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房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强度轻量化房车厢体结构。
背景技术:
2.房车,兼具“房”与“车”两大功能,但其属性还是车,是一种可移动、具有居家必备的基本设施的车种,房车是由国外引进的时尚设施车种,其车上的居家设施有:卧具、炉具、冰箱、橱柜、沙发、餐桌椅、盥洗设施、空调、电视、音响等家具和电器,可分为驾驶区域、起居区域、卧室区域、卫生区域、厨房区域等,房车是集“衣、食、住、行”于一身,实现“生活中旅行,旅行中生活”的时尚产品,可以随意停靠在远离城市的沙滩、湖岸、草地、山坡、森林中,同时又拥有城市的生活方式:自己做可口的饭菜、洗个热腾腾的澡、睡柔软舒服的床、看电视、听音乐等。
3.在移动居家的时候可以使用房车,现有的房车功能较为健全,强度也较高,但在发生故障的时候因为自重较大,一般的千斤顶和车的接触面积较小,在顶起的时候有可能会发生损伤到车厢地盘的情况,而且现有的房车厢体顶部虽然经常用来放置行李,但功能性较差,有些时候使用者会在车顶上感受户外而不受爬虫等打扰的时候也没有有效的防护,容易造成摔落,使用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强度轻量化房车厢体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的房车功能较为健全,强度也较高,但在发生故障的时候因为自重较大,一般的千斤顶和车的接触面积较小,在顶起的时候有可能会发生损伤到车厢地盘的情况,而且现有的房车厢体顶部虽然经常用来放置行李,但功能性较差,有些时候使用者会在车顶上感受户外而不受爬虫等打扰的时候也没有有效的防护,容易造成摔落,使用较为不便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强度轻量化房车厢体结构,包括车厢本体,所述车厢本体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拖挂架,所述车厢本体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副架,所述副架和拖挂架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车厢本体的顶部设置有车顶机构,所述车厢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行李架;
6.所述车顶机构包括攀爬梯、两个车顶板、和防护栏,所述攀爬梯活动连接在车厢本体的前侧,左侧所述车顶板的底部与车厢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右侧所述车顶板的底部与车厢本体的底部活动连接。
7.为了达到便于对攀爬梯进行固定,并且在不需要使用的时候可以方便的将攀爬梯拆下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强度轻量化房车厢体结构优选的,所述车厢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由立杆,所述立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球,所述立杆的表面与攀爬梯活动连接。
8.为了达到便于让车顶板从车厢本体的顶部进行移动,并且将天窗的位置保留出来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强度轻量化房车厢体结构优选的,右侧所述车顶板的底
部固定连接有凸型滑块,所述车厢本体顶部的右侧开设有凸型滑槽,所述凸型滑块的表面与凸型滑槽滑动连接,所述车厢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天窗。
9.为了达到便于将防护栏与行李架进行连接,并且在不需要连接的时候将防护栏进行收纳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强度轻量化房车厢体结构优选的,所述行李架的顶部开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的内壁与防护栏活动连接。
10.为了达到支架车顶板的强度,避免使用者在放置物品或是踩踏的时候对车厢本体的顶部造成伤害使其变形或是刮伤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强度轻量化房车厢体结构优选的,所述车顶板的内壁开设有空槽,所述空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架。
11.为了达到便于增加副架的受力强度,避免副架在受力的时候发生变形或是断裂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强度轻量化房车厢体结构优选的,所述副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加强杆。
12.为了达到便于固定车顶板在车厢本体顶部的位置,避免在没有外力操作的情况下车厢本体自己发生移动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强度轻量化房车厢体结构优选的,所述车厢本体的顶部和右侧所述车顶板的顶部均开设有销槽,所述销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固定销。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该高强度轻量化房车厢体结构,通过在拖挂架的底部设置液压缸,以及在车厢本体左侧底部的位置设置副架和液压缸,在需要将车厢本体抬高的时候,可以通过液压缸的伸缩对地面进行支撑,以将车厢本体整体向上抬起,避免了像现有技术中临时的千斤顶因为和车厢本体直接接触的受力面积过小导致的对车厢本体的底部造成伤害,通过设置车顶机构,使用者可以通过攀爬梯爬上车厢本体的顶部,并且放置椅子等进行休息,避免地面的爬虫等叮咬,而设置的防护栏可以避免摔落的风险,在不需要使用的时候,也可以将攀爬梯卸下,防护栏也可以从车厢本体顶部的行李架上取下,以进行正常的行驶或是停放。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高强度轻量化房车厢体结构的整体结构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主体结构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副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车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0.图中,1、车厢本体;2、拖挂架;3、副架;4、液压缸;5、车顶机构; 501、攀爬梯;502、车顶板;503、防护栏;6、行李架;7、立杆;8、限位球;9、凸型滑块;10、凸型滑槽;11、插接孔;12、空槽;13、支撑架;14、加强杆;15、销槽;16、固定销。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3.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轻量化房车厢体结构,包括车厢本体1,车厢本体1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拖挂架2,车厢本体 1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副架3,副架3和拖挂架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液压缸4,车厢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车顶机构5,车厢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行李架6;
24.车顶机构5包括攀爬梯501、两个车顶板502、和防护栏503,攀爬梯501 活动连接在车厢本体1的前侧,左侧车顶板502的底部与车厢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右侧车顶板502的底部与车厢本体1的底部活动连接。
25.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拖挂架2的底部设置液压缸4,以及在车厢本体1 左侧底部的位置设置副架3和液压缸4,在需要将车厢本体1抬高的时候,可以通过液压缸4的伸缩对地面进行支撑,以将车厢本体1整体向上抬起,避免了像现有技术中临时的千斤顶因为和车厢本体1直接接触的受力面积过小导致的对车厢本体1的底部造成伤害,通过设置车顶机构5,使用者可以通过攀爬梯501爬上车厢本体1的顶部,并且放置椅子等进行休息,避免地面的爬虫等叮咬,而设置的防护栏503可以避免摔落的风险,在不需要使用的时候,也可以将攀爬梯501卸下,防护栏503也可以从车厢本体1顶部的行李架6上取下,以进行正常的行驶或是停放。
2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车厢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立杆7,立杆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球8,立杆7的表面与攀爬梯501活动连接。
2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立杆7,在需要对攀爬梯501进行安装的时候,将攀爬梯501顶部的空隙套设在立杆7的外侧,立杆7受力并且避免攀爬梯 501发生较大的晃动,使用者可以方便的使用攀爬梯501进行攀爬,设置的限位球8可以对立杆7的顶部位置进行限定,避免攀爬梯501从其顶部掉落,而且可以避免使用者和立杆7顶部的边缘接触导致划伤等情况的发生。
2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右侧车顶板5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凸型滑块9,车厢本体1顶部的右侧开设有凸型滑槽10,凸型滑块9的表面与凸型滑槽10滑动连接,车厢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天窗。
29.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凸型滑块9,和凸型滑槽10配合,使得车顶板 502可以通过凸型滑块9沿着凸型滑槽10的位置进行滑动,以将车顶板502 从车厢本体1的顶部向右侧滑动将天窗暴露出来,便于使用者进行使用。
3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行李架6的顶部开设有插接孔11,插接孔11的内壁与防护栏503活动连接。
3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插接孔11,在需要安装防护栏503的时候只需要将防护栏503的底部插入插接孔11中即可完成连接,在拆卸时也较为方便。
3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车顶板502的内壁开设有空槽12,空槽1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3。
3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空槽12,减轻车顶板502的自重,设置的支撑架13可以增加车顶板502的强度,避免其在受力时发生断裂或是变形。
3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副架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加强杆14。
35.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加强杆14,增加副架3的受力强度,避免副架 3受力的时候发生弯折或是断裂。
3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车厢本体1的顶部和右侧车顶板502 的顶部均开设有销槽15,销槽15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固定销16。
3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销槽15,和固定销16配合,将固定销16贯穿车顶板502插入车厢本体1顶部的销槽15中,即可完成对于车顶板502和车厢本体1之间的位置连接。
38.工作原理:首先,在需要将车厢本体1抬高的时候,液压缸4启动,伸缩端向底部对地面进行支撑,车厢本体1被向上抬起,因为受力位置为拖挂架2和副架3,所以避免了现有技术千斤顶直接和车厢本体1底部接触对其造成的伤害,在使用者想要在车厢本体1的顶部休息的时候,通过攀爬梯501 爬上车厢本体1的顶部,设置的防护栏503可以避免在休息的时候使用者从车厢本体1的顶部摔落。
3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