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穿梭车轨道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穿梭车轨道变轨机构。
背景技术:
1、现代化智能仓储物流中,有轨穿梭车(rgv)是必不可少的设备,为了让多仓库、生产车间之间的货物能够快速转运,穿梭车的轨道通常会穿越多个仓库、车间,轨道就会有转弯、交错的布局,所以需要轨道上做变轨机构。通过变轨机构的轨道来回切换,使小车可以实现直线或转弯行走。
2、在实际运用中,因为变轨机构的结构不合理,存在轨道对接精度不高、稳定性差、轨道连接处高低错位等问题。同时,变轨机构还存在模块化程度低,安装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梭车轨道变轨机构,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穿梭车轨道变轨机构,包括固定轨道模组、旋转轨道模组、旋转驱动模组和连接模组,所述连接模组连接旋转轨道模组和旋转驱动模组;
3、所述固定轨道模组包括固定轨道一、固定轨道二和固定轨道三,所述旋转轨道模组包括旋转轨道一和旋转轨道二;所述固定轨道一、旋转轨道一和固定轨道二组成直线型轨道,所述固定轨道一、旋转轨道二和固定轨道三组成弯弧轨道;
4、所述旋转轨道模组还包括安装组件、与所述安装组件连接的旋转组件和旋转拉动架,所述旋转拉动架与所述连接模组转动连接。
5、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轨道一和所述旋转轨道二均为双轨道,所述旋转轨道一和所述旋转轨道二底部均设置有承载垫块,且所述承载垫块位于所述旋转轨道一和所述旋转轨道二的两端。
6、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组件包括若干根间隔设置的轨道底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轨道底板上的轨道侧架,所述旋转轨道一、旋转轨道二安装在所述轨道侧架上。
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回转支承和回转支承安装架,所述回转支承安装在所述回转支承安装架上,所述回转支承与所述轨道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回转支承安装架落地安装。
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回转支承外侧设置有承载支架,所述轨道底板上设置有若干个承重轮,所述回转支承转动时,所述承重轮在所述承载支架上行走,所述承载支架设置若干个,且为弧形结构。
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驱动模组包括电机安装架、设置在电机安装架上的驱动电机和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的曲柄,所述曲柄与所述连接模组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模组包括一连接杆。
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曲柄上安装有感应安装板,所述感应安装板上设置有旋转到位感应片和旋转减速感应片,所述电机安装架两侧均设置有接近开关。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2、本方案通过设置固定轨道模组、旋转轨道模组、旋转驱动模组和连接模组,实现直线轨道和弯弧轨道的切换,满足穿梭车行走需求,同时本方案旋转轨道模组整体稳定性高,对接精准,易于安装。
13、本方案通过设置承载垫块用于承载轨道对接缝隙,防止轨道对接处出现高度错位。通过设置承重轮和承载之间,承重轮可在承载支架上进行行走,保证变轨时轨道的平稳性,同时用于承载穿梭车经过轨道时候对整个变轨机构的负载。
1.一种穿梭车轨道变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轨道模组、旋转轨道模组、旋转驱动模组和连接模组,所述连接模组连接旋转轨道模组和旋转驱动模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梭车轨道变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轨道一和所述旋转轨道二均为双轨道,所述旋转轨道一和所述旋转轨道二底部均设置有承载垫块,且所述承载垫块位于所述旋转轨道一和所述旋转轨道二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梭车轨道变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包括若干根间隔设置的轨道底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轨道底板上的轨道侧架,所述旋转轨道一、旋转轨道二安装在所述轨道侧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穿梭车轨道变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回转支承和回转支承安装架,所述回转支承安装在所述回转支承安装架上,所述回转支承与所述轨道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回转支承安装架落地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穿梭车轨道变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支承外侧设置有承载支架,所述轨道底板上设置有若干个承重轮,所述回转支承转动时,所述承重轮在所述承载支架上行走,所述承载支架设置若干个,且为弧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梭车轨道变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模组包括电机安装架、设置在电机安装架上的驱动电机和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的曲柄,所述曲柄与所述连接模组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模组包括一连接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穿梭车轨道变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上安装有感应安装板,所述感应安装板上设置有旋转到位感应片和旋转减速感应片,所述电机安装架两侧均设置有接近开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