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脚手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盘扣式脚手架踏板的双层抗变形挂钩结构。
背景技术:
2.在脚手架施工作业中,往往需要在脚手架上搭设由踏板构成的人行通道,踏板一般采用固定在其四个角部的挂钩来实现与横杆的搭接连接,现有的挂钩大多为单层片体结构,其包括钩端与连接端,其中钩端为月牙形,用于与横杆的悬挂连接,而连接端用于和踏板本体进行连接,连接方式大多为焊接,此种结构较为单一,如果想增加挂钩处的强度只能增加其材料的厚度,不仅不利于挂钩起身的剪切成型,而且改善效果有限,故对现有产品的改进造成了很大的局限性,所以亟需研制一种结构强度更好的脚手架踏板挂钩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基于盘扣式脚手架踏板的双层抗变形挂钩结构,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盘扣式脚手架踏板的双层抗变形挂钩结构,包括踏板本体以及设置在踏板本体上的挂钩结构,所述挂钩结构包括呈一定间隙并列设置的外侧钩体与内侧钩体,所述外侧钩体与内侧钩体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和踏板本体进行连接的外连接部以及内连接部,所述外侧钩体与内侧钩体之间设置有若干间隔套,外侧钩体、内侧钩体以及间隔套通过第一螺栓进行连接。
5.进一步,所述外连接部与外侧钩体位于同一平面内,外连接部与踏板本体的外侧面贴合设置。
6.进一步,所述外连接部与踏板本体焊接连接。
7.进一步,所述外连接部与踏板本体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8.进一步,所述内连接部与内侧钩体垂直设置,内侧钩体与踏板本体的端面贴合设置。
9.进一步,所述内连接部与踏板本体通过第二螺栓进行连接。
10.进一步,所述外侧钩体与内侧钩体之间设置有防滑垫,防滑垫突出至与外侧钩体以及内侧钩体的钩槽内侧。
11.进一步,所述防滑垫上设置有与所述间隔套相适配的卡槽。
1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钩体的结构,大大的增加了挂钩的结构强度,不易变形,使用可靠寿命长,增加了与横杆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安全系数,同时两侧的钩体之间通过间隔套与螺栓实现定距连接,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更换不同规格的间隔套与螺栓实现两个钩体之间的间隙,使用灵活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外侧钩体与内侧构体的立体图;
16.图4为图3的分解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18.图6为图5的侧视图;
19.图7为图5中防滑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2.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基于盘扣式脚手架踏板的双层抗变形挂钩结构,包括踏板本体1以及设置在踏板本体1上的挂钩结构,挂钩结构包括呈一定间隙并列设置的外侧钩体2与内侧钩体3,外侧钩体2与内侧钩体3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和踏板本体1进行连接的外连接部201以及内连接部301,外侧钩体2与内侧钩体3之间设置有若干间隔套4,外侧钩体2、内侧钩体3以及间隔套4通过第一螺栓5进行连接。
23.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钩体的结构,大大的增加了挂钩的结构强度,不易变形,使用可靠寿命长,增加了与横杆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安全系数,同时两侧的钩体之间通过间隔套与螺栓实现定距连接,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更换不同规格的间隔套与螺栓实现两个钩体之间的间隙,使用灵活方便,实用性强。
24.外连接部201与外侧钩体2位于同一平面内,外连接部201与踏板本体1的外侧面贴合设置,外连接部201与踏板本体1通过焊接或者螺栓连接的方式实现连接。
25.内连接部301与内侧钩体3垂直设置,内侧钩体3与踏板本体1的端面贴合设置,内连接部301与踏板本体1通过第二螺栓6进行连接,实现了内侧钩体3的可拆卸性。
26.如图5-7所示,在第二种实施例中,外侧钩体2与内侧钩体3之间设置有防滑垫7,如图6所示,防滑垫7突出至与外侧钩体2以及内侧钩体3的钩槽内侧,这样在外侧构体2与内侧构体3悬挂在横杆上的时候,防滑垫7能够与横杆实现很好的接触,实现防滑的作用,进一步提高踏板的安全系数以及稳定性。
27.防滑垫7可以采用聚氨酯或者橡胶材料。
28.防滑垫7上设置有与间隔套4相适配的卡槽,防滑垫7的外形与外侧构体2以及内侧构体3的外形相匹配。
29.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盘扣式脚手架踏板的双层抗变形挂钩结构,包括踏板本体以及设置在踏板本体上的挂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结构包括呈一定间隙并列设置的外侧钩体与内侧钩体,所述外侧钩体与内侧钩体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和踏板本体进行连接的外连接部以及内连接部,所述外侧钩体与内侧钩体之间设置有若干间隔套,外侧钩体、内侧钩体以及间隔套通过第一螺栓进行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盘扣式脚手架踏板的双层抗变形挂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连接部与外侧钩体位于同一平面内,外连接部与踏板本体的外侧面贴合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盘扣式脚手架踏板的双层抗变形挂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连接部与踏板本体焊接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盘扣式脚手架踏板的双层抗变形挂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连接部与踏板本体通过螺栓进行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盘扣式脚手架踏板的双层抗变形挂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接部与内侧钩体垂直设置,内侧钩体与踏板本体的端面贴合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基于盘扣式脚手架踏板的双层抗变形挂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接部与踏板本体通过第二螺栓进行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盘扣式脚手架踏板的双层抗变形挂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钩体与内侧钩体之间设置有防滑垫,防滑垫突出至与外侧钩体以及内侧钩体的钩槽内侧。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盘扣式脚手架踏板的双层抗变形挂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垫上设置有与所述间隔套相适配的卡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基于盘扣式脚手架踏板的双层抗变形挂钩结构,包括踏板本体以及设置在踏板本体上的挂钩结构,所述挂钩结构包括呈一定间隙并列设置的外侧钩体与内侧钩体,所述外侧钩体与内侧钩体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和踏板本体进行连接的外连接部以及内连接部,所述外侧钩体与内侧钩体之间设置有若干间隔套,外侧钩体、内侧钩体以及间隔套通过第一螺栓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钩体的结构,大大的增加了挂钩的结构强度,不易变形,使用可靠寿命长,增加了与横杆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安全系数,同时两侧的钩体之间通过间隔套与螺栓实现定距连接,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更换不同规格的间隔套与螺栓实现两个钩体之间的间隙,使用灵活方便,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孙赶良 孙凯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兴盟建筑器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2
技术公布日:2022/3/8