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扣合模具,具体涉及前罩扣合模具的预弯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各个整车厂推出越来越多造型丰富的轿车,其中前罩总成的造型直接决定了汽车风格,而前罩总成精美的外观圆角,一致的外观间隙代表了汽车的设计水平,但前罩总成精美的外观圆角及精度一致性要求给工艺设计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进行前罩总成扣合工艺设计时,不仅要考虑模具制造的可行性、零件的精度,而且还要综合考虑模具的制造成本、模具结构的稳定性等。
3.目前前罩扣合模具的现有预弯组件是沿下模座上的胎模周边均匀布置,在上模座下行过程中,多个现有预弯组件同时对前罩的前、后、左、右边沿进行预弯,由于前罩的结构特点,前罩的前后方向的刚度相对于左右方向的刚度较高,同时进行预弯,前罩左右方向的刚度可能存在不足,容易产生开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前罩扣合模具的预弯装置,其结构简单,能够保证前罩在预弯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而保证前罩总成外观圆角的光顺度及精度的一致性。
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罩扣合模具的预弯装置,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上设有用于放置零件的胎模,所述胎模前方、后方、左方和右方分别固定有至少一个预弯组件,所述预弯组件包括预弯刀、固定于下模座上的预弯刀安装座、固定于上模座且与所述预弯刀安装座位置相对应的预弯刀驱动组件,所述预弯刀固定于预弯刀安装座上;在上模座下行过程中,前、后方的预弯刀驱动组件先与对应的预弯刀安装座接触,实现零件前、后边沿的预弯,零件前、后边沿预弯完成后,上模座继续下行直至左、右方的预弯刀驱动组件与对应的预弯刀安装座接触,实现零件左、右边沿的预弯。
6.进一步,所述预弯刀安装座包括安装板、旋转座和旋转座支架,预弯刀固定在安装板上,安装板连接在旋转座上,旋转座通过旋转座支架连接在下模座上。
7.进一步,所述预弯刀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上模座上的连接件和固定于连接件上的驱动块,所述驱动块下边沿设有与旋转座对应配合的驱动斜面。
8.本实用新型在胎模前方、后方、左方和右方分别固定有至少一个预弯组件,通过调整接触时序,即在上模座下行过程中,前、后方的预弯刀驱动组件先与对应的预弯刀安装座接触,实现零件前、后边沿的预弯,零件前、后边沿预弯完成后,左、右方的预弯刀驱动组件与对应的预弯刀安装座接触,实现零件左、右边沿的预弯,有效避免了前罩左右方向刚性相对不足而对前罩前后方向预弯过程的影响,保证了前罩在预弯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而保证了前罩总成外观圆角的光顺度及精度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9.图1是本实用新型前、后方的预弯刀驱动组件与对应的预弯刀安装座接触示意图;
10.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11.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12.图4是本实用新型左、右方的预弯刀驱动组件与对应的预弯刀安装座接触示意图;
13.图5是图4的c-c剖视图;
14.图6是图4的d-d剖视图。
15.图中,1—下模座,2—胎模,3—预弯组件,31—预弯刀,32—预弯刀安装座,321—安装板,322—旋转座,323—旋转座支架,33—预弯刀驱动组件,331—连接件,332—驱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17.参见图1至图3,所示的前罩扣合模具的预弯装置,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1,所述下模座1上设有用于放置零件的胎模2,所述胎模2前方、后方、左方和右方分别固定有至少一个预弯组件3,预弯组件3的数量及相邻预弯组件3的间隔距离根据前罩性能进行合理布置,保证前罩预弯时受力均匀。
18.所述预弯组件3包括预弯刀31、固定于下模座1上的预弯刀安装座32、固定于上模座且与所述预弯刀安装座32位置相对应的预弯刀驱动组件33,所述预弯刀31固定于预弯刀安装座32上;在上模座下行过程中,前、后方的预弯刀驱动组件33先与对应的预弯刀安装座32接触,实现前罩前、后边沿的预弯,前罩前、后边沿预弯完成后,上模座继续下行直至左、右方的预弯刀驱动组件33与对应的预弯刀安装座32接触,实现前罩左、右边沿的预弯。通过合理布置前罩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预弯组件的接触时序,有效避免了前罩左右方向刚性相对不足而对前罩前后方向预弯过程的影响,保证了前罩在预弯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而保证了前罩总成外观圆角的光顺度及精度的一致性。
19.所述预弯刀安装座32包括安装板321、旋转座322和旋转座支架323,预弯刀31固定在安装板321上,安装板321连接在旋转座322上,旋转座322通过旋转座支架323连接在下模座1上。所述预弯刀驱动组件33包括固定于上模座上的连接件331和固定于连接件331上的驱动块332,所述驱动块332下边沿设有与旋转座322对应配合的驱动斜面。驱动块332随上模座一起向下运动直至与旋转座322接触,在驱动块332的驱动斜面的作用下,旋转座322开始绕旋转支架323转动,进而带动安装板321转动,使得预弯刀31转动一定角度以实现对前罩边沿的预弯。
20.具体进行预弯时,将前罩放置于胎模2上,启动上模座开始向下运动,前罩前、后方的预弯组件的预弯刀驱动组件33相对于左、右方的预弯刀驱动组件33提前25mm行程开始工作,参见图1至图3,通过前、后方的预弯刀驱动组件33驱动预弯刀安装座32上的预弯刀31转动一定角度,实现前罩前、后边沿的预弯。此时,前罩左、右方的预弯刀驱动组件33与预弯刀安装座32之间的距离s1为25mm。
21.前罩前、后边沿预弯完成后,前罩左、右方的预弯刀驱动组件33在上模座的带动下继续向下运动,参见图4至图6,直至前罩左、右方的预弯刀驱动组件33与对应的预弯刀32接
触,带动预弯刀31转动一定角度,实现前罩左、右边沿的预弯,整个预弯工作完成。前罩前、后方的预弯刀驱动组件33继续向下运动s2的过程中,所述s2=s1=25mm,与对应的预弯刀安装座32脱离接触不产生预弯工作。
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前罩扣合模具的预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1),所述下模座(1)上设有用于放置零件的胎模(2),所述胎模(2)前方、后方、左方和右方分别固定有至少一个预弯组件(3),所述预弯组件(3)包括预弯刀(31)、固定于下模座(1)上的预弯刀安装座(32)、固定于上模座且与所述预弯刀安装座(32)位置相对应的预弯刀驱动组件(33),所述预弯刀(31)固定于预弯刀安装座(32)上;在上模座下行过程中,前、后方的预弯刀驱动组件(33)先与对应的预弯刀安装座(32)接触,实现零件前、后边沿的预弯,零件前、后边沿预弯完成后,上模座继续下行,直至左、右方的预弯刀驱动组件(33)与对应的预弯刀安装座(32)接触,实现零件左、右边沿的预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罩扣合模具的预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弯刀安装座(32)包括安装板(321)、旋转座(322)和旋转座支架(323),预弯刀(31)固定在安装板(321)上,所述安装板(321)连接在旋转座(322)上,所述旋转座(322)通过旋转座支架(323)连接在下模座(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罩扣合模具的预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弯刀驱动组件(33)包括固定于上模座上的连接件(331)和固定于连接件(331)上的驱动块(332),所述驱动块(332)下边沿设有与旋转座(322)对应配合的驱动斜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罩扣合模具的预弯装置,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下模座上设有用于放置零件的胎模,胎模前方、后方、左方和右方分别固定有至少一个预弯组件,预弯组件包括预弯刀、固定于下模座上的预弯刀安装座、固定于上模座且与预弯刀安装座位置相对应的预弯刀驱动组件,预弯刀固定于预弯刀安装座上;在上模座下行过程中,前、后方的预弯刀驱动组件先与对应的预弯刀安装座接触,实现零件前、后边沿的预弯,零件前、后边沿预弯完成后,上模座继续下行直至左、右方的预弯刀驱动组件与对应的预弯刀安装座接触,实现零件左、右边沿的预弯。其结构简单,能够保证前罩在预弯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而保证前罩总成外观圆角的光顺度及精度的一致性。的一致性。的一致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海陶 罗影 范东杰 邓锋 阳德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09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