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出模,尤其涉及一种模具。
背景技术:
1、模具是一种能够通过注塑等方式得到所需工件的设备。工件成型后,模具可以采用二次顶出机构将工件从模具的型腔中顶出,二次顶出机构将工件从型腔中顶出时采用两段式顶出,即二次顶出机构具有第一段动作和第二段动作,第一段工作和第二段工作分别产生一段行程。相关技术中,将二次顶出机构从能够执行第一段动作的状态切换至能够执行第二段动作的状态的操作不方便,并且也不便于确认二次顶出机构是否同步至能够执行第二段动作的状态,导致二次顶出机构的可靠性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模具,旨在方便二次顶出机构从锁紧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同时有利于提高二次顶出机构的可靠性。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具,包括:
3、具有安装腔的主体;
4、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的二次顶出机构,所述二次顶出机构包括一次顶组件和二次顶组件,所述二次顶出机构被配置为具有锁紧状态和打开状态,在所述锁紧状态下,所述一次顶组件与所述二次顶组件能够沿所述模具的开模方向同步运动,在所述打开状态下,所述二次顶组件与所述一次顶组件分离;
5、拨动件,所述安装腔沿第一方向的至少一侧设置有所述拨动件,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开模方向相交,在所述锁紧状态下,所述二次顶出机构沿所述开模方向朝所述拨动件运动,所述拨动件能够驱动所述二次顶组件运动,以使所述二次顶出机构切换至所述打开状态;
6、其中,所述安装腔设置有所述拨动件的一侧还开设有视窗口,所述二次顶出机构在所述锁紧状态和所述打开状态之间切换的运动空间通过所述视窗口暴露于外部视野中。
7、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二次顶组件靠近所述视窗口一侧的尺寸不大于所述视窗口的尺寸。
8、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一次顶组件具有面向所述拨动件的第一卡接面以及背离所述拨动件的第二卡接面,在所述锁紧状态下,所述二次顶组件夹设于所述第一卡接面和所述第二卡接面之间,所述二次顶出机构沿所述开模方向朝所述拨动件运动,所述拨动件能够驱动所述二次顶组件运动,以使所述二次顶组件与所述第二卡接面分离。
9、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一次顶组件包括一次顶板和位于所述视窗口一侧的锁紧件,所述一次顶板沿所述开模方向靠近所述拨动件的一侧构成所述第一卡接面,所述锁紧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一次顶板上,另一端形成有面向所述一次顶板的第二卡接面。
10、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二次顶组件包括二次顶板和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二次顶板上的滑动件,在所述锁紧状态下,所述滑动件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接面和所述第二卡接面之间;
11、所述二次顶出机构沿所述开模方向朝所述拨动件运动,所述拨动件能够驱动所述滑动件运动至与所述第二卡接面分离的状态。
12、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拨动件沿所述开模方向延伸,且所述拨动件上设置有相对于所述开模方向倾斜设置的第一导向面,所述滑动件上设置有第二导向面,所述二次顶出机构沿所述开模方向朝所述拨动件运动,所述第二导向面与所述第一导向面滑动配合,以驱动所述滑动件运动至与所述第二卡接面分离的状态。
13、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件上设置有容纳孔,所述二次顶组件沿所述开模方向朝所述拨动件运动,所述容纳孔用于容纳所述拨动件的至少部分,所述容纳孔的孔壁形成所述第二导向面。
14、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二次顶组件包括弹性复位件,在所述打开状态下,所述弹性复位件产生弹性形变,所述二次顶出机构沿所述开模方向向远离所述拨动件的一侧运动,所述弹性复位件恢复弹性形变,以驱动所述滑动件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接面和所述第二卡接面之间。
15、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一次顶组件上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通孔,所述二次顶组件背离所述拨动件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受力位,两个所述受力位分别通过两个所述通孔与外部连通,所述受力位用于承接注塑机的顶棍的作用力,以驱动所述二次顶出机构沿所述开模方向朝所述拨动件运动。
16、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腔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拨动件,所述安装腔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均开设有所述视窗口。
17、本申请实施例的模具,二次顶出机构在锁紧状态下,一次顶组件和二次顶组件能够沿开模方向同步运动,从而产生顶出工件的一段行程,二次顶出机构在打开状态下,一次顶组件和二次顶组件分离,由二次顶组件沿开模方向继续运动,从而产生顶出工件的又一段行程,模具集成设计有拨动件,在出模过程中,拨动件能够驱动二次顶出机构从锁紧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如此,模具无需借助外部工具来将二次顶出机构从锁紧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即便于二次顶出机构从锁紧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同时,此种切换方式简化了操作人员的操作步骤,提高了模具的生产效率。
18、进一步地,由于拨动件设置于安装腔沿第一方向的至少一侧,并且安装腔在设置有拨动件的一侧开设有视窗口,拨动件驱动二次顶组件相对于一次顶组件运动,以使二次顶出机构切换至打开状态的运动过程通过视窗口暴露于外部视野中,便于操作人员确认二次顶组件和一次顶组件是否分离到位,提高了二次顶出机构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可靠性。
1.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顶组件靠近所述视窗口一侧的尺寸不大于所述视窗口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顶组件具有面向所述拨动件的第一卡接面以及背离所述拨动件的第二卡接面,在所述锁紧状态下,所述二次顶组件夹设于所述第一卡接面和所述第二卡接面之间,所述二次顶出机构沿所述开模方向朝所述拨动件运动,所述拨动件能够驱动所述二次顶组件运动,以使所述二次顶组件与所述第二卡接面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顶组件包括一次顶板和位于所述视窗口一侧的锁紧件,所述一次顶板沿所述开模方向靠近所述拨动件的一侧构成所述第一卡接面,所述锁紧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一次顶板上,另一端形成有面向所述一次顶板的第二卡接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顶组件包括二次顶板和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二次顶板上的滑动件,在所述锁紧状态下,所述滑动件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接面和所述第二卡接面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件沿所述开模方向延伸,且所述拨动件上设置有相对于所述开模方向倾斜设置的第一导向面,所述滑动件上设置有第二导向面,所述二次顶出机构沿所述开模方向朝所述拨动件运动,所述第二导向面与所述第一导向面滑动配合,以驱动所述滑动件运动至与所述第二卡接面分离的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上设置有容纳孔,所述二次顶组件沿所述开模方向朝所述拨动件运动,所述容纳孔用于容纳所述拨动件的至少部分,所述容纳孔的孔壁形成所述第二导向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顶组件包括弹性复位件,在所述打开状态下,所述弹性复位件产生弹性形变,所述二次顶出机构沿所述开模方向向远离所述拨动件的一侧运动,所述弹性复位件恢复弹性形变,以驱动所述滑动件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接面和所述第二卡接面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顶组件上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通孔,所述二次顶组件背离所述拨动件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受力位,两个所述受力位分别通过两个所述通孔与外部连通,所述受力位用于承接注塑机的顶棍的作用力,以驱动所述二次顶出机构沿所述开模方向朝所述拨动件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拨动件,所述安装腔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均开设有所述视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