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急救包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小时前  3


本发明属于医疗用具,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急救包。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多功能急救包存在密封性差的缺点,其内的急救用品容易受到污染,尤其是在恶劣的环境中,水及灰尘等杂质很容易从多功能急救包上的缝隙进入其内,对其内的急救用品进行污染和破坏,使得急救包达不到急救的效果;

2、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2222643082.4一种多功能急救包,包括:急救包本体,急救包本体包括包主体和提手,包主体上开设有取拿口,提手对称设置于取拿口的两侧;包主体上设置有多个功能包,功能包包括输液用品放置袋和包扎用品放置袋,输液用品放置袋和包扎用品放置袋均位于包主体的外侧,包本体内设置有氧气袋,氧气袋与包主体之间可拆卸连接。该多功能急救包,其能够将各个外出救援时的各种医用器材进行分类装填,便于救助时快速的定位取用,并且将输氧功能合为一体,急救包集成化程度高,功能齐全,但是该技术方案的缺点是该急救包存在密封性差的缺点,水及灰尘等杂质很容易从多功能急救包上的缝隙进入其内,对其内的急救用品进行污染和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急救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多功能急救包,包括第一包主体和第二包主体,第一包主体与第二包主体一侧通过牛津布连接,第一包主体与第二包主体扣合后,第一包主体与第二包主体另一侧通过卡接部件连接,第一包主体与第二包主体扣合连接处设有密封环,密封环通过连接管与气密封部件连通。

3、进一步,所述第一包主体内设有连接牛津布,连接牛津布上连接有多个牛津布板,牛津布板上双面均设有多个牛津布兜,不同牛津布板上设置的牛津布兜规格均不一致。

4、进一步,所述第二包主体内固定有框架二,框架二内滑动连接有滑杆,滑杆内滑动连接有多个滑块,滑杆一端与绑带一端固定连接,绑带穿过多个滑块和滑杆另一端后,与夹紧部件连接。

5、进一步,所述夹紧部件包括夹块,夹块内滑动连接有夹片,夹片通过连接架与压板固定连接,连接架与夹块滑动连接,夹片将绑带夹紧在夹块,夹块与夹片之间设有弹簧四。

6、进一步,所述框架二与透明压片固定连接,框架二与透明压片连接处设有多个插孔,第二包主体与透明压片之间插接有标签纸,标签纸下端插接在插孔内。

7、进一步,所述第一包主体和第二包主体侧面均设有拉绳,两个拉绳内均缝合有磁石,第一包主体与第二包主体扣合后,两个磁石相互磁吸合,两个拉绳中部贴合。

8、进一步,所述第一包主体和第二包主体内四角处均设有加强筋。

9、进一步,所述卡接部件包括推板一,推板一通过连接杆与齿条固定连接,连接杆与第一包主体滑动连接,齿条滑动在框架一内,框架一固定在第一包主体内,框架一通过连接板与弹簧一一端固定连接,弹簧一另一端固定在框架一内,齿条与卡爪卡接配合连接,卡爪上端固定有内管,内管滑动连接在套管内,套管固定在第二包主体内,第二包主体与内管之间设有弹簧二。

10、进一步,所述连接板上固定有凸起,框架一上设有按钮,按钮与电路板电连接,电路板与多个光源电连接,多个光源均设置在第一包主体内壁上,电路板与蓄电池电连接。

11、进一步,所述气密封部件包括推板二,推板二与推杆一端固定连接,推杆另一端与活塞固定连接,活塞滑动在储气筒内,推杆中部向第一包主体一侧凹陷,并贴合在第一包主体外壁上,推杆上凹陷部位设有凸齿,凸齿与限位齿条卡接,限位齿条滑动连接在储气筒内,储气筒内壁与限位齿条之间设有弹簧三,储气筒固定在第一包主体侧面,储气筒通过连接管与密封环连通;

12、所述限位齿条与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另一端设有斜面,连接杆与第一包主体滑动连接,连接板与弹性钢条一端固定连接,弹性钢条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滑轮,滑轮与连接杆端部的斜面滑动连接。

13、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4、1.第一包主体与第二包主体均采用硬质材质,对其内的急救用品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通过卡接部件将第一包主体与第二包主体打开和闭合,相比较传统拉链式急救包,打开和闭合速度快,进而快速取用其内的急救用品:第一包主体与第二包主体扣合后,气密封部件将气体通过连接管注入密封环内,密封环膨胀后,密封环上下两侧分别紧贴在第一包主体和第二包主体上,密封环侧面紧贴在,密封环第一包主体与第二包主体连接缝隙处,增加了急救包的密封性,进而减少水及灰尘等进入急救包内,对急救包内的急救用品造成污染和损坏。

15、2.通过滑块和绑带的调节,可固定不同规格的急救用品,通过在标签纸上写相应的急救用品的名称、功效等信息,可快速找到想要的急救用品。

16、3.打开急救包的同时,可联动打开光源,方便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能快速找到想想要的急救。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急救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包主体(1)和第二包主体(2),第一包主体(1)与第二包主体(2)一侧通过牛津布连接,第一包主体(1)与第二包主体(2)扣合后,第一包主体(1)与第二包主体(2)另一侧通过卡接部件连接,第一包主体(1)与第二包主体(2)扣合连接处设有密封环(27),密封环(27)通过连接管(26)与气密封部件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急救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主体(1)内设有连接牛津布(28),连接牛津布(28)上连接有多个牛津布板(29),牛津布板(29)上双面均设有多个牛津布兜(30),不同牛津布板(29)上设置的牛津布兜(30)规格均不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急救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包主体(2)内固定有框架二(32),框架二(32)内滑动连接有滑杆(33),滑杆(33)内滑动连接有多个滑块(34),滑杆(33)一端与绑带(35)一端固定连接,绑带(35)穿过多个滑块(34)和滑杆(33)另一端后,与夹紧部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急救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部件包括夹块(36),夹块(36)内滑动连接有夹片(39),夹片(39)通过连接架(38)与压板(37)固定连接,连接架(38)与夹块(36)滑动连接,夹片(39)将绑带(35)夹紧在夹块(36),夹块(36)与夹片(39)之间设有弹簧四(4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急救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二(32)与透明压片(41)固定连接,框架二(32)与透明压片(41)连接处设有多个插孔,第二包主体(2)与透明压片(41)之间插接有标签纸(42),标签纸(42)下端插接在插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急救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主体(1)和第二包主体(2)侧面均设有拉绳(3),两个拉绳(3)内均缝合有磁石(4),第一包主体(1)与第二包主体(2)扣合后,两个磁石(4)相互磁吸合,两个拉绳(3)中部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急救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主体(1)和第二包主体(2)内四角处均设有加强筋(3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急救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件包括推板一(5),推板一(5)通过连接杆(6)与齿条(7)固定连接,连接杆(6)与第一包主体(1)滑动连接,齿条(7)滑动在框架一(8)内,框架一(8)固定在第一包主体(1)内,框架一(8)通过连接板(9)与弹簧一(10)一端固定连接,弹簧一(10)另一端固定在框架一(8)内,齿条(7)与卡爪(16)卡接配合连接,卡爪(16)上端固定有内管(14),内管(14)滑动连接在套管(13)内,套管(13)固定在第二包主体(2)内,第二包主体(2)与内管(14)之间设有弹簧二(1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急救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9)上固定有凸起(11),框架一(8)上设有按钮(12),按钮(12)与电路板电连接,电路板与多个光源电连接,多个光源均设置在第一包主体(1)内壁上,电路板与蓄电池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急救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封部件包括推板二(17),推板二(17)与推杆(18)一端固定连接,推杆(18)另一端与活塞(22)固定连接,活塞(22)滑动在储气筒(21)内,推杆(18)中部向第一包主体(1)一侧凹陷,并贴合在第一包主体(1)外壁上,推杆(18)上凹陷部位设有凸齿,凸齿与限位齿条(19)卡接,限位齿条(19)滑动连接在储气筒(21)内,储气筒(21)内壁与限位齿条(19)之间设有弹簧三(20),储气筒(21)固定在第一包主体(1)侧面,储气筒(21)通过连接管(26)与密封环(27)连通;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急救包,包括第一包主体和第二包主体,第一包主体与第二包主体一侧通过牛津布连接,第一包主体与第二包主体扣合后,第一包主体与第二包主体另一侧通过卡接部件连接,第一包主体与第二包主体扣合连接处设有密封环,密封环通过连接管与气密封部件连通,第一包主体与第二包主体扣合后,气密封部件将气体通过连接管注入密封环内,密封环膨胀后,密封环上下两侧分别紧贴在第一包主体和第二包主体上,密封环侧面紧贴在,密封环第一包主体与第二包主体连接缝隙处,增加了急救包的密封性,进而减少水及灰尘等进入急救包内,对急救包内的急救用品造成污染和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陈光,陈洋,朱建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盐城创恩急救用品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