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苗与虾苗同池共生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1天前  3


本发明涉及东风螺养殖领域,尤其涉及螺苗与虾苗同池共生系统。


背景技术:

1、东风螺俗称花螺,其营养丰富、肉质鲜美,因此有着很大的市场。在人工养殖的过程中,弧菌与虫害是水产养殖的大敌,由于东风螺对生长环境要求较为严格,其自然生长环境的水温在20以上,而且自然生长于环境优良的砂质海底,远离弧菌与虫害的,而传统的工业化养殖依赖化学灭菌杀虫剂,然而东风螺对化学药剂比大部分弧菌与虫都敏感,从而容易出现药死了东风螺,而菌、虫仍然存在的现象,尤其是幼苗期。

2、目前,研究发现,通过在螺塘中混养虾苗的方式,不仅可以达到生物去除病菌病虫害作用,而且还可以通过螺的排泄物来促进虾苗的生长,但是在混养过程中,需要对水质水温进行严格的把控,而目前用于螺苗与虾苗同池共生系统,在对养殖水进行过滤的同时,无法保证水温的恒定,而且为此,本方案提出了螺苗与虾苗同池共生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出的螺苗与虾苗同池共生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共生系统不方便在过滤养殖水的同时保证水温恒定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螺苗与虾苗同池共生系统,包括养殖池和安装在养殖池内的多个净水部,所述净水部包括水箱、安装在水箱内部的滤网、安装在水箱上的吸水机构、排水机构和传动机构;

4、所述滤网将水箱内部分为在上的过滤层和在下的加热层,且加热层内安装有多个加热棒;

5、所述排水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水箱底部中心的安装筒、固定在安装筒内壁上的第一输水管和固定在安装筒外周并与第一输水管连通的排水管,所述第一输水管的一端延伸至加热层内;

6、所述吸水机构固定在安装筒内壁上的第二输水管、固定在安装筒外周并与第二输水管连通的吸水管和安装在水箱上用于将第二输水管内的水输送到过滤层内的抽水组件;

7、所述传动机构安装在水箱顶部并用于驱动安装筒转动。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完成对养殖水过滤的同时将过滤后的养殖水进行加热,从而有助于维持养殖池内水温的恒定。

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抽水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水箱顶部的过渡箱、固定在水箱顶部的气筒、设于气筒内的活塞板和用于在过渡箱转动时驱动活塞板在气筒内往复移动的联动组件,所述安装筒的顶部贯穿水箱并与过渡箱底部固接,且第二输水管与过渡箱连通,所述过渡箱的顶面转动连接有固定管,所述气筒靠近过渡箱的一端安装有与固定管连通的进水管和与过滤层连通的出水管。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气筒将养殖池内的水抽入水箱中去的同时也向水箱内部增压,从而加快过滤的速度。

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水箱顶部的安装板、安装在安装板上的传动电机和套接在过渡箱外周的齿圈,所述传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套接有与齿圈啮合的主动齿轮。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传动电机的转动来驱动过渡箱转动。

13、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联动组件至少为两组,且联动组件包括安装在水箱顶面的螺杆、螺纹套接在螺杆外周的螺纹筒和安装在水箱上的传动件,所述螺纹筒沿气筒轴向方向设置,且螺纹筒的一端与活塞板固接,所述传动件与安装筒传动连接、并在安装筒转动的同时驱动螺杆往复转动。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螺杆的往复转动来达到驱动螺纹筒和活塞板往复移动的目的。

1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水箱外周的固定轴、固定在固定轴一端的转盘、设于转盘一侧的固定框和固定在固定框长边顶部的齿条,所述转盘一侧圆面偏离圆心的位置处固定有拨动柱,固定框活动套设在拨动柱外周,所述螺杆的另一端固定有与齿条啮合的传动齿轮,所述固定轴的一端延伸至过滤层内并与安装筒传动连接。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转盘的转动来驱动齿条上下往复移动,进而达到驱动螺杆往复转动的目的。

1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齿条的外周活动套设有固定套,且固定套固定在水箱外周。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证齿条上下移动时的稳定性。

1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滤网为伞形结构,且安装筒的外周固定有刮板,刮板的底面与滤网的顶面贴合。

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利用刮板将滤网表面的滤渣刮向滤网的边缘。

2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箱的外周开设有多个与过滤层连通的排污槽,且排污槽底面与滤网的底部齐平,所述水箱的外周套接有与排污槽连通的储存箱,所述储存箱外周底面开设有清理槽,清理槽外周安装有可拆卸的密封板。

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滤网表面的滤渣排入储存箱内,最后大大方便清理滤渣的目的。

23、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箱的底部安装有多个支撑脚,且支撑脚的底部固定有底板,底板顶面开设有固定孔。

2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孔的设置方便将底板固定在养殖池底部。

2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箱的底面安装有造浪机构,所述造浪机构包括设于水箱下方的安装环和通过固定杆固定在安装环外周的多个浮球,所述固定框的长边的底部与安装环顶部之间固接有连接杆。

2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固定筒转动的同时驱动安装环上下往复移动,从而在养殖池内制造波纹。

27、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28、1.通过水箱、滤网、吸水机构、排水机构和加热棒之间的配合,可以将养殖池内的水抽取到水箱内部,过滤之后再进行加热,然后再重新排放到养殖池中去,从而可以在过滤养殖水的过程中对水进行加热。

29、2.通过传动机构的设置,可以在过滤水时,驱动吸水管和排水管不断地转动,从而可以将不同位置处的养殖水抽取再进行过滤,从而提高过滤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将过滤后并加热的水输送到养殖池内的不同位置处,有利于保持水温的恒定。

30、3.通过造浪机构的设置,可以在安装筒转动的同时驱动浮球上下往复移动,从而可以在水面制造波纹,既可以模拟自然内环境,也有利于更多的氧气融入的养殖水中。

31、4.通过刮板、排污槽和储存箱的设置,方便将滤网表面过滤下来的脏污储存在储存箱内部,从而保证滤网可以在长时间内具有良好的过滤效果。



技术特征:

1.螺苗与虾苗同池共生系统,包括养殖池和安装在养殖池内的多个净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部包括水箱、安装在水箱内部的滤网、安装在水箱上的吸水机构、排水机构和传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苗与虾苗同池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水箱顶部的过渡箱、固定在水箱顶部的气筒、设于气筒内的活塞板和用于在过渡箱转动时驱动活塞板在气筒内往复移动的联动组件,所述安装筒的顶部贯穿水箱并与过渡箱底部固接,且第二输水管与过渡箱连通,所述过渡箱的顶面转动连接有固定管,所述气筒靠近过渡箱的一端安装有与固定管连通的进水管和与过滤层连通的出水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苗与虾苗同池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水箱顶部的安装板、安装在安装板上的传动电机和套接在过渡箱外周的齿圈,所述传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套接有与齿圈啮合的主动齿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苗与虾苗同池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至少为两组,且联动组件包括安装在水箱顶面的螺杆、螺纹套接在螺杆外周的螺纹筒和安装在水箱上的传动件,所述螺纹筒沿气筒轴向方向设置,且螺纹筒的一端与活塞板固接,所述传动件与安装筒传动连接、并在安装筒转动的同时驱动螺杆往复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螺苗与虾苗同池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水箱外周的固定轴、固定在固定轴一端的转盘、设于转盘一侧的固定框和固定在固定框长边顶部的齿条,所述转盘一侧圆面偏离圆心的位置处固定有拨动柱,固定框活动套设在拨动柱外周,所述螺杆的另一端固定有与齿条啮合的传动齿轮,所述固定轴的一端延伸至过滤层内并与安装筒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螺苗与虾苗同池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的外周活动套设有固定套,且固定套固定在水箱外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苗与虾苗同池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为伞形结构,且安装筒的外周固定有刮板,刮板的底面与滤网的顶面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螺苗与虾苗同池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的外周开设有多个与过滤层连通的排污槽,且排污槽底面与滤网的底部齐平,所述水箱的外周套接有与排污槽连通的储存箱,所述储存箱外周底面开设有清理槽,清理槽外周安装有可拆卸的密封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苗与虾苗同池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的底部安装有多个支撑脚,且支撑脚的底部固定有底板,底板顶面开设有固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螺苗与虾苗同池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的底面安装有造浪机构,所述造浪机构包括设于水箱下方的安装环和通过固定杆固定在安装环外周的多个浮球,所述固定框的长边的底部与安装环顶部之间固接有连接杆。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东风螺养殖领域,尤其是螺苗与虾苗同池共生系统,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共生系统不方便在过滤养殖水的同时保证水温恒定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养殖池和安装在养殖池内的多个净水部,所述净水部包括水箱、安装在水箱内部的滤网、安装在水箱上的吸水机构、排水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滤网将水箱内部分为在上的过滤层和在下的加热层,且加热层内安装有多个加热棒;所述排水管包括转动连接在水箱底部中心的安装筒、固定在安装筒内壁上的第一输水管和固定在安装筒外周并与第一输水管连通的排水管。本发明可以在完成对养殖水过滤的同时将过滤后的养殖水进行加热,从而有助于维持养殖池内水温的恒定。

技术研发人员:许振成,洪晓智,许嘉懿,李广南,胡嘉玲,颜仁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中滔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