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物流运输,具体涉及一种折叠箱的侧梁以及折叠箱。
背景技术:
1、折叠箱是一种特种集装箱,其能够在空箱返运时,将端墙收折于底架上,使多个折叠箱能够堆叠码放,从而减小空箱返运时占用的空间。折叠箱的底架两侧通常设置侧梁,侧梁的横截面一般设置为“工”字形,其包括腹板、位于腹板顶部的上翼板以及位于腹板底部的下翼板,上翼板、腹板以及下翼板通过拼焊的方式形成侧梁,由于端墙在折叠于底架上后,与底架保持平齐,为了防止端墙在折叠时端墙与底架发生干涉,因此,需要上翼板上通过折弯加工用于避让端墙横梁的凹槽,同时上翼板与端墙对应的位置需要切掉缺口,以避让端墙的立柱以及顶角件。在通过折弯设备在上翼板上折弯凹槽时,由于上翼板整体长度较大,参见图1所示,目前通常是将上翼板分为沿其长度方向排列的三段,具体包括位于中间的第一段11、以及两个衔接于第一段11两端的第二段12,第一段11和第二段12分开制作,由于第二段12尺寸相对较短,能够通过折弯设备在其上进行折弯以形成凹槽121,在将第二段12加工完成后,然后将第二段12与第一段11对接并焊接固定形成上翼板,为了便于焊接,在选取第二段12的板材时,需要使其凹槽121靠近第一段11的一侧具有一个水平的延伸端122,以避免第一段11与第二段12对接的焊缝恰好位于凹槽121的弯折部分,这样虽然完成上翼板的制作,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需要在第二段12上设置上述的延伸段,如图2所示,在选取板材加工第二段12时,就需要将板材上的裁剪区域120切掉后形成第二段12,浪费了较多的原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是提出一种折叠箱的侧梁,以在加工时减少原材料的浪费。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二是提出一种折叠箱。
3、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4、折叠箱的侧梁,横截面呈工字形,包括腹板、焊接于腹板顶部的上翼板、焊接于腹板底部的下翼板;
5、上翼板包括第一段、以及两个分别连接于第一段两端的第二段,第一段上位于其内侧缘和端沿的衔接处设置有一缺口;第二段的内侧缘与第一段的内侧缘平齐,第二段上通过弯折形成靠近第一段的第一凹槽和远离第一段的第二凹槽,第二段上位于第一凹槽靠近第一段的一侧设置有一延伸段,该延伸段至少有一部分填充于缺口内,并且延伸段与缺口内缘相匹配的边缘与缺口的内缘之间形成一焊道以将第二段与第一段连接在一起;
6、第二段上位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的部分的宽度为d1,延伸段的宽度为d2,d1≥d2。
7、d1大于d2,且d1与d2大的差值为21cm~59cm。
8、,第一凹槽的中部形成一台阶部以使第一凹槽靠近延伸段的部分的宽度为d2、第一凹槽远离延伸段的部分的宽度为d1。
9、缺口的内缘包括由第一段的内侧缘向着外侧延伸的第一边、以及由第一边的外侧端延伸至第一段的端沿的第二边,第一边与第二边相互垂直。
10、上翼板的下表面贴焊接有一加强板,该加强板覆盖于延伸段与缺口内缘之间的焊道下方。
11、d1为176cm~191cm,第一段的宽度为278cm~298cm。
12、为实现上述目的二,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3、折叠箱,包括上述的折叠箱的侧梁。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5、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箱侧梁,在加工上翼板两端时选取的板材宽度相比于现有技术较窄,只需要在板材上裁切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形成与缺口匹配的延伸段即可,减少了加工上翼板时裁切掉的原材料的边角料,继而达到减少材料浪费的目的,降低了折叠箱的材料成本。
1.折叠箱的侧梁,横截面呈工字形,其特征在于,包括腹板、焊接于腹板顶部的上翼板、焊接于腹板底部的下翼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箱的侧梁,其特征在于,d1大于d2,且d1与d2大的差值为21cm~59c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箱的侧梁,其特征在于,第一凹槽的中部形成一台阶部以使第一凹槽靠近延伸段的部分的宽度为d2、第一凹槽远离延伸段的部分的宽度为d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箱的侧梁,其特征在于,缺口的内缘包括由第一段的内侧缘向着外侧延伸的第一边、以及由第一边的外侧端延伸至第一段的端沿的第二边,第一边与第二边相互垂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箱的侧梁,其特征在于,上翼板的下表面贴焊接有一加强板,该加强板覆盖于延伸段与缺口内缘之间的焊道下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箱的侧梁,其特征在于,d1为176cm~191cm,第一段的宽度为278cm~298cm。
7.折叠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折叠箱的侧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