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熔炼炉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有色金属的新型熔炼设备。
背景技术:
2.熔炼炉是指熔化金属锭和一些废旧金属并加入必要的合金成分,经过扒渣、精炼等操作将它们熔炼成所需要的合金的设备。按加热能源不同,熔炼炉可分为以下两种:燃料加热式(包括天然气、石油液化气、煤气、柴油、重油、焦炭等),以燃料燃烧时产生的反应热能加热炉料。电加热式,由电阻元件通电产生热量或者将线圈通交流电产生交变磁场,以感应电流加热磁场中的炉料。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或电阻元件产生的热量直接传给炉料的加热方式,称为直接加热方式。其优点是热效率高,炉子结构简单。缺点是燃烧产物中含有的有害杂质对炉料的质量会产生不利影响。感应加热方式又称为间接式加热,其缺点是热量不能直接传递给炉料,与直接加热方式相比,热效率低,炉子结构复杂。
3.另外,现有的感应加热熔炼炉由于热效率较低,在金属熔炼进行到固液转化期时,会出现不易完全转化的问题,使熔化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有色金属的新型熔炼设备,其通过在坩埚内设置搅拌组件,可以有效提高有色金属的熔化效率,同时搅拌组件可与坩埚分离,方便将坩埚取出倾倒金属液。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一种用于有色金属的新型熔炼设备,包括炉体外壳、设置在炉体外壳内的坩埚、盖设在坩埚开口处的盖体、设置在炉体外壳顶部可升降的支架以及安装在支架上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轴和搅拌扇叶,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下吊装在支架上,所述搅拌轴与搅拌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盖体内水平嵌入有密封轴承,搅拌轴竖直穿过密封轴承伸入坩埚内,所述搅拌扇叶为螺旋状结构且扇叶外径由下向上逐渐变大,搅拌扇叶固定连接在搅拌轴位于坩埚内的轴段上。
7.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竖直杆和搭设在两竖直杆上的水平杆,所述竖直杆为中空结构,每个竖直杆内均设置有升降组件以及竖直穿设在竖直杆内与升降组件连接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伸出竖直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水平杆的下表面。
8.优选地,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竖直固定连接在竖直杆内的液压缸以及水平固定连接在液压缸活塞杆端的推送板,所述伸缩杆处于竖直杆内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推送板的顶面上。
9.优选地,所述坩埚与盖体的边缘侧壁上对应设置有多个开设有穿孔的凸耳,所述坩埚和盖体通过穿设在凸耳内的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螺栓固定连接在坩埚的凸耳上,所述炉体外壳的顶部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多个放置槽一和放置槽二,所述坩埚上的凸耳
水平放置在放置槽一内,所述固定螺栓的堵头卡设在放置槽二内。
10.优选地,所述盖体靠近坩埚开口的一侧设置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采用含锆耐火纤维材料。
1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2.通过在坩埚内设置搅拌组件,在金属熔炼的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有色金属的熔化效率;另外,坩埚与盖体间通过倒放的固定螺栓连接,拆卸比较方便,同时,搅拌组件连同盖体可与坩埚分离,在熔炼完成后,不会妨碍坩埚的取出与金属液倾倒。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图1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为示出放置槽一和放置槽二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炉体外壳;11、放置槽一;12、放置槽二;2、坩埚;21、凸耳;3、盖体;31、密封轴承;41、竖直杆;42、水平杆;51、搅拌电机;52、搅拌轴;53、搅拌扇叶;61、液压缸;62、推送板;63、伸缩杆;7、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9.参考图1-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于有色金属的新型熔炼设备,包括炉体外壳1、设置在炉体外壳1内的坩埚2、盖设在坩埚2开口处的盖体3、设置在炉体外壳1顶部可升降的支架以及安装在支架上的搅拌组件。搅拌组件包括搅拌电机51、搅拌轴52和搅拌扇叶53,搅拌电机51的输出轴竖直向下吊装在支架的侧壁上。搅拌轴52与搅拌电机51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盖体3内水平嵌入有密封轴承31,增加熔炼炉的密封性,搅拌轴52竖直穿过密封轴承31伸入坩埚2内与盖体3转动连接。盖体3靠近坩埚2开口的一侧设置有隔热层,隔热层采用含锆耐火纤维材料,通过设置隔热层,防止由于温度过高导致密封轴承31损坏。搅拌扇叶53固定连接在搅拌轴52位于坩埚内的轴段上,搅拌扇叶53为螺旋状结构且扇叶外径由下向上逐渐变大,使搅拌更充分,搅拌效果更好。
20.支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竖直杆41和搭设在两竖直杆41上的水平杆42,竖直杆41为中空结构,每个竖直杆41内均设置有升降组件以及竖直穿设在竖直杆41内与升降组件连接的伸缩杆63,伸缩杆63伸出竖直杆4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水平杆42的下表面。升降组件包括竖直固定连接在竖直杆41内的液压缸61以及水平固定连接在液压缸61活塞杆端的推送板62,所述伸缩杆63处于竖直杆41内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推送板62的顶面上。
21.坩埚2与盖体3的边缘侧壁上对应设置有四个开设有穿孔的凸耳21,坩埚2和盖体3通过穿设在凸耳21内的固定螺栓7固定连接,固定螺栓7焊接固定在坩埚2的凸耳21上,炉体外壳1的顶部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四个放置槽一11和放置槽二12,坩埚2上的凸耳21水平放置
在放置槽一11内,固定螺栓7的堵头卡设在放置槽二12内,将固定螺栓7倒放,方便对盖体3进行拆卸。
22.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打开搅拌电机51,搅拌电机51带动搅拌轴52和搅拌扇叶53转动,从而实现对金属液的搅拌,使融化效果更好;当金属熔化完成后,先松开固定螺栓7,接着驱动液压缸61,液压缸61带动推送板62与伸缩杆63一起向上移动,从而将水平杆42顶起,水平杆42上升带动搅拌电机51和盖体3一起向上移动,从而方便将坩埚2取出。
23.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有色金属的新型熔炼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外壳(1)、设置在炉体外壳(1)内的坩埚(2)、盖设在坩埚(2)开口处的盖体(3)、设置在炉体外壳(1)顶部可升降的支架以及安装在支架上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电机(51)、搅拌轴(52)和搅拌扇叶(53),所述搅拌电机(51)的输出轴竖直向下吊装在支架上,所述搅拌轴(52)与搅拌电机(51)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盖体(3)内水平嵌入有密封轴承(31),搅拌轴(52)竖直穿过密封轴承(31)伸入坩埚(2)内,所述搅拌扇叶(53)为螺旋状结构且扇叶外径由下向上逐渐变大,搅拌扇叶(53)固定连接在搅拌轴(52)位于坩埚(2)内的轴段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有色金属的新型熔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竖直杆(41)和搭设在两竖直杆(41)上的水平杆(42),所述竖直杆(41)为中空结构,每个竖直杆(41)内均设置有升降组件以及竖直穿设在竖直杆(41)内与升降组件连接的伸缩杆(63),所述伸缩杆(63)伸出竖直杆(4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水平杆(42)的下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有色金属的新型熔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竖直固定连接在竖直杆(41)内的液压缸(61)以及水平固定连接在液压缸(61)活塞杆端的推送板(62),所述伸缩杆(63)处于竖直杆(41)内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推送板(62)的顶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有色金属的新型熔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埚(2)与盖体(3)的边缘侧壁上对应设置有多个开设有穿孔的凸耳(21),所述坩埚(2)和盖体(3)通过穿设在凸耳(21)内的固定螺栓(7)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螺栓(7)固定连接在坩埚(2)的凸耳(21)上,所述炉体外壳(1)的顶部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多个放置槽一(11)和放置槽二(12),所述坩埚(2)上的凸耳(21)水平放置在放置槽一(11)内,所述固定螺栓(7)的堵头卡设在放置槽二(12)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有色金属的新型熔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3)靠近坩埚(2)开口的一侧设置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采用含锆耐火纤维材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有色金属的新型熔炼设备。其包括炉体外壳、设置在炉体外壳内的坩埚、盖设在坩埚开口处的盖体、设置在炉体外壳顶部可升降的支架以及安装在支架上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轴和搅拌扇叶,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下吊装在支架上,所述搅拌轴与搅拌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盖体内水平嵌入有密封轴承,搅拌轴竖直穿过密封轴承伸入坩埚内,所述搅拌扇叶为螺旋状结构且扇叶外径由下向上逐渐变大,搅拌扇叶固定连接在搅拌轴位于坩埚内的轴段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坩埚内设置搅拌组件,可以有效提高有色金属的熔化效率,同时搅拌组件可与坩埚分离,方便将坩埚取出倾倒金属液。方便将坩埚取出倾倒金属液。方便将坩埚取出倾倒金属液。
技术研发人员:张炳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洛阳焱浩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09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