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复合多点离焦眼镜片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3  213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眼镜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双面复合多点离焦眼镜片。


背景技术:

2.近视眼是人类最常见的眼病之一。资料表明,人类近视眼的发病率平均为22%,我国近视发生率高达31%,是近视眼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近视不仅仅是屈光问题,近视眼所产生的一系列并发症还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情况,特别是病理性近视,实际上是一种眼部综合征。近视患者不仅升学、择业受到影响,其生活、工作、运动也备受困扰。在现有技术中,有一部分人通过近视眼矫正手术来进行矫正,但是十八岁以下不宜做手术,因为手术要求患者的屈光状态是稳定的,屈光状态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等屈光不正的现象。由于18周岁以下的青年处于身体生长期,眼睛屈光度不稳定,若盲目接受手术,一两年后视力极有可能回退。最佳手术的年龄是25岁至30岁。
3.因此,如何对青少年近视进行屈光矫正,是一件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面复合多点离焦眼镜片,旨在解决青少年近视屈光不正的矫正和抑制近视屈光不正的发展功能。
5.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面复合多点离焦眼镜片,包括镜片本体,镜片本体同种光学材料制造由前表面和后表面组合而成,镜片本体的光学区域分为屈光力由中间向下依次渐变的中间屈光矫正视觉区、周边离焦区和周边屈光矫正视觉区,周边离焦区的前表面位置处设有多圈呈椭圆环状布置用于离焦的子镜片,后表面为自由曲面;中间屈光矫正视觉区的屈光力从上至下依次变小,周边离焦区的屈光力从上至下逐步减小。
6.进一步地,多个子镜片按椭圆形状均匀间隔布置于周边离焦区上。
7.进一步地,中间屈光矫正视觉区的上部分设有用于呈现远处景物的远景观测区,中间屈光矫正视觉区的下部分设有用于呈现近处景物的近景观测区。
8.进一步地,周边离焦区的中心点位于镜片本体的中心点的下方。
9.进一步地,周边离焦区的中心点与镜片本体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d1为7~9mm。
10.进一步地,周边离焦区的中心点与镜片本体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d1为8mm。
11.进一步地,周边离焦区最内侧椭圆的长径d2为24~28mm。
12.进一步地,周边离焦区最内侧椭圆的长径d2为26mm。
13.进一步地,子镜片的直径大小为0.8~1.2mm;相邻的两个子镜片之间的间距为1.8~2.2mm。
14.进一步地,子镜片的直径大小为1mm;相邻的两个子镜片之间的间距为2mm。
15.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面复合多点离焦眼镜片,采用镜片本体,镜片本体由前表面和后表面组合而成,镜片本体的光学区域分为由中间向周边依次布置的中间屈光矫正视
觉区、周边离焦区和周边屈光矫正视觉区,周边离焦区的前表面位置处设有多圈呈椭圆环状布置用于离焦的子镜片,后表面为自由曲面;中间屈光矫正视觉区的屈光力从上至下依次变小,周边离焦区的屈光力从上至下逐步减小,双面复合多点离焦眼镜片主要用于矫正眼睛的屈光不正、抑制近视眼睛屈光不正的发展功能;中间屈光矫正视觉区用于矫正眼睛的屈光不正;子镜片的作用是将聚焦在眼睛视网膜位置以外的位置上产生离焦功能拟抑制眼睛屈光不正的发展功能,达到帮助控制眼睛近视变深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面复合多点离焦眼镜片,矫正眼睛的屈光效果好,可有效抑制眼睛近视变深。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面复合多点离焦眼镜片一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面复合多点离焦眼镜片一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面复合多点离焦眼镜片一实施例的相关参数示意图。
20.附图标号说明:
21.10、镜片本体;11、前表面;12、后表面;111、中间屈光矫正视觉区;112、周边离焦区;113、周边屈光矫正视觉区;114、子镜片。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
23.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双面复合多点离焦眼镜片,包括镜片本体10,镜片本体10由前表面11和后表面12组合而成,镜片本体10的光学区域分为由中间向周边依次布置的中间屈光矫正视觉区111、周边离焦区112和周边屈光矫正视觉区113,周边离焦区112的前表面11位置处设有多圈呈椭圆环状布置用于离焦的子镜片114,后表面12为自由曲面;中间屈光矫正视觉区111的屈光力从上至下依次变小,周边离焦区112的屈光力从上至下逐步减小。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子镜片114围绕成8个呈同心椭圆状的周边离焦区112。
24.在上述结构中,请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双面复合多点离焦眼镜片,多个子镜片114按椭圆形状均匀间隔布置于周边离焦区112上。中间屈光矫正视觉区111的上部分设有用于呈现远处景物的远景观测区115,中间屈光矫正视觉区111的下部分设有用于呈现近处景物的近景观测区116。周边离焦区112的中心点位于镜片本体10的中心点的下方。在本实施例中,周边离焦区112的中心点与镜片本体10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d1为7~9mm。优选地,周边离焦区112的中心点与镜片本体10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d1为8mm。周边离焦区112最内侧椭圆的长径d2为24~28mm。优选地,周边离焦区112最内侧椭圆的长径d2采用26mm。进一步地,子镜片114的直径大小为0.8~1.2mm;相邻的两个子镜片114之间的间距为1.8~2.2mm。优选地,子镜片114的直径大小采用1mm;相邻的两个子镜片114之间的间距采用2mm。在本实施例中,中间屈光矫正视觉区111用于矫正眼睛的屈光不下,远景观测区115用来观看远处景物,近景观测区116用来观看近处景物,将像聚焦在视网膜上,使远处景物和近处景物都清晰。
25.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双面复合多点离焦眼镜片,其工作原理为:
26.双面复合多点离焦眼镜片,主要用于矫正眼睛的屈光不正、抑制近视眼睛屈光不正的发展功能,眼镜片前表面椭圆环形位置上分布有多个直径约为1mm的子镜片,椭圆形中心区域屈光力从上至下依次变小,整个镜片采用同种材料制造而成,材料可采用树脂。后表面是自由曲面,和前表面组合形成椭圆区屈光力从上至下逐步减小。
27.中心区域用于矫正眼睛的屈光不正,椭圆区上半部用来观看远处景物,椭圆区下半部用来观看近处景物,将像聚焦在视网膜上,使远处景物和近处景物都清晰。
28.椭圆形周边区域的子镜片的作用是将像聚焦在眼睛视网膜位置以外的位置上产生离焦功能拟抑制眼睛屈光不正的发展功能,达到帮助控制眼睛近视变深的目的。
29.本实施例提供的双面复合多点离焦眼镜片,同现有技术相比,采用镜片本体,镜片本体由前表面和后表面组合而成,镜片本体的光学区域分为由中间向周边依次布置的中间屈光矫正视觉区、周边离焦区和周边屈光矫正视觉区,周边离焦区的前表面位置处设有多圈呈椭圆环状布置用于离焦的子镜片,后表面为自由曲面;中间屈光矫正视觉区的屈光力从上至下依次变小,周边离焦区的屈光力从上至下逐步减小,双面复合多点离焦眼镜片主要用于矫正眼睛的屈光不正、抑制近视眼睛屈光不正的发展功能;中间屈光矫正视觉区用于矫正眼睛的屈光不正;子镜片的作用是将聚焦在眼睛视网膜位置以外的位置上产生离焦功能拟抑制眼睛屈光不正的发展功能,达到帮助控制眼睛近视变深的目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双面复合多点离焦眼镜片,矫正眼睛的屈光效果好,可有效抑制眼睛近视变深。
30.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