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电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召唤箱。
背景技术:
1、目前的中国电梯市场正以高增长、高产量、高竞争、质量安全高要求的目标下迅速发展,客户对于电梯召唤箱的锁紧及便捷性需求日益提高。传统的电梯召唤箱锁紧方式往往需要借助螺钉,这种锁紧方式存在安装操作便捷性不足等技术问题,无法满足客户高水平的需求。
2、因此,现有的电梯召唤箱存在进一步改进的需要。
3、公开于本实用新型背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召唤箱,其不再需要通过螺钉紧固,使得电梯召唤箱安装操作更加便捷。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梯召唤箱,包括:基板,其具有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具有第一卡勾;箱体边框,其具有底板和第二侧板,所述底板具有水平方向的滑槽,所述第二侧板具有与所述第一卡勾相对应的第二卡勾;滑块,其底部能够滑动地安装至所述滑槽;以及弹性构件,其能够向所述滑块提供朝向基板的弹性力;其中,在将箱体边框安装到基板上时,在外力作用下,基板能够顶住滑块,使得滑块能够压缩弹性构件;在箱体边框下滑至滑块的上端面与所述基板的下端面齐平时,所述滑块在被压缩的弹性构件提供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滑动至所述基板的下方,从而限定了箱体边框向上的移动,并且第一卡勾和第二卡勾能够互锁,使得箱体边框与基板形成前后限位。
3、优选地,所述第一卡勾具有卡槽,所述卡槽具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沿向上向前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卡勾具有与第一斜面相对应的第二斜面。
4、优选地,所述箱体边框的底板具有两个第一支架,两个第一支架具有面对彼此的导槽,以构成所述滑槽。
5、优选地,所述滑块的底部具有与导槽相对应的导板,所述导板能够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导槽内。
6、优选地,所述箱体边框进一步具有箱体本体,所述箱体本体具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具有第一条形孔,所述滑块的顶部具有与所述第一条形孔相对应的卡块,所述卡块被限制在所述第一条形孔内。
7、优选地,所述箱体边框的箱体本体还具有容纳槽,所述弹性构件的一端抵止在所述滑块处,所述弹性构件的另一端抵止在所述容纳槽内。
8、优选地,所述滑块的底部具有开口向下的底孔。
9、优选地,所述箱体边框的底板具有与所述底孔相对应的第二条形孔,所述第二条形孔沿前后方向延伸。
10、优选地,所述箱体本体设置有第一安装口、第二安装口和第三安装口。
11、优选地,所述弹性构件为弹簧。
12、本实用新型的电梯召唤箱,利用弹性构件提供的弹性力,使得滑块能够在滑块的上端面与基板的下端面齐平时滑动至基板的下方,从而锁定箱体边框,不再需要通过螺钉紧固,使得操作更加便捷。
13、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具有其它的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从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实施方案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实施方案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实施方案共同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
1.一种电梯召唤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召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勾具有卡槽,所述卡槽具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沿向上向前的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召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边框的底板具有两个第一支架,两个第一支架具有面对彼此的导槽,以构成所述滑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召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的底部具有与导槽相对应的导板,所述导板能够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导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召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边框进一步具有箱体本体,所述箱体本体具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具有第一条形孔,所述滑块的顶部具有与所述第一条形孔相对应的卡块,所述卡块被限制在所述第一条形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召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边框的箱体本体还具有容纳槽,所述弹性构件的一端抵止在所述滑块处,所述弹性构件的另一端抵止在所述容纳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召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的底部具有开口向下的底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召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边框的底板具有与所述底孔相对应的第二条形孔,所述第二条形孔沿前后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召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本体设置有第一安装口、第二安装口和第三安装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召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构件为弹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