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症医学科用引流装置

专利查询2小时前  0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重症医学科用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1、一些患者在病症或手术等因素的影响下,会在体腔内形成无法正常排出至体外的液体,如胸、腹腔引流液,脓液,血液,心包积液等,这时,医疗人员通常会采取引流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以排出患者体内多余的废液;其中,引流是指利用虹吸或负压吸引等方式从患者体腔抽取液体的行为、过程和办法。

2、现有的负压引流装置通常直接连通引流袋,这就导致被引流出的渗血、积液、尿液等体内的废液有可能进入负压引流装置中,不仅会对负压引流装置造成不良影响,后续使用时还需要先进行清理,以避免交叉感染,费时费力;此外,上述废液所产生的异味、所携带的细菌等也会被直接排至空气中,不够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症医学科用引流装置,可使患者身体表面的穿刺部位及引流管周边区域与辅助引流的各个部件保持洁净,且废液不易泄露。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重症医学科用引流装置,包括基座,还包括:

6、容器,所述容器设置在所述基座的顶部,所述容器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容器的侧面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负压泵,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负压泵均连通所述空腔,所述容器的侧面可拆卸连接有对应所述第一通孔设置的箱门,用于开合所述第一通孔;

7、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一端插入患者体内,用于引流患者体内的液体,所述引流管的另一端插入所述容器的内部并可拆卸连接有引流袋,所述引流袋的内部真空设置,所述引流袋的进液口处设有单向阀,以防止进入所述引流袋的液体倒流;

8、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安装在所述容器的侧面并对应第二通孔设置,用于密封穿插有所述引流管的第二通孔,并可配合所述箱门使所述空腔密闭;

9、渗液收集组件,所述渗液收集组件连接在患者身体表面用于引流的穿刺部位或引流管周边区域,所述渗液收集组件包括收集腔、第一开口、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均连通所述收集腔且分别位于所述收集腔的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开口对应所述穿刺部位或引流管周边区域,且所述引流管的中部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以使从穿刺部位或引流管周边区域渗漏出的液体可进入收集腔。

10、优选地,所述密封组件包括:

11、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容器的侧面,所述固定件呈环形且和所述第二通孔同心设置,所述固定件的外侧设有外螺纹;

12、转动件,所述转动件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呈圆柱形且内部设有可啮合所述外螺纹的内螺纹,所述凹槽远离所述固定件的一端设有压紧块,所述压紧块的尺寸小于环形的所述固定件的内径,所述凹槽的中部设有贯穿所述转动件和所述压紧块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对应所述第二通孔设置且直径大于所述引流管的直径;

13、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位于所述固定件的内部,所述密封垫呈圆柱状且中部设有对应所述第二通孔的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引流管的直径,所述密封垫由弹性材质制成,转动所述转动件,所述压紧件可压紧所述密封垫,以使所述密封垫形变并箍紧所述引流管,从而密封第二通孔。

14、优选地,所述密封垫、所述单向阀的材质均选用硅胶。

15、优选地,所述渗液收集组件包括;

16、底盘,所述底盘的一端粘贴在患者皮肤上、另一端设有环形的第一卡扣件,所述第一开口开设在所述底盘的中部且和所述第一卡扣件同心设置;

17、袋体,所述袋体靠近所述底盘的一侧设有对应所述第一卡扣件的第二卡扣件,所述收集腔开设在所述袋体的中部,所述第二开口开设在所述袋体远离所述底盘的一侧,所述第二卡扣件呈环形且连通所述收集腔,所述底盘和所述袋体可通过所述第一卡扣件和所述第二卡扣件的配合进行卡扣连接,以使从穿刺部位或引流管周边区域渗漏出的液体可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卡扣件和所述第二卡扣件连接后形成的通道,最终进入所述收集腔。

18、优选地,所述箱门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容器,所述第一通孔的截面基本呈矩形,所述第一通孔处设有矩形环状的框体,所述框体的外侧设有矩形环状的密封条,所述箱门闭合后可抵接并压紧所述密封条,以密封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容器上设有多个限位组件,用于对闭合所述第一通孔后的所述箱门进行限位固定,所述限位组件包括:

19、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在所述容器上;

20、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限位件基本呈长条状,所述限位件在转动过程中与所述容器滑动连接、与闭合后的所述箱门带阻尼滑动连接;

21、凸起,所述凸起固定连接在所述容器上并对应所述容器设置,所述凸起与所述固定座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限位件的转动半径,且所述限位件抵接所述凸起时,所述限位件的延伸方向与竖直线交叉设置,以使所述限位件可搁置在所述凸起且搁置后不会自行转动。

22、优选地,所述箱门上设有可视窗,用于观察所述容器的内部情况。

23、优选地,所述基座的底部设有设有多个滑轮,用于移动,所述基座上还设有把手,用于握持并辅助移动。

24、优选地,所述基座上设有带多个抽屉的收纳箱,用于收纳物品,所述基座上设有顶部开口的垃圾箱,用于回收垃圾,所述容器的顶部设有置物槽,用于放置物品。

25、优选地,所述引流管包括:

26、第一管,所述第一管的一端引流患者体内的体液,可连接手术中留置的体腔引流管道,所述第一管的中部穿过所述第一开口、所述收集腔和所述第二开口;

27、第二管,所述第二管的一端插入所述容器的内部并可拆卸连接所述引流袋,所述第二管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管,所述第二管的中部穿过所述第二通孔。

28、优选地,所述第一管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管的直径,所述第二管的直径小于所述单向阀连接所述第二管的接头处的直径,以防液体的流动受到阻碍。

29、(三)有益效果

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31、由于穿刺部位或引流管周边区域设置了专门用于承接渗液的渗液收集组件,因此可使穿刺部位或引流管周边区域附近的皮肤保持干燥洁净,可有效防止发生感染,还可避免后续清理皮肤和衣物等。

32、由于本技术中是通过改变引流袋外部气压的方式对患者体内的液体进行引流的,因此容器、负压泵等用于辅助引流的部件并未与液体进行直接接触,使得这些部件能够保持洁净,无需进行清理,也不会对不同患者进行引流时造成交叉感染。

33、由于患者体内的液体直接通过引流管进入了密闭的引流袋中,而患者体表的渗液又进入了封闭的渗液收集组件中,因此这些液体不会接触外界,所产生的异味也不会排至空气中,使用起来更加安全可靠,减少病原体传播及耐药菌播散。

34、总的来说,通过使用该重症医学科用引流装置,可使患者身体表面的穿刺部位及流管周边区域与辅助引流的各个部件保持洁净,且废液不易泄露,减少交叉感染、院内感染等不良事件发生。


技术特征:

1.一种重症医学科用引流装置,包括基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医学科用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重症医学科用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所述单向阀的材质均选用硅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医学科用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液收集组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医学科用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容器,所述第一通孔的截面基本呈矩形,所述第一通孔处设有矩形环状的框体,所述框体的外侧设有矩形环状的密封条,所述箱门闭合后可抵接并压紧所述密封条,以密封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容器上设有多个限位组件,用于对闭合所述第一通孔后的所述箱门进行限位固定,所述限位组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医学科用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上设有可视窗,用于观察所述容器的内部情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医学科用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底部设有设有多个滑轮,用于移动,所述基座上还设有把手,用于握持并辅助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医学科用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有带多个抽屉的收纳箱,用于收纳物品,所述基座上设有顶部开口的垃圾箱,用于回收垃圾,所述容器的顶部设有置物槽,用于放置物品。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重症医学科用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重症医学科用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管的直径,所述第二管的直径小于所述单向阀连接所述第二管的接头处的直径,以防液体的流动受到阻碍。


技术总结
一种重症医学科用引流装置,由于穿刺部位设置了专门用于承接渗液的渗液收集组件,因此可使穿刺部位附近的皮肤保持干燥洁净;由于本申请中是通过改变引流袋外部气压的方式对患者体内的液体进行引流的,因此容器、负压泵等用于辅助引流的部件并未与液体进行直接接触,使得这些部件能够保持洁净,无需进行清理,也不会造成交叉感染;由于患者体内的液体直接通过引流管进入了密闭的引流袋中,而患者体表的渗液又进入了封闭的渗液收集组件中,因此这些液体不会接触外界,所产生的异味也不会排至空气中,使用起来更加安全可靠;总的来说,通过使用该重症医学科用引流装置,可使患者身体表面的穿刺部位与辅助引流的各个部件保持洁净,且废液不易泄露。

技术研发人员:江子欣,温德良,陈伟燕,李智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