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铁路道岔设备领域,尤其涉及铁路电动转辙机的新型锁闭杆。
背景技术:
1、道岔是一种使机车车辆从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的线路连接设备,通常在车站、编组站大量铺设,有了道岔,可以充分发挥线路的通过能力,锁闭杆和锁闭框是道岔转换装置中的常规部件,锁闭杆穿过锁闭框且锁闭杆底部位于锁闭框下方,锁闭杆是通过安装后,由转辙机进行牵引,来完成道岔的转换。
2、在现有铁路电动转辙机用的锁闭杆使用过程当中,由于受到热胀冷缩的特性,在极端天气使用时很容易导致锁闭杆与道岔之间的应力过大,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铁路电动转辙机的新型锁闭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铁路电动转辙机的新型锁闭杆,使用时,用过转动四个转环,四个转环带动四个第一伞轮转动,四个第一伞轮再带动四个第二伞轮转动,再通过四个第二伞轮带动四个第三丝杆转动,使四个移动块沿着四个滑槽进行移动,方便在极端天气不同的环境和运行条件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铁路电动转辙机的新型锁闭杆,包括第一锁闭杆与第二锁闭杆,所述第一锁闭杆与第二锁闭杆并排设置,所述第一锁闭杆上端面靠一侧处与下端面靠一侧处均设有绝缘垫板,两个所述绝缘垫板另一端分别设置在第二锁闭杆上下两端面靠一侧处,所述第一锁闭杆上端面中心靠一侧处与第二锁闭杆上端面中心靠一侧处均并排开设有两个通孔,四个所述通孔内部均设有连接件,两个所述绝缘垫板通过四个连接件固定在第一锁闭杆与第二锁闭杆的端部,所述第一锁闭杆与第二锁闭杆之间设有第一调节组件,所述第一锁闭杆与第二锁闭杆上端面中心靠一侧处均横向排列设有两个滑槽,所述第一锁闭杆上端面与第二锁闭杆上端面两个滑槽之间均设有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二锁闭杆上端面一侧靠前处设有锁钩;
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调节组件调节第一锁闭杆与第二锁闭杆之间的距离,再通过两个第二调节组件调节两个第二调节组件的长度,方便根据极端天气不同的环境和运行条件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连接螺母、第一丝杆与第二丝杆,所述第一丝杆与第二丝杆分别设置在连接螺母两侧壁中心处,所述第一丝杆与第二丝杆分别贯穿第一锁闭杆的一侧壁中心处与第二锁闭杆的一侧壁中心处,所述第一丝杆与第二丝杆之间的螺纹相反设置;
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连接螺母,使第一锁闭杆与第二锁闭杆之间的距离拉近或者推远,方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提高实用性。
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框架、两个转环、两个移动块、两个第一伞轮、两个第二伞轮、两个第三丝杆与两个基块,两个所述转环分别设置在框架前后两端面靠一侧处,两个所述转环一端分别贯穿框架前后两端面通至框架内部,两个所述第一伞轮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转环端部,两个所述基块分别固定连接在框架一内侧壁中心靠前处与另一内侧壁中心靠后处,两个所述第二伞轮分别设置在两个基块一侧壁中心处,两个所述第二伞轮一端分别依次贯穿两个基块与框架内侧壁通至框架外侧,两个所述第三丝杆分别设置在框架两侧两个第三丝杆的端部,两个所述移动块分别螺纹套接在两个第三丝杆外侧;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两个转环带动两个第一伞轮转动,再通过两个第一伞轮带动两个第二伞轮转动,再带动两个第三丝杆转动时,两个移动块同时向两侧进行移动调节。
8、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移动块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两个滑块沿着两个滑槽进行滑动。
10、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一伞轮分别与两个第二伞轮之间相互啮合;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方便通过两个第一伞轮转动时带动两个第二伞轮转动。
12、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二伞轮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框架两内侧壁上;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使两个第二伞轮转动时更加稳定。
14、进一步地,四个所述通孔的形状均为长条状;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方便调节第一锁闭杆与第二锁闭杆之间的距离。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闭杆与第二锁闭杆的材质均为金属基复合材料;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和导热性能,提高整体的使用性能。
18、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1、本实用新型中,铁路电动转辙机的新型锁闭杆使用时,用过转动四个转环,四个转环带动四个第一伞轮转动,四个第一伞轮再带动四个第二伞轮转动,再通过四个第二伞轮带动四个第三丝杆转动,使四个移动块沿着四个滑槽进行移动,方便在极端天气不同的环境和运行条件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20、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转动连接螺母,连接螺母带动第二丝杆与第一丝杆转动,通过第一丝杆与第二丝杆螺纹相反设置,使第一锁闭杆与第二锁闭杆之间的距离拉近或者推远,方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提高实用性。
21、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第一锁闭杆与第二锁闭杆进行使用,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和导热性能,提高整体的使用性能。
1.铁路电动转辙机的新型锁闭杆,包括第一锁闭杆(1)与第二锁闭杆(4),所述第一锁闭杆(1)与第二锁闭杆(4)并排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闭杆(1)上端面靠一侧处与下端面靠一侧处均设有绝缘垫板(2),两个所述绝缘垫板(2)另一端分别设置在第二锁闭杆(4)上下两端面靠一侧处,所述第一锁闭杆(1)上端面中心靠一侧处与第二锁闭杆(4)上端面中心靠一侧处均并排开设有两个通孔(9),四个所述通孔(9)内部均设有连接件(6),两个所述绝缘垫板(2)通过四个连接件(6)固定在第一锁闭杆(1)与第二锁闭杆(4)的端部,所述第一锁闭杆(1)与第二锁闭杆(4)之间设有第一调节组件(3),所述第一锁闭杆(1)与第二锁闭杆(4)上端面中心靠一侧处均横向排列设有两个滑槽(8),所述第一锁闭杆(1)上端面与第二锁闭杆(4)上端面两个滑槽(8)之间均设有第二调节组件(7),所述第二锁闭杆(4)上端面一侧靠前处设有锁钩(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电动转辙机的新型锁闭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3)包括连接螺母(301)、第一丝杆(302)与第二丝杆(303),所述第一丝杆(302)与第二丝杆(303)分别设置在连接螺母(301)两侧壁中心处,所述第一丝杆(302)与第二丝杆(303)分别贯穿第一锁闭杆(1)的一侧壁中心处与第二锁闭杆(4)的一侧壁中心处,所述第一丝杆(302)与第二丝杆(303)之间的螺纹相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电动转辙机的新型锁闭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组件(7)包括框架(701)、两个转环(702)、两个移动块(703)、两个第一伞轮(704)、两个第二伞轮(705)、两个第三丝杆(706)与两个基块(707),两个所述转环(702)分别设置在框架(701)前后两端面靠一侧处,两个所述转环(702)一端分别贯穿框架(701)前后两端面通至框架(701)内部,两个所述第一伞轮(704)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转环(702)端部,两个所述基块(707)分别固定连接在框架(701)一内侧壁中心靠前处与另一内侧壁中心靠后处,两个所述第二伞轮(705)分别设置在两个基块(707)一侧壁中心处,两个所述第二伞轮(705)一端分别依次贯穿两个基块(707)与框架(701)内侧壁通至框架(701)外侧,两个所述第三丝杆(706)分别设置在框架(701)两侧两个第三丝杆(706)的端部,两个所述移动块(703)分别螺纹套接在两个第三丝杆(706)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路电动转辙机的新型锁闭杆,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移动块(703)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708)。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路电动转辙机的新型锁闭杆,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伞轮(704)分别与两个第二伞轮(705)之间相互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路电动转辙机的新型锁闭杆,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伞轮(705)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09),两个所述连接杆(709)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框架(701)两内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电动转辙机的新型锁闭杆,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通孔(9)的形状均为长条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电动转辙机的新型锁闭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闭杆(1)与第二锁闭杆(4)的材质均为金属基复合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