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自主巡航救助艇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3  179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救助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自主巡航救助艇。


背景技术:

2.无人艇,是一种海中军事武器,实际上就是在海中作业的机器人,无人艇可分为无人潜艇和无人水面艇,无人水面艇,是一种无人操作的水面舰艇,主要用于执行危险以及不适于有人船只执行的任务,配备先进的控制系统、传感器系统、通信系统和武器系统后,可以自主规划路径,并执行多种战争和非战争军事任务,比如侦察、搜索、探测、排雷、搜救、导航和水文地理勘察。
3.现有专利(公开号为:cn214311447u)公开了一种具备路径规划功能的自主巡航无人艇,涉及自主巡航无人艇技术领域,该具备路径规划功能的自主巡航无人艇,包括艇体,艇体的两侧均安装有固定管,固定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缓冲杆,缓冲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缓冲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撞架,防撞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板,通过设置防撞架、吸能盒、缓冲杆和阻尼杆,艇体撞击到礁石时,防撞架和防护板保护艇体,防撞架在被撞击时可推动阻尼杆和缓冲杆,阻尼杆进行缓冲和减振,同时缓冲杆挤压弹簧,弹簧对缓冲杆进行缓冲,防撞架挤压吸能盒,吸能盒发生形变,吸收撞击力,减小传递到对艇体的撞击力,达到了保护无人艇不易受损的效果。
4.然后现有的无人救助艇在使用时只能通过无线遥控器进行控制,而且探索范围有限,在发现需要救助的落水人员时无法对其采取施救措施,而且现场的人员信息无法采集,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智能自主巡航救助艇。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自主巡航救助艇,包括船体,所述船体的上端面靠前侧处设置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多组探照灯,所述放置架的后侧设置有无限雷达,所述无限雷达的后侧设置有无线天线,位于所述无线天线两侧的船体的上端面上分别设置有观察装置,两侧所述观察装置分别固定连接在船体的上端面上,所述船体的上端面靠后侧边缘处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上端面靠前侧处设置有两个把手, 两个所述把手后侧盖板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绑带,所述盖板的后侧壁上设置有两个铰链,两个所述铰链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船体的后侧壁上,所述船体的内部设置有锂电池,所述锂电池的下端固定连接在船体的下内壁上,所述锂电池的上端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上端面上设置有雷达传感器,所述雷达传感器的后侧设置有数字信号处理器,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后侧设置有微波发射器,所述微波发射器的后侧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电路板的后端设置有放置仓,所述电路板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船体的前内侧壁与放置仓的前侧壁上,所述锂电池的后侧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上下两端分
别固定连接在电路板的下壁与船体的下内壁上,所述船体的下壁靠后侧处设置有传动装置。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观察装置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端面通过四个固定螺栓固定连接在船体的上端面上,所述连接板的上端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摄像头,且两侧所述观察装置的结构一致。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盖板的上端面上与放置仓的内部均设置有救生圈。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盖板上端面上的两个绑带的材质为尼龙。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探照灯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所述探照灯成一字形固定连接在放置架的上端面上。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6.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电动螺旋桨,所述电动螺旋桨靠前侧的上壁上设置有操作杆,所述操作杆的上端贯穿船体的下壁,且端部连接有无线控制模块,所述无线控制模块的下端固定连接在船体的下内壁上。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8.所述雷达传感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与控制器之间均通过信号连接。
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0.所述船体的下表面涂有防腐蚀涂料。
21.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设置对比,通过在船体的上端面两侧分别设置有摄像头,同时在两个摄像头的下端设置有电动伸缩杆,利用电动伸缩杆来控制摄像头的图像采集角度,提高救援与搜集的便捷性。
2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设置对比,通过在船体的内部设置有雷达传感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与控制器,可通过远程对巡航的范围进行设定,实现无人操控,巡航更加方便。
2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设置对比,通过在船体上端面的后侧设置有放置救生圈的放置仓,当发现落水者时可通过打开盖板将内部的救生圈取出,及时对落水者采取施救措施,等候救援人员的到来。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自主巡航救助艇的俯视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自主巡航救助艇的正视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自主巡航救助艇的正剖视图;
28.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9.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自主巡航救助艇的观察装置的轴测图。
30.图例说明:
31.1、船体;2、放置架;3、无限雷达;4、摄像头;5、把手;6、绑带;7、救生圈;8、无线天
线;9、探照灯;10、电动伸缩杆;11、电动螺旋桨;12、操作杆;13、雷达传感器;14、电路板;15、锂电池;16、隔板;17、无线控制模块;18、放置仓;19、固定螺栓;20、微波发射器;21、数字信号处理器;22、盖板;23、铰链;24、连接板;25、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32.参照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智能自主巡航救助艇,包括船体1,船体1的上端面靠前侧处设置有放置架2,放置架2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多组探照灯9,探照灯9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探照灯9成一字形固定连接在放置架2的上端面上,放置架2的后侧设置有无限雷达3,无限雷达3的后侧设置有无线天线8,位于无线天线8两侧的船体1的上端面上分别设置有观察装置,两侧观察装置分别固定连接在船体1的上端面上,船体1的上端面靠后侧边缘处设置有盖板22,盖板22的上端面靠前侧处设置有两个把手5, 两个把手5后侧盖板22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绑带6,盖板22的后侧壁上设置有两个铰链23,两个铰链23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船体1的后侧壁上,船体1的内部设置有锂电池15,锂电池15的下端固定连接在船体1的下内壁上,锂电池15用来对内部的各个电器件进行供电,锂电池15的上端设置有电路板14,电路板14的上端面上设置有雷达传感器13,雷达传感器13的后侧设置有数字信号处理器21,数字信号处理器21的后侧设置有微波发射器20,微波发射器20的后侧设置有控制器25,电路板14的后端设置有放置仓18,电路板14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船体1的前内侧壁与放置仓18的前侧壁上,锂电池15的后侧设置有隔板16,隔板16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电路板14的下壁与船体1的下内壁上,船体1的下壁靠后侧处设置有传动装置,
33.观察装置包括连接板24,连接板24的端面通过四个固定螺栓19固定连接在船体1的上端面上,连接板24的上端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0,电动伸缩杆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摄像头4,且两侧观察装置的结构一致,盖板22的上端面上与放置仓18的内部均设置有救生圈7,盖板22上端面上的两个绑带6的材质为尼龙,且盖板22上的救生圈7通过两个绑带6进行固定,两个绑带6的表面均设置有暗扣,使用时可通过拉扯暗扣将救生圈7从两个绑带6上取下,传动装置包括电动螺旋桨11,电动螺旋桨11靠前侧的上壁上设置有操作杆12,操作杆12的上端贯穿船体1的下壁,且端部连接有无线控制模块17,无线控制模块17的下端固定连接在船体1的下内壁上,雷达传感器13、数字信号处理器21与控制器25之间均通过信号连接,船体1的下表面涂有防腐蚀涂料,减少船体1的表面被腐蚀,增长其使用寿命。
34.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智能自主巡航救助艇,使用时将船体1放置在水中,通过启动电动螺旋桨11给船体1提供动力,同时通过远程对控制器25发出巡航地区的指令,控制器25根据指令控制无线控制模块17再通过操作杆12来控制船体1巡航的方向,同船体1上端面上的两个摄像头4可三百六十度旋转,对巡航的地区进行拍摄与采集,在采集时额通过两个电动伸缩杆10来调整两个摄像头4的采集角度,采集完成的图像通过微波发射器20和无线天线8的配合下传输到控制平台方便远程进行观察当发现求救者时,求救者可通过扶着船体1将盖板22打开从放置仓18的内部取出救生圈7,然后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