒿种子的来源没有限定,可选用市场上售卖的品种即可,毛叶苕子可选用土库曼苕子或者鲁苕等,优选纯度不低于95%、发芽率不低于85%的种子。

5、(3)在混合播种后进行镇压,并在播种后进行一次灌溉,以保证出苗;越冬前和返青期各灌水一次,每次灌水量为20~30m3/亩;

6、(4)加强苗期和中后期管理,适时加以收获。

7、在本发明中,毛叶苕子和播娘蒿混播种植的时间为9月底至10月中上旬。混合播种的方式为条播,条播行距为20~36cm,播种深度为3~5cm。 播种方式优选机械条播。

8、在本发明中,播娘蒿可于4月底5月初在种子未成熟前用打草机打掉上部青荚,茎秆作为支架供毛叶苕子攀爬;播娘蒿也可不做处理,与毛叶苕子一同收获种子。

9、在本发明中,毛叶苕子和播娘蒿可于6月中下旬毛叶苕子的荚果70%以上呈黄褐色时,收获种子。收获后的种子可用清选机将毛叶苕子和播娘蒿等种子分离。收获方式优选机械收获。收获籽粒的全过程包括收割、干燥、分选、包装和贮藏。通过分选,将毛叶苕子、播娘蒿和混入的其他杂物分离,以提高种子纯度。

10、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毛叶苕子种子高产的生产方法主要用于提高毛叶苕子种子产量,所述的提高毛叶苕子种子产量指的是采用毛叶苕子和播娘蒿混合种植,播娘蒿作物支架供毛叶苕子攀爬,提高其生长空间。实验结果显示:将毛叶苕子和播娘蒿混合种植,毛叶苕子能够攀爬在播娘蒿茎秆上,便于机械化收割。茎叶交错分布在播娘蒿植株上,可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扩大毛叶苕子的生长空间,毛叶苕子种子产量增产19.8%~31.7%,显著提高了毛叶苕子的产量,极大的提高了种子生产效益

11、本发明公开的毛叶苕子高产的生产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积极效果在于:

12、(1)通过毛叶苕子和播娘蒿混合种植的方法,减少了氮肥使用量、提升了光热和空间资源利用率、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方法新颖、经济效益好;

13、(2)由于毛叶苕子种子和播娘蒿种子在大小、性状方面差异较大,收获后的种子易用清选机将不同种子分离。



技术特征:

1.一种毛叶苕子种子高产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的步骤进行:

2.权利1要求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混合播种的方式为条播,条播行距为20~36cm,播种深度为3~5cm。

3.权利1要求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毛叶苕子和播娘蒿混播种植的时间为9月底至10月中上旬。

4.权利1要求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播娘蒿于4月底5月初在种子未成熟前使用打草机打掉上部青荚,茎秆作为支架供毛叶苕子攀爬;播娘蒿也可不做处理,与毛叶苕子一同收获种子。

5.权利1要求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毛叶苕子和播娘蒿于6月中下旬毛叶苕子的荚果70%呈黄褐色时,收获种子。

6.权利1要求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收获后的种子可用清选机将毛叶苕子和播娘蒿等种子分离。

7.权利要求1所述生产方法主要用于提高毛叶苕子种子产量,所述的提高毛叶苕子种子产量指的是采用毛叶苕子和播娘蒿混合种植,播娘蒿作物支架供毛叶苕子攀爬,提高其生长空间。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毛叶苕子种子高产的生产方法,其包括:将毛叶苕子种子和播娘蒿种子混合播种;其中毛叶苕子和播娘蒿种子的质量比为10~12:1,播种量为3~5kg种子/亩;在混合播种后进行镇压,并且在播种后进行一次灌溉,以保证出苗;越冬前和返青期各灌水一次。本发明毛叶苕子种子高产的生产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省时省工,增加了单位面积产出,同时减少了氮肥使用量、提高了光热资源利用率,生长后期播娘蒿可以作为支架供毛叶苕子攀爬,改善毛叶苕子的生长环境,使毛叶苕子种子高产等优点。本发明毛叶苕子种子产量增产19.8%~31.7%,显著提高了毛叶苕子种子的产量,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建,赵秋,宁晓光,吴迪,王晓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