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水上救援担架,具体为一种躯体适应性固定型水中救生担架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水上救援担架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水域救援的担架,主要用于在水上或近水环境中快速、安全地转移受伤或需要救援的人。
2、如公开号为cn115032509b的“一种水上救援漂浮担架”,包括漂浮架、气囊、把手、挂钩,漂浮架的外壁围绕安装有气囊,气囊的左右两侧和后侧均设置有把手,且其左右两侧和后侧的把手数量分别为三个和一个,气囊的后侧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挂钩,还包括:排水管,排水管安装在漂浮架的前侧底端中部;遮阳组件,遮阳组件设置在漂浮架的内腔顶部;支撑筒,多个支撑筒分别安装在漂浮架内腔底部的左右两侧及后侧中部。
3、但现有技术中,在救援水上人员时,现有担架在应对不同体型和存在有不同需求的人员的时候,适应能力较差,即使使用折叠担架,但由于其伸展长度依旧为固定状态,导致担架在承载部分身高过高的人员时,若伸展长度过大,会留出较多的空余空间,无法保证人员在担架上的稳定性,若伸展长度过小,则会出现担架无法承载该人员的情况,并且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一部分小体型的人员躺在担架上时,与担架之间留有较多的空隙,导致其无法得到有效的固定,在担架后续移动的过程,会直接影响到担架上人员的稳定性,容易出现人员掉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躯体适应性固定型水中救生担架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现有担架在应对不同体型和存在有不同需求的人员的时候,适应能力较差,即使使用折叠担架,但由于其伸展长度依旧为固定状态,导致担架在承载部分身高过高的人员时,若伸展长度过大,会留出较多的空余空间,无法保证人员在担架上的稳定性,若伸展长度过小,则会出现担架无法承载该人员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躯体适应性固定型水中救生担架,包括浮架主体和在其两侧不等距设置的绑带,所述浮架主体两端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适应性组件和定位在适应性组件一端的第一活动台与第二活动台,所述第一活动台的顶部和第二活动台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承载台,所述承载台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浮板;
3、所述适应性组件包括传动齿轮、活动板体、延伸杆和推杆,所述传动齿轮呈水平状态设置在浮架主体的内部,所述传动齿轮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垂直杆,所述垂直杆与浮架主体的内壁转动连接;
4、所述活动板体为角度在四十度到五十度之间且为水平状态设置的铝合金扇形板体,且活动板体弧边的边缘处设置有凸齿,所述活动板体的圆心处固定安装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转动安装在浮架主体的内部,所述活动板体通过凸齿与传动齿轮之间啮合连接,所述活动板体位于传动齿轮的一侧;
5、所述延伸杆的一端与活动板体扇形结构的拐角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延伸杆与活动板体的对称轴相平行,所述推杆为金属杆,转动安装在延伸杆的上表面,所述推杆的中点处固定安装有对接杆,所述推杆与延伸杆以对接杆为中心点对称交叉布置,所述对接杆转动连接在延伸杆的内部;
6、所述浮板下表面的四个拐角处设置有凹陷形的弧形槽,两个相邻的所述弧形槽之间设置有流线形凸条,所述弧形槽向上凹陷,流线形凸条向下凸起,所述流线形凸条用于引导水流方向,弧形槽用于增加接触面积提升稳定性。
7、优选的,所述延伸杆与推杆的组合件的横截面呈“x”字形,在没有延伸长度时,所述延伸杆与推杆之间接近横向贴合的状态,在延伸长度时,所述延伸杆与推杆之间的夹角会先变大然后变小,并且延伸长度越大,所述延伸杆与推杆之间越接近纵向贴合的状态。
8、优选的,所述垂直杆的两端均转动连接在浮架主体的内壁上,所述传动齿轮位于垂直杆的顶部,所述垂直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蜗轮,且蜗轮呈水平状态布置,所述浮架主体的侧壁上水平转动安装有蜗杆,且蜗杆与蜗轮之间啮合连接,所述蜗杆位于浮架主体外侧部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
9、优选的,所述推杆的两端和延伸杆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竖直向上的衔接杆,所述衔接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脱圆片,所述浮架主体与第一活动台的交接处固定安装有定位块,所述推杆两端的衔接杆分别滑动连接在承载台的底部和定位块的内部,所述承载台与衔接杆的交接处开设有条形孔,所述承载台与防脱圆片的交接处开设有矩形空腔,所述定位块与衔接杆的交接处开设有引导滑槽,所述引导滑槽为“t”字形。
10、优选的,所述浮架主体上固定安装有软垫,且软垫上设置有四处用于引导人员身体上水流走向的排水槽,所述浮板插接在浮架主体端头处软垫的内部,所述软垫的内部开设有容纳腔。
11、优选的,所述软垫中段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部呈蜂巢状设置有多个弹簧连接杆,所述弹簧连接杆垂直设置,起到支撑的作用,所述浮架主体的内部开设有用于提升浮力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形状与其纵截面相适配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对称分布在浮架主体的两端。
12、优选的,所述浮架主体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连接板,所述蜗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安装连接板的内部,所述第二空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保温板。
13、优选的,所述浮架主体的两侧均活动安装有延伸支架,所述浮架主体与软垫的交接处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为碳纤维板,所述浮架主体与支撑板的交接处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卡接有圆杆,所述圆杆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阻挡块,所述绑带位于相邻的两个阻挡块之间,所述绑带的外壁上活动连接有卡扣。
14、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动台的内部和第二活动台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加固板,所述定位块位于浮架主体竖向对称轴的一侧,所述定位块位于推杆的上方,所述推杆一端的衔接杆和延伸杆一端的衔接杆均贯穿第二活动台,所述第二活动台与衔接杆的交接处开设有引导槽,所述引导槽为半圆形。
15、一种躯体适应性固定型水中救生担架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6、s1、将浮架主体部署在水面上,随后将人员引导至浮架主体的侧面,并协助其坐到浮架主体上,并确保其身体的躯干部位全部处在软垫上,然后使用绑带将该人员固定住,使用卡扣来调节绑带的松紧程度;
17、s2、当浮架主体能够承载住该人员,则该人员的重力会下压位于第一空腔内的弹簧连接杆,被压的弹簧连接杆长度会变短,从而使该处的软垫产生凹陷,以此来容纳浮架主体上的人员;
18、s3、当人员身高过高时,此时通过操控适应性组件将第一活动台或第二活动台中的一个或两个推出,在操作过程中,使用人员通过手摇来转动转盘达到驱动蜗杆的目的,蜗杆转动的过程中推动蜗轮,蜗轮通过垂直杆带动其上方的传动齿轮;
19、s4、传动齿轮转动的时候会推动活动板体,而活动板体的转动圆心由定位杆确定,活动板体通过延伸杆同步带动推杆,使延伸杆与推杆之间的夹角先变大然后变小,利用延伸杆和推杆端头处的衔接杆来带动承载台,使整个担架的长度变长。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1、1、本发明中,在浮架主体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活动台和第二活动台,利用传动齿轮推动活动板体,达到改变延伸杆和推杆角度的目的,促使第一活动台和第二活动台移动,当原本的浮架主体无法满足需求的时候,通过调整第一活动台和第二活动台的位置,以保证担架能够适应身高过高的人员,并且还能够保证整体的稳定性,且整体的伸缩长度可以自由进行调整,相较于传统长度固定的折叠型担架,适应能力更强,并且结构强度能够得到同步保证,同时交叉对称式的结构能够承受住大体重,以此来保证人员在担架上的结构稳定性。
22、2、本发明中,在软垫内和浮架主体内分别开设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既能够减轻担架整体的重量,又能够在水面上获得足够的浮力来支撑起被救人员,其中软垫的第一空腔内竖直设置有弹簧连接杆,在人员躺在软垫上的时候,人体的重力会压缩弹簧连接杆,促使该区域的软垫产生凹陷,从而达到容纳人体并进行限位的作用,以此来提升对小体型人员的限位效果,增强担架的适应能力。
23、3、本发明中,通过在软垫上设置排水槽,在第二空腔内设置保温板来减缓阻止软垫中热量流失的速度,同时圆杆卡接在支撑板与浮架主体交接处的卡槽中,方便后期拆卸更换,并且,卡槽的存在也能够将排水槽内的水分从浮架主体的两端导出,避免水分堆积在支撑板上吸收人员身体上的热量。
1.一种躯体适应性固定型水中救生担架,包括浮架主体(1)和在其两侧不等距设置的绑带(7),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架主体(1)两端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适应性组件(4)和定位在适应性组件(4)一端的第一活动台(2)与第二活动台(3),所述第一活动台(2)的顶部和第二活动台(3)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承载台(5),所述承载台(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浮板(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躯体适应性固定型水中救生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杆(47)与推杆(48)的组合件的横截面呈“x”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躯体适应性固定型水中救生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杆(44)的两端均转动连接在浮架主体(1)的内壁上,所述传动齿轮(45)位于垂直杆(44)的顶部,所述垂直杆(4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蜗轮(43),且蜗轮(43)呈水平状态布置,所述浮架主体(1)的侧壁上水平转动安装有蜗杆(42),且蜗杆(42)与蜗轮(43)之间啮合连接,所述蜗杆(42)位于浮架主体(1)外侧部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躯体适应性固定型水中救生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48)的两端和延伸杆(47)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竖直向上的衔接杆(49),所述衔接杆(4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脱圆片(410),所述浮架主体(1)与第一活动台(2)的交接处固定安装有定位块(15),所述推杆(48)两端的衔接杆(49)分别滑动连接在承载台(5)的底部和定位块(15)的内部,所述承载台(5)与衔接杆(49)的交接处开设有条形孔(24),所述承载台(5)与防脱圆片(410)的交接处开设有矩形空腔(23),所述定位块(15)与衔接杆(49)的交接处开设有引导滑槽(25),所述引导滑槽(25)为“t”字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躯体适应性固定型水中救生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架主体(1)上固定安装有软垫(6),且软垫(6)上设置有四处用于引导人员身体上水流走向的排水槽(29),所述浮板(14)插接在浮架主体(1)端头处软垫(6)的内部,所述软垫(6)的内部开设有容纳腔(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躯体适应性固定型水中救生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垫(6)中段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27),所述第一空腔(27)的内部呈蜂巢状设置有多个弹簧连接杆(26),所述弹簧连接杆(26)垂直设置,起到支撑的作用,所述浮架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用于提升浮力的第二空腔(28),所述第二空腔(28)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形状与其纵截面相适配的分隔板(18),所述分隔板(18)对称分布在浮架主体(1)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躯体适应性固定型水中救生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架主体(1)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连接板(19),所述蜗杆(4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安装连接板(19)的内部,所述第二空腔(2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保温板(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躯体适应性固定型水中救生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架主体(1)的两侧均活动安装有延伸支架(9),所述浮架主体(1)与软垫(6)的交接处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为碳纤维板,所述浮架主体(1)与支撑板(10)的交接处开设有卡槽(11),所述卡槽(11)的内部卡接有圆杆(12),所述圆杆(12)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阻挡块(13),所述绑带(7)位于相邻的两个阻挡块(13)之间,所述绑带(7)的外壁上活动连接有卡扣(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躯体适应性固定型水中救生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台(2)的内部和第二活动台(3)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加固板(17),所述定位块(15)位于浮架主体(1)竖向对称轴的一侧,所述定位块(15)位于推杆(48)的上方,所述推杆(48)一端的衔接杆(49)和延伸杆(47)一端的衔接杆(49)均贯穿第二活动台(3),所述第二活动台(3)与衔接杆(49)的交接处开设有引导槽(16),所述引导槽(16)为半圆形。
10.一种躯体适应性固定型水中救生担架的使用方法,使用了上述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躯体适应性固定型水中救生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