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翻转踏板装置和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2.工程机械(例如搅拌车)排放标准为国六后处理器体积增大,挤占车架纵梁布置空间。并且,考虑到排气管布置成本,后处理器尽量布置在发动机附近。而传统的蹬车踏板一般布置在二桥或车架后端,直接固定在车架纵梁上尺寸占比较大,导致车架纵梁两侧零部件布置紧凑。目前的踏板一般固定设置在车体上,踏板占用空间较大,如何降低踏板的占用空间以及踏板在工程机械中的占用空间,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翻转踏板装置和工程机械,能够降低踏板本身的占用空间以及踏板在工程机械中的占用空间。
4.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翻转踏板装置,包括:支座;踏板,转动安装于所述支座上;固定机构,安装于所述支座上,所述固定机构构造为:固定转动至第一倾角的所述踏板;以及限位机构,构造为:限定所述踏板的转动范围为从所述第一倾角转动至第二倾角。
5.本方面在实施中,踏板转动安装于支座上,使得踏板可以转动至一定倾角,支座为踏板提供转动支撑。踏板可以转动至第一倾角并且被固定机构固定住,固定后的踏板无法再转动。当踏板从第一倾角转动至第二倾角时,限位机构能够限定踏板无法再转动至比第二倾角更大的倾角,踏板仅能在第一倾角和第二倾角的范围内转动。当需要收起踏板时,将踏板转动至第一倾角并使用固定机构固定住踏板;当需要使用踏板时,操作固定机构使得固定机构不再固定踏板,转动踏板至第二倾角,限位机构避免踏板不再转动,工作人员此时便可踩踏使用踏板。
6.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机构本体,所述固定机构本体安装于所述支座的侧面上;锁定件,所述锁定件弹性连接在所述固定机构本体上,所述锁定件的弹性伸缩范围与所述踏板的转动范围相交。
7.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机构本体包括:空心柱体,所述空心柱体内具有腔体;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弹性件,一端固定在所述腔体内,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锁定件连接,所述锁定件的一部分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锁定件的另一部分从所述空心柱体的一个开口伸出,所述锁定件从所述开口伸出的部分的表面为弧面,所述开口处设有限制件,所述限制件构造为:限定所述锁定件不脱离所述空心柱体;其中,所述踏板的侧面开设有固定孔,所述锁定件的弹性伸缩范围与所述固定孔的转动轨迹相交。
8.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锁定件为球体,所述球体的一部分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球体的另一部分从所述开口伸出,位于所述腔体内的所述球体的体积大于伸出所述开口的球体的体积。
9.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件,设置在所述支座上;以及第二限位件,设置在所述踏板上,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随着所述踏板转动的转动轨迹相接。
10.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凸出设置于所述支座的表边;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凸出设置于所述踏板的表面,所述第二凸起的转动轨迹与所述第一凸起相接;所述第二凸起和所述第一凸起相互抵接时,所述踏板转动至所述第二倾角。
11.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工程机械,包括:工程机械本体;以及前述任一项实现方式所述的翻转踏板装置,安装在所述工程机械本体上。
12.本方面在实施中,当工作人员需要到达工程机械的较高位置处时,可以操作翻转踏板装置使得踏板向下翻转,工作人员脚踩踏板便可以到达较高位置进行操作检修等工作,当不需要使用踏板时,将踏板向上翻转固定住以免占用空间。
13.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工程机械本体包括消声器,所述翻转踏板装置安装在所述消声器侧面上。
14.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工程机械还包括:扶手机构,安装在所述工程机械本体的侧面上,所述扶手机构位于所述翻转踏板装置的上方。
15.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工程机械本体还包括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位于所述消声器的外侧,所述隔热板开设有踏板通孔,所述翻转踏板装置位于所述踏板通孔中。
附图说明
16.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翻转踏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所示为图1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8.图3所示为图1中的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19.图4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程机械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1.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翻转踏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一种翻转踏板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包括支座100、踏板200、固定机构300和限位机构400。
22.踏板200转动安装于支座100上,使得踏板200可以转动至一定倾角,支座100为踏板200提供转动支撑。
23.固定机构300安装于支座100上,固定机构300构造为:固定转动至第一倾角的踏板200。即踏板200可以转动至第一倾角并且被固定机构300固定住,固定后的踏板200无法再转动。
24.限位机构400构造为:限定踏板200的转动范围为从第一倾角转动至第二倾角。当踏板200从第一倾角转动至第二倾角时,限位机构400能够限定踏板200无法再转动至比第二倾角更大的倾角,踏板200仅能在第一倾角和第二倾角的范围内转动。
25.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当需要收起踏板200时,将踏板200转动至第一倾角并使用固定机构300固定住踏板200;当需要使用踏板200时,操作固定机构300使得固定机构300不再固定踏板200,转动踏板200至第二倾角,限位机构400避免踏板200不再旋转至更大的角度,工作人员此时便可踩踏使用踏板200。具体的,踏板200转动至第一倾角时,可以是处于竖直状态,踏板200向下翻转90
°
达到第二倾角,此时踏板处于水平状态以便踩踏。
26.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机构300包括:固定机构本体和锁定件。其中,固定机构本体安装于支座100的侧面上,如图1所示,固定机构本体可以安装在支座100的左侧。锁定件弹性连接在固定机构本体上,即锁定件可以相对于固定机构本体进行弹性运动。锁定件的弹性运动范围与踏板200的转动范围相交,即踏板200能够进入锁定件的弹性运动范围内。在踏板200进入该弹性运动范围中的过程中,锁定件可以先与踏板200相互碰撞并收缩,然后再弹出并卡住踏板200,起到固定踏板200的倾角的作用,踏板200被伸入的锁定件卡住的状态对应于踏板200转动至第一倾角。
27.图2所示为图1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固定机构本体包括:空心柱体301,空心柱体301内具有腔体3011。固定机构300还包括:弹性件302,弹性件302的一端固定在腔体3011内,弹性件302的另一端与锁定件303连接,锁定件303的一部分位于腔体3011内,锁定件303的另一部分从空心柱体301的一个开口伸出,锁定件303从开口伸出的部分的表面为弧面,空心柱体301面向踏板200的开口处设有限制件304,限制件304构造为:限定锁定件303不脱离空心柱体301。踏板200的侧面开设有固定孔201,锁定件303的弹性伸缩范围与固定孔201的转动轨迹相交。
28.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当踏板200转动至第一倾角的过程中,踏板200侧面会首先与锁定件303的弧面表面相互碰撞,并将锁定件303压向腔体3011内,锁定件303会暂时与限制件304相互远离不再抵接,弹性件302受迫具有回弹趋势。踏板200继续转动,固定孔201逐渐进入锁定件303的弹性伸缩范围中,锁定件303受到弹性件302向右的弹力而被向右弹动并卡入固定孔201中,完成对踏板200的锁定,此时踏板200可以处于第一倾角状态。具体的,限制件304可以是一个环形体,环形体的外环面与空心柱体301的开口相接,锁定件303的弧面从环形体的中部孔凸出来。弹性件302与锁定件303的连接方式可以是抵接,也可以是固定连接。
29.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锁定件303为球体,球体的一部分位于腔体3011内,球体的另一部分从空心柱体301朝向踏板200的开口伸出,位于腔体3011内的球体的体积大于伸出前述开口的球体的体积。在本实施例中,在锁定件303的弹性伸缩过程中,球体的几何中心始终位于腔体3011中,限制件304对球体起到限位作用,避免球体脱离空心柱体301。
30.具体的,如图1所示,支座100可以为框体结构,踏板200的底边转动安装在支座100的底边,支座100的左右两侧的框架本体各开设有一个左右贯通的安装孔,两个固定机构300分别安装在两个安装孔中,锁定件303的弧面表面相向并朝向踏板200。踏板200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固定孔201,两个锁定件303可以对应伸入两个固定孔201中,从而从两侧固定踏板200。
31.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限位机构400包括:第一限位件401和第二限位件402。第一限位件401设置在支座100上,第二限位件402设置在踏板200上,第二限位件402随着踏板200转动的转动轨迹与第一限位件401相接。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当踏板200转动时,第二限位件402可以与第一限位件401相互抵接。在踏板200转动至第二倾角时,第一限位件401与第二限位件402相互抵接,第一限位件401抵住第二限位件402从而起到对踏板200的限位作用。当踏板200从第二倾角向第一倾角转动时,第一限位件401与第二限位件402逐渐相互远离。
32.具体的,第一限位件401可以设置在支座100的底部,第二限位件402可以设置在踏板200的底边上。若踏板200在支座100前侧转动,则第一限位件401位于支座100底部的后侧的表面上,当踏板200向下转动至第二倾角时,位于踏板200底边的第二限位件402便可以与位于支座100后侧的第一限位件401相互抵接。
33.图3所示为图1中的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限位件401包括第一凸起,第一凸起凸出设置于支座100的表面。第二限位件402包括第二凸起,第二凸起凸出设置于踏板200的表面,第二凸起的转动轨迹与第一凸起相接;第二凸起和第一凸起相互抵接时,踏板200转动至第二倾角。在本实施例中,构造为凸起形态的第一限位件401和第二限位件402相互抵接时,可起到限位作用。仅在踏板200转动至第二倾角时,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相互抵接,在踏板200处于其他倾角时,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互不影响。
34.具体的,第一凸起可以设置在支座100底部的后侧的表面上,第二凸起可以设置在踏板200的底边上,踏板200在支座100的前侧转动运动。当踏板200向下转动至第二倾角时,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便可相互抵接以起到限位作用。
35.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踏板200通过销轴500与支座100相互转动连接。支座100底部可以开设第一轴孔,销轴500安装在轴孔中,踏板200底部可以开设第二轴孔,销轴500穿入安装在第二轴孔中。踏板200的表面上可以具有凸起防滑结构,以避免在踩踏踏板200时出现打滑。
36.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工程机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工程机械包括:工程机械本体以及前述的翻转踏板装置。翻转踏板装置安装在工程机械本体上。当工作人员需要到达工程机械的较高位置时,可以操作翻转踏板装置使得踏板向下翻转,工作人员脚踩踏板便可以到达较高位置进行操作检修等工作,当不需要使用踏板时,将踏板向上翻转固定住,踏板处于折叠状态,避免了踏板占用空间。
37.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工程机械本体包括消声器600,翻转踏板装置安装在消声器600侧面上。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将翻转踏板装置和消声器600相互集成能够节省空间。可以将消声器600布置在工程机械本体的靠前位置,使得消声器600距离发动机较近,这样可以缩短安装于消声器600中的排气管的长度,可以节省管材降低成本。具体的,翻转踏板装置安装在消声器600的外侧,该外侧指的消声器600向外暴露的一面。
38.目前大部分搅拌车将扶手机构和踏板与底盘车架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该方案踏板尺寸占比较大,考虑到蹬车维修方便,一般将踏板和扶手机构布置在发动机或二桥附近,存在整车布置难以调整以及消声器后移布置导致排气管加长成本较高、排气温降高等缺陷。在本实施例中,将本技术的翻转踏板装置集成安装在消声器600的侧面,消声器600便可以安装在一二桥之间,缩短了排气管的长度。
39.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工程机械还包括扶手机构700,扶手机构700安装在工程机械本体的侧面上,扶手机构700位于翻转踏板装置的上方。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在工作人员需要踩踏踏板200到达工程机械的较高位置时,工作人员可以抓住扶手机构700借力。
40.图4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程机械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工程机械本体还包括隔热板800,隔热板800位于消声器600的外侧,隔热板800开设有踏板通孔801,翻转踏板装置900位于踏板通孔801中。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工作人员的脚可以伸入踏板通孔801中用脚拨动踏板200,使得踏板200脱离固定机构300的固定,踏板200向下转动至第二倾角时便可以稳定地踩在踏板200上,然后便可以到达较高位置进行操作检修等工作。隔热板800能够起到隔热的作用,防止工作人员身体被消声器600烫伤。具体的,隔热板800所在的消声器600的外侧指的消声器600向外暴露的一面。例如消声器600装配在工程机械的右侧,那么隔热板800所在的外侧指的是工程机械的右侧。
41.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本技术中提及的优点、优势、效果等仅是示例而非限制,不能认为这些优点、优势、效果等是本技术的各个实施例必须具备的。另外,上述公开的具体细节仅是为了示例的作用和便于理解的作用,而非限制,上述细节并不限制本技术为必须采用上述具体的细节来实现。
42.本技术中涉及的器件、装置、设备、系统的方框图仅作为例示性的例子并且不意图要求或暗示必须按照方框图示出的方式进行连接、布置、配置。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按任意方式连接、布置、配置这些器件、装置、设备、系统。诸如“包括”、“包含”、“具有”等等的词语是开放性词汇,指“包括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这里所使用的词汇“或”和“和”指词汇“和/或”,且可与其互换使用,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不是如此。这里所使用的词汇“诸如”指词组“诸如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
43.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技术的装置和设备中,各部件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技术的等效方案。
44.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或者使用本技术。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此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而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因此,本技术不意图被限制到在此示出的方面,而是按照与在此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的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4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