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深挖路堑和高边坡防护的,尤其是涉及一种坡顶截水沟。
背景技术:
1、截水沟是拦截山坡上流向路基的水、在路堑坡顶以外设置的水沟(规范规定距路堑坡顶外缘大于等于5m,距路堤坡脚外缘大于等于2m),通常采用浆砌片石、浆砌块石或水泥混凝土预制块的形式。挖方路基的堑顶截水沟应设置在坡口5m以外,并宜结合地形进行布设,填方路基上侧的路堤截水沟距填方坡脚的距离不应小于2m。在多雨地区,视实际情况可设一道或多道截水沟,其作用是拦截路基上方流向路基的地表水,保护挖方边坡和填方坡脚不受水流冲刷。雨期土质路堑开挖前,在路堑边坡坡顶2m以外开挖截水沟并接通出水口。
2、授权公告号为cn21320416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坡顶截水沟,包括开设于边坡表面靠近坡顶位置的基沟,以及设于基沟中并与基沟固连的加固体,加固体由混凝土浇筑一体成型,加固体包括与基沟底面贴合的底板、连接于底板靠近边坡坡顶一端的第一侧墙,以及连接于底板远离边坡坡顶一端的第二侧墙,第一侧墙和第二侧墙分别与基沟相应的侧壁面贴合,底板、第一侧墙和第二侧墙由混凝土浇筑一体成型;第一侧墙的上端设有用于阻挡边坡汇水的衬砌墙。上述截水沟以高出地面线的衬砌墙形成“堤堰”结构,在协助起到挡水、排水的同时,衬砌墙也长期承受水流压力,尤其在坡度较陡的情况下,水流速度快,混凝土很快会被冲蚀,进而影响上述截水沟的使用寿命,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坡顶截水沟,其具有结构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坡顶截水沟,包括开设于边坡表面靠近坡顶位置的基沟、以及嵌设固定于所述基沟上的加固槽,所述加固槽靠近坡顶的顶端向外弯折延伸、并形成翻边,所述翻边靠近坡顶的一端插接于边坡上、远离坡顶的一端设置有迎水面,所述迎水面与边坡表面近似的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加固槽靠近坡顶的内壁设置有导向面,所述加固槽远离坡顶的顶面伸出至所述基沟的外部、并经过边坡表面。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边坡坡顶有较大的汇水面积时,在边坡表面靠近坡顶位置设置截水沟,并通过绿化手段予以遮挡,地表水通过与边坡表面平齐的迎水面的而顺利排出,并在加固槽内侧导向面的引导下汇集于加固槽内,截水沟内汇水一般应在两端通过急流槽引入排水沟,截水沟连续长度超过400m时,应选择合适位置设置急流槽将汇水排至挖方边沟,这种设计增强了截水沟的抗冲击能力,降低了水流压力对截水沟的损害,从而提高了使用寿命;同时,翻边的设计使得加固槽受到坡顶水流冲击的一侧能够牢固地固定于边坡上,加固槽远离坡顶的顶面与边坡表面相交,不仅使得截水沟的结构稳定性好、不易变形或滑动,还能降低自坡顶流下的水流压力对截水沟的损害。
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固槽包括沿着远离坡顶的方向顺次连接的内侧墙、底板和外侧墙,所述内侧墙、底板和外侧墙分别与所述基沟的其中一侧内壁、底壁和另一侧内壁贴合,所述翻边设置于所述内侧墙的顶端,所述导向面设置于所述内侧墙的表面,所述外侧墙的顶面伸出至所述基沟的外部、且靠近坡顶的一侧经过边坡表面。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坡顶截水沟的抗冲击能力进一步增强,使用寿命进一步延长,由于内侧墙、底板和外侧墙的设置,加固槽的结构更加稳定,不易变形或滑动;同时,翻边的设计使得加固槽在承受水流冲击时能够牢固地固定于边坡上,降低了水流压力对截水沟的损害。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固槽由c25混凝土组成。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槽采用c25混凝土浇筑而成,施工过程中无需大量使用预制块或片石,降低了施工难度和成本,并能适用于各种地形和土壤条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边的宽度为20cm、厚度为20cm。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迎水面的水平宽度为20cm、竖直高度为5~10cm。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侧墙的顶部宽度为20cm、底部宽度为35cm。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的宽度为105cm、厚度为20cm。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侧墙的宽度为20cm、高度为60cm。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尺寸设计下,坡顶截水沟在保证结构稳定性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拦截和引导水流,降低水流对边坡的冲刷作用,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此外,截水沟的设计简洁,施工方便,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类边坡防护工程。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坡顶截水沟不仅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对加固槽的创新设计,提高了截水沟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同时,简化的施工过程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在深挖路堑和高边坡防护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一种坡顶截水沟,其特征在于:包括开设于边坡表面靠近坡顶位置的基沟(1)、以及嵌设固定于所述基沟(1)上的加固槽(2),所述加固槽(2)靠近坡顶的顶端向外弯折延伸、并形成翻边(3),所述翻边(3)靠近坡顶的一端插接于边坡上、远离坡顶的一端设置有迎水面(4),所述迎水面(4)与边坡表面近似的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加固槽(2)靠近坡顶的内壁设置有导向面(5),所述加固槽(2)远离坡顶的顶面伸出至所述基沟(1)的外部、并经过边坡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顶截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槽(2)包括沿着远离坡顶的方向顺次连接的内侧墙(21)、底板(22)和外侧墙(23),所述内侧墙(21)、底板(22)和外侧墙(23)分别与所述基沟(1)的其中一侧内壁、底壁和另一侧内壁贴合,所述翻边(3)设置于所述内侧墙(21)的顶端,所述导向面(5)设置于所述内侧墙(21)的表面,所述外侧墙(23)的顶面伸出至所述基沟(1)的外部、且靠近坡顶的一侧经过边坡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坡顶截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槽(2)由c25混凝土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坡顶截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3)的宽度为20cm、厚度为20c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坡顶截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迎水面(4)的水平宽度为20cm、竖直高度为5~10c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坡顶截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墙(21)的顶部宽度为20cm、底部宽度为35c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坡顶截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2)的宽度为105cm、厚度为20cm。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坡顶截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墙(23)的宽度为20cm、高度为60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